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美股

两轮“特斯拉”拟在美上市 多年搏杀终出头?

新浪财经

关注

9月25日,智能城市出行解决方案提供商牛电科技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提交了招股书,股票代号“NIU”。计划通过首次公开募股(IPO)募集最多1.5亿美元资金。瑞士信贷和花旗集团将担任联席主承销商,Needham & Company担任副承销商。

来源 | IPO早知道

招股书显示,2018年上半年小牛电动共卖出12.50万辆,实现营收5.57亿元,毛利为7,989万元,净亏损为3.15亿元。从2014年底年成立以来,小牛电动似乎一直没有走出亏损的困境。

数据显示,2016年、2017年及2018上半年净亏损人民币2.33亿元、1.85亿元和3.15亿元,亏损已经成为常态。

两轮“特斯拉”的生态之路

小牛电动车一直是电动车领域的一个另类。

它将互联网与电动车完美结合,将电动车这种传统的两轮电动交通工具真正升级成为一种改变人们出行方式的选择,它对自己也有一个清楚且明确的定位——智能城市出行解决方案提供商。

目前,牛电科技推出了N、M、U三个系列的电动车,价格最低的也要2,999元,大部分产品都在4,000元以上,最高的N-GT系列顶配版电动摩托车可达19,999元。

价格昂贵的原因在于,具有科技感的发烧友设计、比传统铅酸电池拥有更高续航能力和使用寿命的电池和电池管理系统、采用德国博世生产的发动机所带来的更高品质驾驶体验、以及GPS防盗和信息化功能。

牛电科技创始人李一男(现已离开公司)早期曾表示,“希望将电动汽车业中的特斯拉作为产品发展定位的标杆。”

事实上,小牛电动不仅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小牛电动不仅拥有自己的APP,还建立属于自己的社区,整个模式更具生态化。在技术方面,小牛电动设计了一款APP,在上面,用户可以进行车辆自检、在线报修、失窃上报和过户等操作,也可以查询车辆的各项保障服务运行情况并进行充值续费等多个功能。

与此同时,在社交上,小牛电动还建立专属的小牛社区,以供小牛用户在上面交流,以及组织各种各样的线下活动;而且,正是基于社区的存在,小牛电动创造出了一种出行的流行文化。

建立专属自己品牌的生态,小牛电动并非第一家,最早起源于苹果,随后小米、锤子、美团等都相继模仿,但将“生态”这个概念运用于传统的电动车行业中,小牛实属标新。

只不过,当下的资本环境下,“建立生态”往往意味着亏损,美图、滴滴都是如此,小牛电动也逃不过。

根据业绩显示,小牛电动2018年上半年运营亏损为人民币2.797亿元(约合4,230万美元),去年同期运营亏损7,240万元;2018年上半年净亏损为人民币3.149亿元(约合4,760万美元),去年同期净亏损9,660万元。

不过,虽然亏损涛声依旧,小牛电动依然得到诸多资本大鳄的青睐,仅仅A轮都募资超过9,000万美元,仅次于小米科技、滴滴打车,而前两者,早已成为各自行业的领军企业之一。

这充分证明,他们看中的并不是小牛电动的这辆电动车的内在价值,而是牛电科技创造的一种生态体系,一种利用数据提供更多精准产品和服务,带来更多商业契机的体系。

在他们眼中,牛电科技并不是一家生产电动车的企业,而是传统企业与互联网企业相结合的独角兽。

蛰伏两年,理想与现实的碰撞 

2018年6月,牛电科技在巴黎圣母院举办新品发布会,此前牛电科技有两年处于蛰伏状态。外界似乎有相当长的时间没有听过牛电科技的消息,即使在2017年4月,新品U型上市,牛电科技也是相当的低调,基本没有做什么宣传。

