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见领袖 正文

农业银行董事长谷澍:奋力书写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农行新篇章

中国金融杂志
2024-06-17 13:36:55

意见领袖丨中国金融杂志

作者|谷澍‘中国农业银行董事长、党委书记’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以金融高质量发展助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这为新时代新征程做好金融工作指明了方向和目标。作为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农业银行认真把握金融高质量发展的精髓要义和实践要求,从高质量的党建、高质量的资产、高质量的金融服务、高质量的管理机制、高质量的干部人才队伍五个方面理解践行金融高质量发展使命,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以金融高质量发展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坚持高质量的党建引领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建设搞得好不好,事关金融系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决定金融事业成败。”作为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农业银行必须切实加强党的建设,始终把党的领导放在首位,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确保经营发展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坚决维护党中央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不断增强做好新时代新征程金融工作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主动把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转化为农业银行的战略目标、工作举措,不折不扣落到实处。全面落实“两个一以贯之”要求,把党的领导贯彻到公司治理全过程、贯穿于经营管理各方面和各环节,充分发挥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促落实的领导作用。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不断增强全行干部员工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为做好金融工作提供坚强保证。

坚持从政治高度谋划业务经营发展。始终胸怀“国之大者”,自觉把各项工作放到金融强国建设的大局中去思考,放到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历史进程中去谋划,充分践行金融工作的政治性和人民性,将更多资源向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倾斜。坚持当好服务乡村振兴的领军银行,以更高站位履行服务“三农”政治责任,把增加县域农村金融供给放在第一位,支持牢牢端稳“中国饭碗”,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用心、用情、用力做好“三农”县域金融工作。坚持当好服务实体经济的主力银行,引导全行树立和践行正确的政绩观,强化对促进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绿色发展和中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举全行之力扎实做好“五篇大文章”,大力支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倾力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质量金融服务。

坚定践行中国特色金融文化理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建设金融强国,要坚持法治和德治相结合,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极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农业银行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大力弘扬诚实守信、以义取利、稳健审慎、守正创新、依法合规的中国特色金融文化。将“五要五不”实践要求深植于银行经营各环节,推动中国特色金融文化在农业银行落地生根。农业银行因农而生、姓农为农,多年以来培养了一大批尽心竭力服务“三农”的标杆模范,涌现了一大批“饶才富”式的先进典型,这些是最宝贵的精神财富,要持续做好学习宣传,让“三农”金融服务事业薪火相传、发展壮大。

筑牢高质量的资产基石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事关国家安全、发展全局、人民财产安全,是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跨越的重大关口。”银行是经营风险的企业,如果没有高质量的资产,高质量发展、内涵式发展都是空谈。要坚定不移把防范化解风险作为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题,筑牢高质量发展的安全防线。近年来,农业银行坚持稳中求进,持续加大对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信贷投放力度,在资产总量稳定增长的同时,不良贷款率稳步下降,全力当好维护金融稳定的压舱石。截至2024年第一季度末,全行不良贷款率为1.32%,比上年末下降0.01个百分点,连续三年呈下降态势。

不断深化全面风险管理。农业银行自觉站在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政治高度,把防范化解风险摆在更突出位置,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根本宗旨,完善风险管理政策体系,精准引导资金投向、优化资产组合,全力对接做好“五篇大文章”。持续优化对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的全流程风险管控,提高风险管理有效性。不断健全覆盖全链条、全领域、全过程,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风险管理体系,确保资产质量总体稳定。

持续强化重点领域风险防范化解。积极履行国有大行责任,助力稳妥化解重点领域风险。准确把握当前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的新形势,“一户一策”推进房地产风险化解,加大“三大工程”信贷投放力度,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围绕“控新降旧”全面助力地方政府债务化险,防止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和金融风险相互传染。强化对中小金融机构的统一授信管理和风险评估监测,优化同业金融机构与同业业务风险管理策略。积极应对各类新型风险,坚决维护好网络和数据安全,保护好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使金融创新真正便民、利民。

着力提升风险管理的前瞻性和精准性。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事事心中有底”的行动力,打好前瞻性金融风险防范化解的主动仗。密切跟踪宏观经济和风险形势变化,加强风险全方位扫描预警,定期开展压力测试,动态调整经营策略,做到早识别、早预警、早暴露、早处置。深化风险管控平台建设和应用,提升数字化、精细化管理水平,实现市场类业务全流程、全产品控制。同时,把握好风险化解处置的节奏和力度,严防“处置风险的风险”。

提供高质量的金融服务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设金融强国,必须加快构建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体系。”其中包括“多样化专业性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体系”。这为我国金融机构提供优质金融服务指明了着力点。农业银行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聚焦县域农村金融和“五篇大文章”,不断丰富金融产品和服务供给,着力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和服务实体经济质效。截至2024年第一季度末,全行县域贷款余额为9.40万亿元,制造业贷款余额为3.33万亿元,绿色信贷余额为4.82万亿元,人民银行口径普惠金融领域贷款余额为4.39万亿元,增速均高于全行贷款平均增速。

