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美股

日本基础设施出口应寻找与中国分栖共存之路

新浪财经

关注

日本基础设施出口上一直倡导“高质量”来体现与中国的区别。但如印尼高铁项目那样,日企在……

上杉素直:日本在最近的国际会议和外交舞台上倡导“质高(高质量)”,借此委婉地牵制中国,这已成为司空见惯的情景。质高是高质量基础设施投资的简称,日本政府相关人士频繁提及这一说法。这个说法的含义是,为了推动以亚洲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发展,尽管今后必须建造庞大的基础设施,但也不能忽视基础设施本身的质量以及投融资的质量。    

众所周知,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借助亚投行(AIIB)等,正在积极加强参与周边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中国让自身的资金量发挥作用、借此发动攻势,“质”这个关键字包含了对此的讽刺之意。   

日本政府相关人士至今仍念念不忘的是印度尼西亚爪哇岛的高铁项目。日本企业获得订单曾被认为是确定无疑,但数年前的招标结果却是日本最终败给了不增加印尼政府财政负担的中国。中国的做法类似于减价销售,这种做法的是是非非暂且放在一边。但对于把官民合作出口基础设施定位为增长战略支柱的日本政府来说,这是令人震惊的失败。 

此外,目前或将成为日本基础设施出口战略重大拐点的是日立制作所在1月的决断。该公司针对在英国推进的核电站建设项目宣布,因与英国政府等的费用分担谈判陷入僵局,将冻结项目。核电一直被定位为日本基础设施出口的招牌,但伴随相继放弃或冻结相关项目,日本企业主导的海外核电项目已经归零。     

把日本在社会建设方面积累的方法和经验应用于海外的基础设施出口今后也将不断推进。不过,是否可以把核电项目归零视为良机,稍微试着改变日本基础设施出口的重心呢?那就是从容易与中韩产生价格竞争的硬性基础设施,转向能充分发挥日本经验和优势的软性基础设施。 

软性基础设施包括医疗系统、教育制度等各种领域,均具有发起挑战的价值。其中,我有意关注的是金融。日本的金融系统在交易的稳定性和完成度方面居于世界顶尖水平。虽然日本在金融科技领域存在起步晚的方面,但作为发展中国家今后必需的经济发展基础设施,日本的金融系统可以说达到无可挑剔的水平。  

虽然没有大张旗鼓地宣传这是基础设施出口,但从实际情况来看,即使这样说也不奇怪的尝试已经开始。在东南亚国家缅甸,以日本超大型银行和保险行业响应日本金融厅号召的形式,两国展开了广泛金融合作。相关人士对此寄予厚望,希望这种模式能够成功。   

缅甸截至2011年仍由军政府执政,被称为“最后的处女地”,相关经济机制仍不完善。金融是最突出的领域。例如,该国的银行贷款完全依赖担保,如何注入放贷时加以甄别的思维?日本三井住友银行的职员自己带着盒饭去银行和企业提供指导。为了打造采用专业理论的保险市场,日本金融厅和保险行业的职员在缅甸的计划与财政部设置专门房间,传授日本保险业的经验。给人的感觉是缅甸将逐步引进日本积累的金融经验。           

稍早前缅甸发生的一件事令日本相关人士感到松了口气。在日本政府和民营企业的全面协助下,仰光证券交易所在2016年启动交易,但中国的深圳证券交易所提出了参股要求。包括硬性基础设施投资在内,缅甸与邻国中国具有深厚的联系,但缅方仍拒绝了中方对证券交易所出资的提议。这或许证明,关于金融领域的基础设施建设,认为日本略高一筹的想法广泛存在。如果是这些领域,日本也容易静下心来采取行动。  

考虑到目前的国际局势和日本的立场,我认为对于日本今后的基础设施出口战略来说,下面3个角度将变得更加重要。首先希望列举的是与中国的分栖共存。不管日本企业付出多大努力,在容易被卷入低价竞争的领域和地区也难以指望业务持久。如果思考不会与中国产生正面冲突的领域有哪些,日本的道路将自然出现。那条道路或许已通过有关仰光证券交易所的争夺而变得显而易见。       

作为第2个角度,希望选择尽可能加强接受支援的国家和日本联系的领域。金融和医疗系统等软性基础设施在引进之后,在运用层面需要获得长期协助。在这方面,有望取得超过硬性基础设施的效果。最后甚至还能描绘出跨越国界相互利用医疗数据等前景。  

理所当然的是,最后希望再次确认给日本带来利益的重要性。从事基础设施出口的企业并非志愿者,盈利的话题是无法回避的,这是核电出口项目陷入困境的教训。以在落后国家传授金融经验的成本先行的活动为例,也要相信以5年和10年来看有利可图,才会有企业愿意采取行动。有了优秀的推动者才有“高质量”。日本政府准确描绘包括未来回报在内的故事的能力如今再次受到考验。  

本文作者为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评论员 上杉素直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