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美股

财经评论员杨国英:腾讯的“价值观”怎么了?

新京报

关注

腾讯的“价值观”怎么了? |独评

杨国英

从不久前“腾讯有没有梦想”的大讨论,到腾讯与抖音的口水仗,再到腾讯因收购以“洗稿”知名的自媒体“差评”而引发声讨,外界对腾讯这家公司的差评,近日大有喧腾之势。

5月23日,因洗稿而广受争议的科技自媒体“差评”获得由腾讯TOPIC基金(腾讯兴趣内容基金)领投、云启资本等跟投的3000万元A轮融资。在由此引发的对腾讯一边倒的声讨中,有评论尖刻地评价道,腾讯把梦想丢了,把价值观也丢了。

腾讯的“价值观”,出了什么问题?无风不起浪,如果说此前引发热议的“腾讯没有梦想”一文,更多的是在质疑腾讯对投资的过度倚重和创新乏力,那么近日,腾讯接连因为微信借外链新规封杀30多款视频App、对“差评”的投资一再走上舆论的风口浪尖,则必然有值得深思之处。尽管对这两桩事件,腾讯方面已经表示会重新研究、评估当前决策的合理性。

很显然,微信出台的视频外链新规,涉及到的敏感点是微信对旗下“微视”与外部视频软件的区别对待,在这背后,是微信作为超级流量入口的支配地位被过度利用;而投资“差评”,对于腾讯这样的本来有责任推动知识产权保护的内容生态而言,则是反公允的价值评判之道而行之,以腾讯之行业地位,此举对内容创作生态发展的负面作用的确不可小视。

究其根本,腾讯的问题,其实在于没有树立与其流量支配地位、“超级管理员”角色和权限相符的边界意识。在当下时代,随着人们把日常活动史无前例地搬到、连接到线上,相比过去时代同等量级的工业巨头,腾讯对经济、社会方方面面的外部性影响,远比前者更为深远。而相比同行,腾讯广泛投资所涉及的领域也更为多样,因此,其业务边界无限扩展所带来的更强的支配地位,本应带来更强的边界意识。

近几年,在创新的风口机遇下,资本的风潮迭起实际上也在不断考验着常识性的价值观,但目前在我国,对商业边界、投资边界的理解和规制是比较欠缺且存在争议的。而腾讯作为“超级流量入口+广泛投资”的典型性存在,其事件说明,在缺少必要约束和制衡的情况下,平台权限、商业伦理的边界乃至道德边界,很容易在这样的模式下被突破,并可能产生严重、负面化的外部影响。

实际上,在拥有足够强大的支配地位的情况下,是固化为赚线机器,有意或无意地忽视外部影响,以及更强调救火式的随机应变,还是成为兼具商业力量和公允价值判准的公司,这是很多大公司都需要直面的问题。

就腾讯而言,这一问题实际上已经出现在战略层面,马化腾多次强调,腾讯要专注做三件事:做链接、做工具和做生态。但实际上,这三者之间其实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暂且不说当年的3Q大战,只说最近的视频外链新规,就凸显了腾讯难以把旗下视频软件“微视”和外部视频软件难以公允审核背后的深刻矛盾。

权衡经济利益与价值观的必要性,不独当下才有——《国富论》、《道德情操论》作为亚当·斯密的两部经典之作,前者强调利己性是市场经济之前提,后者倡导道德准则是市场经济之根基。在互联网无限消解商业、社会边界的特性之下,更应提高后者应有的权重。

作者 | 特约评论员 杨国英

编辑 | 陈维城

编辑:陈维城 刘喆

相关内容:

腾讯大如藏獒 说到底还是狗

给腾讯一个差评

知情人称腾讯将撤回对“差评”投资 差评今晚将回应

差评回应洗稿门:5000人的朋友圈是有局限的

差评“洗稿”作者回应:说谎者要吞一千口针

财经评论员杨国英:腾讯的“价值观”怎么了?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