财经 2019中国普惠...

2019中国普惠金融国际论坛

2019中国普惠金融国际论坛

2019中国普惠金融国际论坛10月10日至12日在京召开。央行原行长周小川、中国互金协会会长李东荣、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吴晓球、央行研究局局长王信等重磅嘉宾出席论坛。

视频直播
主旨演讲
周小川:有些人充满热情做普惠金融 却不顾风险管理
周小川:部分民营金融机构急功近利 吸取了惨痛教训
周小川:应认真总结农信社改革进程 吸取经验和教训
周小川:专注普惠金融的机构要弄清自己的信息优势
周小川:只有提高供给侧生产力 普惠金融才能可持续
开幕式致辞
贝多广:普惠金融服务供应商要崇尚负责任的金融
吴晓球:金融的普惠性重点在“普”不在“惠”
李东荣:优化普惠金融供给层次性 强化主体责任性
潘光伟:普惠金融的发展要不断提升改进服务
建行章更生:做普惠金融的关键问题是风控
主题对话
唐宁:做普惠金融服务除了提供资金 还要注重赋能
蚂蚁金服黄浩:信贷联营是推进普惠金融的市场化道路
王小龙:做普惠金融要理顺服务、风险、盈利三者逻辑
程瑞:聚合金融市场多方资源 提供优质普惠金融服务
主题对话:如何打造包容、健康、负责任的金融生态圈
普惠金融的国际探讨:创新、合作、挑战、机遇
主题论坛一:国际视野下的包容性金融
央行王信:进一步发挥货币政策服务三农和小微的作用
黄必红:金融科技知识教育应纳入国民教育体系
翟南宾:普惠金融是全球语言 但在各国语义不尽相同
Nils STIEGLITZ:开展跨国项目首先要理解文化规则
Amolo NG’WENO:数字金融的改革非常重要
圆桌讨论:国际视野下的包容性金融
主题论坛二:负责任金融
央行余文健:不负责任的数字化会给消费者造成损失
许佳:资本市场对于负责任金融机构支持力度还可更大
杨景香:数字金融为风控能力带来诸多挑战
李鸿铭:普惠金融要先做到普“善” 才能有普“惠”
梅恺威:发展普惠金融 各部门之间的合作至关重要
圆桌讨论:负责任金融
专题讨论一:谁是普惠金融的主力军?
建设银行张为忠:金融科技让我们得以实现服务下沉
王非:小贷公司等六类机构是普惠金融的补充
中航信托袁田:信托在服务普惠金融方面具有优势
顾雷:推动助贷业务有助于解决小微客户融资难
中和农信白雪梅:为农户提供金融服务要以线下为主
郑勇军:成熟的普惠金融生态应该是有机互补的
陈欢:发展普惠金融需要多方机构发挥各自优势
程瑞:科技是普惠金融生态发展的关键
李建营:普惠金融领域有很多商机 需要好的商业模式
孟庆丰:普惠金融的主力军产生于强持牌金融机构中
盛子夏:互联网金融的冲击让金融业更为生态化
谢如东:普惠金融市场够大 大行和中小机构可共同发展
孙宏宇:缺乏线上数据 需要补充线下数据再辅以科技
圆桌讨论:谁是普惠金融的主力军?
专题讨论二:消费金融是普惠金融吗?
万存知:信息不对称是普惠金融短板 须引入替代数据
余文建:消费金融是双刃剑 若放任自流会危害金融稳定
刘晓春:金融科技只是工具 不能解决融资贵问题
姜芳芳:消费金融需满足四个指标方可成为普惠金融
丁宇:普惠金融需要支持 但应厘定清晰的法律边界
狮桥集团万钧:普惠金融不是产品 需关注服务对象
小米金融曹子玮:普惠金融并不只是弱势群体的金融
钱力:蓝领员工存消费升级需求 是否过度消费不好判断
维信金科李宁:某种意义上普惠金融或是一个伪命题
圆桌讨论:消费金融是普惠金融吗?
预热演讲
陈志武:金融如何解放婚姻?
陈志武:金融并没有让婚姻变得更有约束力
贝多广:对金融的讨论很多时候仍停留在工具层面
闭幕致辞
马蔚华:商业向善、金融向善、资本向善应成为趋势
陈志武:普惠保险在扶贫方面的作用非常重要
最新消息
  • 最新报道
峰会信息
峰会时间:2019年10月10日-12日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大学、中国银行业协会、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中国小额贷款公司协会
承办单位: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中国普惠金融研究院、仁达普惠(北京)咨询有限公司
请输入评论内容

举报成功

举报

请您选择举报的原因

说说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