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见领袖 正文

易纲: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若干建议

易纲
2024-06-14 18:57:01

文/易纲

6月5日下午,政协第十四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举行全体会议,14位政协常委围绕“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行大会发言。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国金融学会理事会会长易纲从坚持深化市场化改革,推进法治化建设和高水平对外开放等三方面提出建言。
他提到,理论和实践都证明,市场配置资源是最有效率的。深化市场化改革,重点是减少要素市场上妨碍产权保护、公平竞争的限制性措施,改进消费领域干预和限制自主消费的政策条款。政府作用应主要体现在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提供公共物品、应对市场失灵上。政府行为也要在法治轨道上运行,依法做好宏观调控、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等。政府治理要依法透明、恪守契约、公平公正,接受社会和舆论监督。

坚持深化市场化改革,坚持推进法治化建设,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中共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对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出一系列重要部署。不断推进市场化改革,使我国创造了持续多年的经济高速增长、社会长期稳定的人类奇迹。当前形势下,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面临新的挑战。为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议:

坚持深化市场化改革。理论和实践都证明,市场配置资源是最有效率的。要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这一主线,深化市场化改革,重点是减少要素市场上妨碍产权保护、公平竞争的限制性措施,改进消费领域干预和限制自主消费的政策条款。政府作用应主要体现在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提供公共物品、应对市场失灵上。

坚持推进法治化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质上是法治经济。在法治经济下,一方面企业和消费者这两大类微观主体要依法经营、依法纳税、依法消费;另一方面,政府行为也要在法治轨道上运行,依法做好宏观调控、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等。政府治理要依法透明、恪守契约、公平公正,接受社会和舆论监督。

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利用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中国和世界历史充分证明,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必须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中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奇迹正是在这一国际治理体系下实现的,也将为维护和完善这一体系作出更大贡献。

设定多少个宏观目标,就要有多少个独立的政策工具

在本次会议上,易纲还针对健全宏观经济治理体系发表观点表示,从宏观经济治理体系的框架角度而言,设定多少个宏观目标,就要有多少个独立的政策工具。金融稳定作为宏观经济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不断完善制度机制,让金融参与者有明确预期,促进未来经济持续向好。

2024年3月7日,易纲在全国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上作大会发言时就表示,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要加强金融政策与财政等其他政策的协调配合,并对经济运行的部分关键环节采取针对性措施。

一是总量上保持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足够的支持力度。积极的财政政策要适度加力、提质增效,用好财政政策空间,提高资金效益和政策效果,保持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着力解决结构性的堵点、难点问题,积极的财政政策更多向改善民生和促进消费倾斜。

二是切实推动全社会增加资本金投资。把增加社会资本金投资和融资放在更加重要的地位,处理好一级市场与二级市场的关系,研究推动保险资金、养老金、企业年金等长线资金入市。

三是建议设立房地产预售资金保险机制,允许房企依法合规动用一定比例的预售监管账户资金。支持房企把楼盖好,按质按时交到购买者手中。对房企预售资金使用开展专项审计,确保预售资金依法合规使用。

四是着力推进金融高水平开放,确保国家金融和经济安全。稳步扩大金融领域制度型开放,吸引更多外资金融机构和长期资本来华展业兴业,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积极参与国际金融治理和国际金融规则制定,并在相关国际合作中提出中国方案。

2020年5月,《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新时代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意见》提出“宏观经济治理”概念,指出要“完善宏观经济治理体制”“进一步提高宏观经济治理能力”。“十四五”规划首次提出“目标优化、分工合理、高效协同的宏观经济治理体系”。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健全宏观经济治理体系”。

小结

据了解,政协第十四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6月6日上午在京闭幕,会议以“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议题协商议政。全国政协本次就“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议题协商议政,指向该议题为后续三中全会重点之一,重点关注全国政协提出的方向,包括“聚焦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落实‘两个毫不动摇’、完善市场经济基础制度、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健全宏观经济治理体系、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此前,中共中央政治局4月30日召开会议,决定今年7月在北京召开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主要议程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向中央委员会报告工作,重点研究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问题。

文章来源丨人民政协报

(本文作者介绍: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国金融学会理事会会长)

分享文章到
说说你的看法...
A-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