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见领袖 正文

莫开伟:银行为何要开展个人客户身份信息核实工作?

莫开伟
2024-06-05 20:05:32

意见领袖 | 莫开伟

最近,陆续有多家银行开展了个人客户身份信息核实工作,截至目前,已有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蒙商银行、肇源农商银行、广汉珠江村镇银行、青海银行、郑州农商银行等10余家银行发布相关公告;还有不少中小银行也在开展相关账户的排查和整治工作,预计之后还将有大量银行机构陆续跟进。除此之外,多家银行再度对“沉睡账户”开展提醒工作。

此次银行开展个人客户身份信息核实工作的依据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洗钱法》、《金融机构客户身份识别和客户身份资料及交易记录保存管理办法》有关规定;其内容有四大类:其一,在前期个人客户身份信息治理及业务限制的基础上,将进一步对身份信息仍不完整、不真实或个人身份证件已过有效期、证件真实性存疑的个人客户依法开展业务限制;这些限制措施主要指调整非柜面支付限额、暂停非柜面业务、只收不付、只付不收、不收不付等。

其二,核实个人客户身份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国籍、职业、住所地或者工作单位地址、联系电话、身份证件或者身份证明文件的种类、号码和证件有效期限;对不准确、不完整或存在明确错误,要求及时进行更正。

其三,对涉案账户以及交易存疑等风险账户也在该行重点治理之列。主要包括公安机关下发的涉案账户及涉案衍生账户,实施惩戒及重点管控的客户名下的账户;被公安机关查、止、冻的客户,经排查发现交易存疑的账户。

其四,经排查,存在可疑交易行为而需要管控的账户及其他需要管控的账户;个人新开户回访未配合核实的账户;具备以下非柜面渠道功能且原设定的非柜面支付限额明显过高的账户:网上银行、手机银行(丰收互联)、自助机具取现和转账(ATM、POS、智能柜员机等)及第三方快捷支付(支付宝、微信等)。

对于此次银行大规模开展个人客户身份信息核实工作,不少网民朋友心感纳闷,不知道银行到底为何要开展此项工作?甚至还有少数网民朋友认为银行之前已进行过该项工作,此次再次开展个人客户身份信息核实工作,是否有点小题大做或兴师动众?回答是否定的。当前银行机构之所以要再次开展个人客户身份信息核实与“沉睡账户”提醒工作,主要出于五方面考虑:

首先,这是银行机构积极响应金融监管要求所要做的重要工作。国家对电信诈骗及洗钱等不法行为的打击力度不断加大,相关法律法规如《反电信网络诈骗法》的出台,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快对个人客户身份信息的核查步伐。而且,作为账户管理的央行,对银行机构未按照规定履行客户身份识别义务的,将依法进行严厉惩罚,之前就有不少银行机构因未按照规定履行客户身份识别义务、未按照规定报送大额交易报告和可疑交易报告被央行处罚。显然,银行加强身份信息核实,既是迫于央行监管的压力,使自己尽量符合账户管理的监管要求,又是银行机构履行法定义务的忠实体现,更是银行机构对广大客户和金融消费者高度负责的体现,表明了银行机构具有把维护广大客户权益放在重要经营位置的强烈政治责任感。

其次,有利为保护广大消费者合法金融权益营造更加安全的环境。目前,电信诈骗和洗钱等违法行为依然十分猖獗,银行作为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有责任采取措施防范这些风险。通过核实客户身份信息,可以有效识别和清理虚假账户,从而构建金融安全风险控防线,最大限度地铲除电信诈骗和洗钱等犯罪滋生的社会土壤。

再次,有助于银行机构自身构建更加完善的数字信息系统,从而为拓展市场制定更加精准的营销措施,提高市场竞争能力。当前,银行业正处于数字化转型的关键时期,在这个过程中,精准的用户数据是银行进行数据分析、风险管理、产品创新等活动的基础;银行通过完善用户信息的核查和录入,可更准确地了解用户信息,从而提供更加个性化和精准的金融服务。这不仅有助于提高客户满意度,也是银行提升竞争力的手段。此外,清理“沉睡账户”,有利于银行业务的精耕细作,同时也符合控制睡眠卡占比等相关要求,可为自身信用卡业务拓展腾挪出足够的空间。

第四,有利最大限度地保证个人账户的真实性,有效维护个人的合法权益。我国对银行账户开户等个人客户金融服务采用实名制,但中间因为证件有效期过期,电话变更等,信息不再完整有效,因此需要信息核实以保障信息真实有效,对于信息不完整的限制部分业务办理,这也是为了有效维护个人合法权益,让个人获得安全的金融服务。

最后,盘活有限账户资源,能随时提醒客户注意个人账户以及资金的安全。据央行3月末发布的《2023年支付体系运行总体情况》显示,2023年银行卡总量小幅增长,截至2023年末,全国共开立银行卡97.87亿张,同比增长3.26%;人均持有银行卡6.93张,人均持有信用卡和借贷合一卡0.54张,这表明我国银行卡和信用卡处于“沉睡”状态依然有较大数量,“沉睡账户”会导致消费者个人资金在银行保险机构账户中闲置,还可能会增加账户管理费等不必要支出,影响消费者财产权益。另外,消费者往往遗忘“沉睡账户”有关情况,很难关注到账户变动,一旦个人敏感信息泄露,极易被不法分子盗用进行洗钱、电信诈骗等金融违法犯罪活动。所以,银行开展个人客户身份信息核实以及“沉睡账户”提醒工作,等于是给客户起到随时敲警钟的作用,让客户时刻绷紧账户和资金的安全之弦。

显示,此次银行机构大规模、大范围开展个人客户身份信息核实以及“沉睡账户”提醒工作,无论对于银行自身、还是对于广大银行客户都将发挥重要作用。对此,广大客户面对银行开展此项工作,应做好三方面工作:一是要及时消除抵触情绪,端正思想态度,不要认为银行是无事找碴,而是要学会换位思考,正确理解银行开展此项工作背后的深刻用意,不是给客户添麻烦,而是给客户增安全,在思想上对银行机构开展此项工作引起高度重视。二是要积极配合,对银行开展此项工作相关要求进行认真领会,检查一下自己个人银行账户是否存在问题或缺陷,如果确实存在“修改、更正和完善”的银行个人账户,应积极到相关银行机构网点履行相应手续。三是与银行进行互动,除积极配合银行开展个人账户信息核心工作以及“沉睡账户”激活工作之外,当好银行的业余“宣传员”,充分利用个人的社交账号、网络平台以及身边左邻右舍的朋友进行宣传,为银行开展个人账户信息核实工作以及“沉睡账户”提醒工作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消除银行开展此项工作的社会阻力,提高开展此项工作的社会效率,让银行机构更早、更快地为广大客户账户以及资金安全构筑起一道坚固的“堤坝”!

(本文作者介绍:知名财经评论人、独立经济学者)

分享文章到
说说你的看法...
A-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