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见领袖 正文

中银研究:加强财政预算收入统筹力度 防范化解政府隐性债务风险

中银研究
2021-04-16 16:32:27

意见领袖丨中银研究

4月13日,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部署进一步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具体措施。《意见》提出了24条具体改革措施,主要包括六大方面:加强重大决策部署财力保障,规范政府收入预算管理,大力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严格预算编制管理,防范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提高预算管理信息化水平。《意见》的方向性较为明确,主要针对当前财政紧平衡背景和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增强统筹财政预算收入能力,平衡好经济恢复与防风险的关系,稳定宏观杠杆率。有以下几个方面值得关注:

第一,加大预算收入统筹力度,盘活各类存量资源。财政预算体现国家的战略和政策,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支撑,是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我国财政处于紧平衡状态,尤其是2020年疫情以来,财政通过减税降费、扩大公共支出发挥了逆周期调节作用,但也加大了财政收支矛盾(图1)。2020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下降3.9%;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4.6万亿元,增长2.8%,支出规模创有记录以来的最高值。与此同时,我国财政预算收入统筹力度不足,一些政府性收入未纳入预算,财政资金短缺与部分部门资金闲置、沉淀浪费现象并存。对此,《意见》要求将依托行政权力、国有资源(资产)获取的收入以及特许经营权拍卖收入等按规定全面纳入预算,未纳入预算的收入不得安排支出。这有利于加强政府财政收入统筹能力,缓解财政收支矛盾;充分挖掘释放各种闲置资源潜力,增强预算约束。

第二,规范预算支出管理,打破预算与支出挂钩机制,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财政面临继续扶持小微企业和稳定宏观杠杆率的重要任务,需要保障财力支持和提高支出效率。为此,《意见》提出合理安排预算支出规模,预算编制不再与财政收支增幅或生产总值层层挂钩;安排财政赤字要与经济逆周期调节相适应,将政府杠杆率控制在合理水平。与财政收支增幅或生产总值挂钩的重点支出涉及教育等领域,带来了财政支出固化、支出规模不断增加和资金重复投入等问题。此次《意见》打破预算与支出挂钩机制,推动财政支持与经济逆周期调节相适应,这意味着预算支出将更加精准灵活,对宏观经济调节能力增强,能够提高预算支出效率,降低无效支出,控制政府杠杆率增速。与此同时,《意见》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要求坚持“保基本民生、保工资、保运转”的财政支出优先顺序,落实政府过紧日子要求,坚决兜住“三保”底线,不留硬缺口。

第三,防范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增强财政可持续性。2020年疫情冲击下,逆周期调节政策在稳定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带动政府杠杆率上升7.1个百分点(图2),增幅达历史较高水平。在财政紧平衡状态下,地方债务压力和偿债风险有所增加。为此,《意见》对遏制隐性债务增量和化解存量债务提出了新要求。一是坚决遏制隐性债务增量,严禁地方政府通过金融机构违规融资或变相举债。这将进一步硬化预算约束,使严禁新增隐性债务成为红线、高压线,从而稳定政府杠杆率,遏制地方债风险继续增加。二是妥善处置和化解隐性债务存量,清理规范地方融资平台,剥离其政府融资职能,对失去清偿能力的要依法实施破产重整或清算。这意味着城投债的政府兜底信仰将被打破,有利于发挥市场定价机制在城投债发行和投资中的作用,促进风险合理定价和资源有效配置。融资平台破产重整和清算是一种市场化的隐性债务化解途径,能够对融资平台和地方政府的债务进行隔离,避免债务风险过度集中在财政部门,增强我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能力。

(点评人:中国银行研究院  王梅婷)

(本文作者介绍:中国银行总行一级部门。研究领域涵盖全球经济、国际金融、宏观经济与政策、金融市场、银行业发展等。)

分享文章到
说说你的看法...
A-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