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黑天鹅图书 《穿布鞋的马云》王利芬 李翔
现在的阿里巴巴,非常像一个已经长大的巨兽,它的一举一动都会让看到的人大惊失色,但它自己却没有意识到,仍以为自己尚且年幼,动作尚且轻灵。马云最初在湖畔花园别墅筹建淘宝时,可以一言不发,对外保密。

过去多年,马云一直把物流定义为淘宝与天猫业务的服务支撑者而已,他也反复重申过不想涉足物流行业。阿里巴巴系的最终目标是,淘宝天猫平台控制前端商品流,支付宝和阿里巴巴小微金融控制资金流,菜鸟网络则全盘接管物流和大数据流。
随着阿里巴巴系的逐步壮大,商流、资金流、数据流都已牢牢地控制在自己手上,唯独物流系统不在自己掌控之中,而且已经成了制约网商体系发展的重要因素。马云开始了整合物流的脚步。
2010年及之前,阿里巴巴股权投资物流公司;2011年1月马云宣布物流战略,“千亿资金投资建设电子商务配套的现代物流体系,全力推动社会化物流平台的建设”;2013年同复星、银泰富春和几家快递公司一起成立“菜鸟”网络。这是马云和阿里巴巴进入物流行业的三个步骤。
但除了2012年5月宣布“菜鸟”成立的发布会,以及2013年“双十一”,杭州阿里巴巴集团总部直播“双十一”的大屏幕显示的物流信息,我们再难以觅得“菜鸟”的踪迹。偶尔听到的,都是批评之声。
首先争论的是,马云说过阿里巴巴不会做物流,现在,马云食言了吗?2010年7月,马云说:“阿里巴巴以前确实说过不会做物流,但是不去做解决不了问题。现在发现中国的物流业基础建设薄弱,直接制约了电子商务市场的发展速度和质量。”2011年1月,马云说:“也许大家觉得我讲话好像‘忽悠’大家,我们是真这么想,而且就这么在做。所以物流我们是一定要做。这是我在去年做的唯一重大决定。”2013年“菜鸟”成立时马云说:“我们做不好物流,也不会去做。”
另一个争论是,“菜鸟”是在各地圈地,投机地产吗?最近的一个批评,是由商务部电子商务司副巡视员聂林海发出的:“如果马云做一个物流的第四方智慧平台,我觉得会对国家做出重大贡献,但是发现他到处建物流基地、建仓储,原因是禁不住诱惑。”
其实看马云各个时期的发言,我们会发现马云的核心想法其实并没有变化:他关于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的逻辑没有变化;他要做生态系统和平台的想法也没有变化。
当马云讲阿里巴巴不去做物流时,按照马云的逻辑,这里具体所指是阿里巴巴不会直接去做快递公司。马云的原话是:“我们不会抢快递公司的生意,阿里巴巴永远不会做快递,因为我们没有这个能力,我们相信中国有很多快递公司做快递可以做得比我们好。”就好像阿里巴巴也做电子商务,但是阿里巴巴不会去做一家自营电商同天猫和淘宝上的其他商家竞争。这是平台思路和自营思路的不同。马云只是将做天猫和淘宝的逻辑延伸到了物流行业。
至于“圈地”的批评,按照“菜鸟”披露的战略,菜鸟网络要建立“地网”,做单个快递公司难以建成的仓储网络,难免要在各地拿地。但是这并没有挡住批评阿里巴巴圈地的声音,那些声音依旧响遍社交网络。
早在2011年,马云就已经启动了网商物流园建设。2011年底,阿里巴巴华北电子商务物流园在天津武清区成立,总投资额30亿元,旨在为众多中小电子商务企业提供交易配送、仓储、结算等一条龙解决方案。但两年后的2013年,武清物流园的发展速度出人意料。大家敏锐地察觉到,电商不仅仅需要仓储服务,更需要一体化的物流系统供应链综合服务,而当时的阿里巴巴物流系统提供不了这种服务。所以“菜鸟”物流网络应运而生。
未来的菜鸟网络将是协同线上、线下的立体结构。主要分为四大层次:首先是,最前端的24小时全国到达的快速配送物流网络;其次,对物流园区与干线进行充分整合;再次,打造可视化的供应链运营平台;最后,基于大数据系统,为物流体系提供供应链预测及分配服务。
现在的阿里巴巴,非常像一个已经长大的巨兽,它的一举一动都会让看到的人大惊失色,但它自己却没有意识到,仍以为自己尚且年幼,动作尚且轻灵。马云最初在湖畔花园别墅筹建淘宝时,可以一言不发,对外保密。但是今天阿里巴巴的一举一动,只要是跟外界发生了关联,都不可能不被议论。
阿里巴巴需要清楚地认识到,自己是一家大公司。尽管这种关注会让它不舒服,但它必须学会与这种过度关注和过度解读共处。它需要让自己更透明、更开放,也唯有如此,才能自动消解一些来自于猜测信息的批评——比如,“菜鸟”就需要如此。
(本文作者介绍:)
目前没有热门评论,去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