两年的时间,是中国出行市场快速发展的两年,也是牛电科技错失的两年。创始人出事,企业的低调让外人对这个曾经的明星企业有着太多的猜测,这些猜测让CEO李彦不胜其扰,带领团队扎实的拓展市场,调研品牌,期待新的崛起。

这两年,牛电科技拓展了海外市场,在欧洲市场推出不少新品,销量近万,获得海外用户的一致好评。

“欧洲是理想的海外市场,小牛电动车对品质的要求达到了欧盟标准,欧洲市场习惯个人出行,提倡的两轮出行和环保出行与小牛提倡的理念契合,目前,小牛已经得到欧盟e-mark认证,超过百家经销商参与到小牛的合作中。”李彦表示。

在国内,李彦带领团队在线下城市开辟门店。据他接受,目前小牛电动在全国有600多家门店,仅2017年就开了450多家,主要集中在一二三线城市。

充足的门店也带来了销量的增加,最新数据显示,过去三年来,小牛电动销量增长迅速,累计销量已经达到43.15万辆,其中2016年卖出8.49万辆,2017年卖出18.95万辆,今年上半年卖出12.50万辆;2018年上半年,小牛电动实现收入5.57亿元,距离去年全年总营收的7.69亿元相去不远。

但这些与行业巨头相比,依然有着太大的差距,甚至有点望尘莫及。

根据雅迪电动车和新日电动车公开提供的数据,2017年雅迪电动车销售406万台,新日电动车销售136.5万台,小牛电动车与他们销量差距十分明显。

值得一提的是,在财务数据方面,小牛电动车依然没有明显的优势,尽管价格比对方高出数倍以上。

小牛电动招股书上解释,2017年其加权平均零售价格比行业竞争对手高出约86%;截至今年上半年末,小牛电动销售出一台电动车,可以获得4,456元的收入。作为对比,雅迪电动踏板车2017年的平均售价为1,675元,而电动自行车的平均售价为1,135元。

可惜,高昂的售价并没有带来较高的毛利润率。2018年上半年,小牛电动毛利率不到14.3%,雅迪电动车的整体毛利率为14.9%,新日电动车毛利率为15.17%。小牛电动车两倍以上的售价却无法获得两倍以上的毛利,资金和成本压力可想而知。

为此,牛电科技也采取了相应对策。在招股书中,小牛电动表达了希望增加销量的诉求。小牛电动披露计划融资额为1.5亿美元,融资将用于升级和扩建生产设施、研发和扩张分销网络等。小牛电动还披露,2019年将产能扩大70万辆,为此,2018年2019年的资本支出将分别达到3,000万元和5,500万元。

在品牌宣传方面,牛电科技也将持续发力。李彦表示,他们在2018年要开始做广告,在20个城市做公交广告,只不过他们的广告策略比较简单,没有太多的钱砸到各种媒体渠道上,有的只是几百万做有选择的投放。

颇为值得一提的是,牛电科技根据电动车最新国标调整自己的市场策略与产品合计。

李彦曾在公开场合表示,积极响应国家政策规定,是产品研发生产的重要基础。一些重量超标的老产品,M,M+会进行减重;一些N系列无法减重则会变成电动摩托车。

诚然,牛电科技距离传统企业拥有一些差距,亏损状态也在持续,甚至有扩大的趋势,但就是在这样一种背景下,小牛电动一直坚持自己的节奏,在国内大量中小城市开拓店铺和服务网点的同时,也大力向骑行文化更发达的欧洲市场扩展,在销量与营收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增长,并最终在本周向SEC递交IPO文件,寻求在美国上市,成为两轮交通工具领域第一家也是目前唯一一家跑出来的创业公司。

毋庸置疑,在两轮电动车领域,小牛电动一直以来都是一个“另类”。在主营业务上的创新和文化理念上的超前,决定了其不仅仅是一家产品公司,而是基于产品,不断拓展自身发展边界的品牌公司。

牛电科技,必将成为中国电动车领域新的奇迹。

责任编辑:张玉洁 SF107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