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见领袖 正文

尹中立:需关注股市资金的虹吸效应

尹中立
2024-06-11 09:04:39

文/尹中立(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员)

今年初以来,一部分微型股出现了三次较快速下跌的现象。在主要股指基本稳定的背景下,这些微型股出现一定程度的跌势,股价分化加剧。其中有制度改革的客观因素,如退市制度的从严落实和打击财务造假力度加大,投资绩差股的风险加大,采取坐庄式炒作的资金改变了投资策略,这是市场出现积极变化的标志。但也需关注绩差股出现快速下跌时,市场形成虹吸效应及其产生的影响。

虹吸效应借用物理学的概念,原本是指由于液态分子间存在引力与位能差,液体会由压力大的一边流向压力小的一边。由于管口水面承受不同的大气压力,水会由压力大的一边流向压力小的一边,直到两边的大气压力相等,容器内的水面变成相同的高度,水才会停止流动。

股市里也经常出现类似物理世界的虹吸效应,当投资者预期高度一致时资金朝同一个方向流动。当前股市里出现的虹吸效应主要有两种表现形态:一是资金从绩差股向绩优股流动,蓝筹股的上涨与绩差股的下跌同步出现;二是股价接近面值的股票加速下跌至面值以下,直至退市,受此影响被冠以ST的股票普遍出现下跌的走势。

首先,我们看看资金在不同板块流动形成的虹吸效应。自年初以来,“中特估”板块持续走强,四大银行的股价上涨幅度均在10%以上,中国石油中国神华的涨幅超过30%,上证综合指数沪深300指数创业板指数等主要指数均为上涨,与此形成对照的是一些市值小于100亿元的股票呈下跌趋势。蓝筹股的上涨对投资者产生吸引力(相当于液态分子受到压力),资金不断从绩差股流出,蓝筹股受到资金关注而不断上涨。

类似的现象在A股的历史经常出现,2020年就是如此,尤其是2020年第四季度,蓝筹股与绩差股之间出现了分化。当时的蓝筹股龙头是贵州茅台,茅台的股价在2020年初不到1000元,到2021年初最高至2600元,在它的带动下,这类股票均气势如虹,生产食用油的上市公司“金龙鱼”的发行价是25元,上市开盘价为49元,上市2个月之后股价上涨到140元;生产酱油的“海天味业”的市值一度超过中国石化。有人将40个行业龙头股用加权平均的方式做出了“茅指数”,该指数在2020年上涨了近100%。资金从绩差股流向绩优股,虹吸效应十分明显。

虹吸效应很容易演变为“羊群效应”,使市场出现极端走势。最早研究股市虹吸效应是针对股市熔断机制的,当股指下跌接近熔断幅度时,股指就会加速下跌。

虹吸效应表现在ST类个股上比较明显。当股价跌到2元下方时,市场就会产生跌破面值退市的预期,当股价跌到1.5元左右时,市场分析人士会将其列入可能面值退市的风险提示行列,股价跌速会加快。当股价跌到1元面值附近就会产生虹吸效应,跌破面值幅度越大,虹吸作用力也越大。有些股票在被ST之后股价出现连续跌停,最近有多只股票出现20个以上的跌停板。截至目前,已有33家公司触及退市标准,其中面值退市22家。今年4月以来,ST类股票平均下跌幅度已经超过30%。

绩差股的下跌属于估值的回归,有利于市场的加速出清,有利于股价结构的优化,有利于资本市场功能的优化。但需引起注意的是,虹吸效应导致的一部分股价加速下跌现象也可能导致风险,如融资账户的爆仓风险,股权质押的风险等等。监管部门已经表态,退市新规设置了一定过渡期,预计短期内退市公司不会明显增加。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本文作者介绍:中国社会科学院房地产金融研究中心主任)

分享文章到
说说你的看法...
A-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