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信托

资管新规对市场的影响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关注

资管新规对市场的影响

中国证券报

过去五年,资管行业成为整个金融体系中增长速度最快、最具活力的板块。经历了2012-2015年年均复合增长率超过50%之后,虽然整个资管行业增速有所放缓,但依然对我国传统融资体系形成巨大互补,宏观层面在经济增速换挡期,推动了结构转型升级;中观层面优化了金融体系的广度和深度,提升了资本市场效率;微观层面满足了居民财富快速增长下的投资理财需求,为企业提供了表外的金融支持。

资管行业快速扩张之时,恰逢我国处于利率下行周期,叠加监管政策空白,这就为资管行业负债端加杠杆提供了便利,同时资产端随着实体经济增速下滑,回报率下降,推动资管行业资金不断流入房地产等高收益领域,并出现一系列资管乱象,这不仅干扰宏观调控的效果,导致资金“脱实向虚”,而且刚兑蕴含的期限错配风险、流动性风险加剧了金融体系的脆弱性,整个行业积累了大量风险。鉴于监管空白、资管乱象、系统性金融风险上升等原因,我国通过完善金融监管,以推动资管发展重回行业本源,重塑行业格局。

资管新规中净值管理有助于打破刚性兑付,将风险逐步缓释,从而培养理性的投资者,推动资管行业长期健康发展。净值管理主要影响到银行理财和信托计划,尤其是以预期收益率形式存在的22.17万亿元银行非保本理财和21.91万亿元的信托资金。

在刚兑环境下,银行理财和信托产品实际上变成了对银行存款的替代,拉高了金融市场的无风险收益率,抑制了金融机构的定价效率;同时,投资者的资产收益难以反映其背后真实风险水平,这就使得行业风险无法得到有效分散、转移,将风险累计在金融机构内部,加大了风险集中度,甚至劣币驱逐良币,资金流向了次优或劣质资产,导致了资源错配,不利于经济转型,当市场波动、信用风险爆发时将引发恐慌性挤兑,打击市场信心,整个金融体系系统性风险上升。

因此,净值管理将会影响超过30%的资产管理规模,推动银行理财向净值管理之路转型,货币基金告别高增长时代,信托资金将会逐步回归信托行业本源,削减不擅长的证券投资业务。实现净值管理,打开资管行业长期健康发展之路,在市场出现尾部风险时,可以增强整个金融体系的弹性和抵抗金融危机的能力。

资管新规充分考虑了市场需求和承受力,在杠杆监管方面,统一了杠杆监管水平。新规要求资管机构根据不同产品的风险等级设置了不同的负债杠杆,同类产品参照行业监管标准适用统一的杠杆上限,开放式公募产品杠杆率不得超过1.4倍,封闭式公募产品和私募杠杆率不得超过2倍;同时公募产品和开放式私募产品不得进行份额分级,这也就意味着以分级基金为代表的杠杆产品未来不得新增,随着市场成交量的下滑和市场规模的进一步萎缩,分级基金即将走向终结。

资管新规在消除多层嵌套方面,允许资管产品可以进行一层套嵌,禁止开展多层嵌套和通道业务。对于嵌套的资产管理产品,需要向上识别产品的最终投资者,向下识别产品的底层资产,实现资管产品穿透式监管,防止监管套利。这就意味着传统券商、基金子公司的通道业务会逐步萎缩,未来其转型主要依靠自身投研能力提供主动管理的证券投资产品。同时资管新规在非标资产投资方面,提出限额管理、流动性管理等监管措施,要求资管机构新发产品期限与投资标的相匹配,由于非标资产一般期限较长,按照净值管理波动较大,资管产品投向非标的比例将会显著下降,更多通过主动投资管理投向标准类证券投资产品,非标将会迎来较大冲击。

总之,资管新规以时间换空间,在征求意见稿基础上将过渡期延长了一年半时间,有效降低了处置风险,部分条款的修正缓和了市场情绪。资管新规的颁布对整个行业的影响是深远的。

首先,银行理财将面临业务模式重塑,为了降低期限错配风险,未来新发行的银行理财产品周期将被拉长,为了实现净值管理,产品投资标的也将会以固定收益类产品为主,随着非标投资受限,银行理财将会发行与公募基金类似、随市值波动的类公募产品。由于银行差异化定价能力较强,资管新规落地之后银行理财的传统业务模式面临较大挑战,但优势仍存,将会成立资管子公司,最大化发挥其网点和渠道优势。

其次,信托行业受益于券商资管和基金子公司去通道,未来将全面进入刚性转型期,在去杠杆、去嵌套监管环境下,信托行业将回归信托本源,通过向家族信托等差异化、特色化方向转型。

第三,券商资管、基金子公司和私募基金将会提升受托投资管理水平,发挥主动管理能力,在FOF、MOM等领域发挥自身比较优势。

第四,公募基金和保险资管受新规影响较小,长期利好行业发展。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