持续加大“三农”普惠金融供给。农业银行横跨城乡,服务客户众多,与“三农”县域、小微企业和广大人民群众生产生活联系十分密切,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不断提升金融服务的多样性、普惠性、可及性。坚守服务“三农”主责主业,融合发展、一体推进“三农”和普惠金融服务。以“千万工程”经验为指引,持续提升乡村振兴金融服务质效。大力支持粮食生产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持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服务试点,积极支持现代农业产业化发展,推动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创新“富民贷”“惠农网贷”等产品,帮助农民增收致富。围绕中小微企业、民营企业、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特点和发展需求,加大首贷、续贷、信用贷、中长期贷款支持力度,继续推动普惠贷款增量、扩面、降本、提质,满足中小微市场主体资金接续服务需求。注重从就业、增收、入学、就医、住房、办事、托幼养老以及生命财产安全等领域老百姓急难愁盼问题中找准发力点和突破口,积极开展个性化定制化产品和服务创新,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加力支持实体经济转型升级。聚焦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创新更具适应性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不断提升专业化服务水平。深刻把握新质生产力的内涵特征和实践要求,围绕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布局建设未来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以信贷服务为主体,综合运用跨市场金融服务,协同满足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多元化、综合化金融服务需求。围绕国家重点产业链、各省优势产业链和先进制造业集群,“一群一案”“一链一策”做好金融服务。加快推进科创专属线上产品创新,运用“基、股、债、投、贷、租”协同服务模式,更好地满足科技型企业全生命周期融资需求。以绿色信贷为主体,创新发展绿色基金、绿色理财、绿色投资、绿色保险等业务,丰富绿色金融服务手段。遵循“先立后破”原则,积极对接服务清洁能源、基础设施绿色升级等领域重点项目,聚焦钢铁、煤炭等高碳行业安全降碳减污,精准支持传统行业绿色低碳转型。

建立健全高质量的管理机制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回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金融业发展历程,解决影响和制约金融业发展的难题必须深化改革。”近年来,农业银行认真落实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部署要求,加快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以项目为抓手,聚焦制约高质量发展的痛点堵点,实施了一批改革创新项目,不断优化创新管理机制,有效增强了经营发展的活力和动力。

加快推进智慧银行建设。数字经济已成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数字金融也要抓住数字化发展机遇,更好地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一方面,紧密围绕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重点领域,积极打造金融数字服务生态,将金融服务无缝、无感地嵌入生产生活各领域各环节,强化数字赋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为客户提供更便捷、更智能的服务体验,推动数字金融深度融入经济社会数字化建设。另一方面,围绕为经营赋能、为基层减负,坚持以数据应用为核心,以项目化方式深化数据在精准营销、风险防控、管理创新等方面的应用,创新数据增信产品和服务,提高信贷业务办理效率,提升客户精细化服务水平,优化线上线下渠道协同服务,打造客户体验一流的智慧银行、“三农”普惠领域最佳数字生态银行。

全面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银行业务涉及领域广、层级多,需要兼顾内外各方面各层级诉求,让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更加有力有效。坚持战略导向,围绕县域农村金融和“五篇大文章”,优化重点区域、重点行业、重点客户差异化支持政策,切实提升配套政策精准性和制度协同性。坚持问题导向,针对业务联动、信贷审批、尽职免责等领域的痛点堵点,深入推进管理机制、考核激励、组织架构等方面接续改革,优化要素资源配置,不断激发全行高效率、高质量服务实体经济的合力和内生动力。坚持基层导向,认真倾听广大客户和基层员工的诉求,优化产品服务、系统工具、作业模式和制度流程,从根源上解决客户和基层的痛点难点问题,全面提升金融为民的便捷性和满意度,进一步为基层一线员工减负赋能。

建强高质量的干部人才队伍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释了金融强国应当具备的关键核心金融要素,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拥有强大的金融人才队伍”。农业银行点多面广,员工人数超45万人,如何将庞大的人力资源转化为强大的生产力至关重要。近年来,农业银行以稳定总量、优化结构、激发活力为重点,深入推进新时代人才强行战略,积极推动人员大行向人才强行转变,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坚持党管干部、党管人才。农业银行坚持把党管干部、党管人才原则贯穿于干部人才队伍建设全过程,始终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既严把政治关、廉洁关,又严把能力关、业绩关。以正确用人导向引领干事创业方向,把各个岗位挑大梁的工作骨干作为重点培养选拔对象,把选优配强“一把手”作为班子建设的重中之重,切实遴选任用对党忠诚,在服务乡村振兴、服务实体经济、服务人民群众的工作中“豁得出、冲得上、顶得住”的干部。

坚持以严明纪律锻造堪当重任的干部人才队伍。严格遵守“六大纪律”,以多种方式强化党性党风党纪教育,加强对干部的全方位管理和经常性监督,着力管好关键人、管到关键处、管住关键事、管在关键时。围绕客户服务、产品创新、流程优化、改革转型等重点领域的难点堵点问题,激励干部事不避难、义不逃责、敢闯敢干、善作善成。把在基层和艰苦地区锻炼作为年轻干部培养的重要途径,有组织有计划地把干部放到经营发展和乡村振兴一线、艰苦复杂环境、关键吃劲岗位磨炼,引导干部更新思想观念、补齐素质短板、提高履职能力。

加快专业人才培养发展。着力建设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堪当金融强国建设重任的干部人才队伍。围绕“五篇大文章”,以“五类人才”为重点推进分级分类人才库建设,优化专业人才结构。着眼服务新时代新征程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按照“一懂两爱”标准,加大乡村振兴金融服务专业人才培养力度,有序开展乡村振兴领军人才、核心人才、骨干人才选拔培养。聚焦解决数字化转型关键核心技术问题,持续加大金融科技人才补充和培养力度,增厚党员干部的现代科技素养。注重培养金融高端人才,前瞻储备一批具备国际视野、熟悉全球规则的金融人才。

下一步,农业银行将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金融工作的重要论述为指引,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刻把握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为走好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助力金融强国建设贡献应有力量。

(本文作者介绍:权威、专业、理性、前沿,宣传金融政策、分析金融运行、报道金融实践)

分享文章到
说说你的看法...
A-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