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产消费回归,品质追求扭转消费曲线
来源:懂懂笔记
撰文 | 懂懂
编辑 | 秦言
来源:懂懂笔记
谁说今年双11静悄悄?是静悄悄地变局吗?
各大平台不通过GMV来激发火药味,也不再一味飙低价,而是平台策略正在顺应消费者的需求悄然而变。
根据易观数据,今年的大促不仅再次刷新了成交额记录,更成为新消费趋势的集中展示窗口,摒弃了近两年以来各平台、各商家多次采用的极致低价策略,改变了由极致低价带来商品品质下降的恶性循环,让消费者获得了心理和感知上更大的满足感。
从追求极致低价到追求品质之间的转换,背后是白牌与品牌的拉扯。
各得其乐,极度拉扯
来自丹麦的ROYAL、来自英国的Wedgwood、来自日本的Noritake,都是95后女生安妮最喜欢的陶瓷品牌,遇到打折的时候就会不断入手,家里的柜子已经摆不下了,这是她炫耀的资本。
但是她的这个“资本”,却屡屡被闺蜜暴击。闺蜜总会买一些价格差十倍、看上去也很漂亮的瓷器跟她对比,说她人傻钱多。
闺蜜沉浸在自己的精明中,而安妮则更愿意细细品味精美瓷器的每一个细节。
闺蜜每天有大量的时间辗转于各个直播间,便宜是她出手的第一原则。而安妮则一直坚持“可以没有,但不能将就”的原则,只买大牌。
安妮发现,过去两年多,身边类似闺蜜这样的消费者越来越多:很多人愿意去买那些被称为来自“源头”的白牌,蹲守各个直播间,倒是够便宜、能用,但好用就不一定了。这就是“抽盲盒式”消费,可能会享受到偶尔的惊喜,但多数是平平,以及常见的失望。
但她自己则是一位“三无”人士,不愿意去探寻“源头”:一无时间,没精力蹲守;二无脑子,实在没有心力通过大量评价去辨别白牌的品质,无能力避坑;三无胸怀,因为买到糟糕的商品会暴怒,影响自己的心情。
所以,她早就是淘宝88vip、京东PLUS、山姆卓越会员了,买的就是一个省心、放心,愿意为品牌支付溢价,拒绝把购物变成一场不知结果的拆盲盒游戏。
今年双11让安妮感觉有了优越感,愿意为品牌买单的人越来越多了。来自天猫双11的数据显示,平台总销售额破亿的品牌多达589个,同比增长46.5%。刷新历史纪录。
其中苹果、海尔、美的、小米、耐克、五粮液等45个品牌成交额突破10亿,潮玩品牌米哈游、美妆品牌汤姆福特、可丽金、CT,比利时鱼油品牌WHC等首次跻身天猫双11 “亿元俱乐部”。
前两年被唱衰的国际美妆大牌,如今也找回了“场子”。截至11月11日24点,破亿品牌数达79个。华伦天奴、伊菲丹等国际品牌同比增长超100%,海蓝之谜、赫莲娜、SK-II、CPB、MISTINE、科颜氏、汤姆福特等多个国际品牌同比增长超50%——一线大牌带动美妆行业爆发式增长。
不得不说,各行业的大牌商品增长明显,美妆、服饰、数码、电器等类目的国际和国货大牌集体回归排行榜前列,预示高客单价的消费“天花板”上升,全价格带的消费活力提升。
安妮与闺蜜各得其乐,白牌与品牌极度拉扯。前两年老有一种声音是“白牌为王”,就在这个双11,品牌似乎又焕发了新生机。
发生在天猫的品牌大爆发,恰好与易观结论对上了:从追求极致低价到追求高质量之间,弱化极致低价,重视用户体验——消费曲线在悄悄地拐弯。
中产回归,VIP受宠
另外,更让安妮感到更高兴的是,像她这样的VIP会员,正在成为各大平台的香饽饽。
淘宝加大了对88VIP会员的关注,今年持续发力“笼络”这些“高端消费者”。数据显示,天猫88VIP用户人群持续高速增长,目前用户规模已经达到4200万。据DT商业观察的统计,在各大电商平台里,用户购买淘宝会员的比例占到第一名。
为什么VIP越来越受重视?客单价高,复购率高,还事少。
来自88VIP的数据,88VIP年度合作品牌规模同比增长超300%,头部品牌的一半以上生意由88VIP贡献。这表明,88VIP已成为品牌商家在天猫双11期间实现销售爆发的重要驱动力。
今年天猫双11,88VIP对品牌爆发的贡献愈发显著,头部品牌在天猫的销售额,一半以上由88VIP贡献。
在化妆品类目高客单商品增量显著。高端奢美品牌同比去年双11同阶段增长近30%,500元以上美妆新品同比增长超200%,500元以上男士护理新品增长超300%,500元以上精油芳疗新品增长超1000%。
在服饰类目,千元以上羽绒服成交同比去年双11同阶段增长30%,千元以上雪地靴成交同比增长50%。主力价格带在1500—3000元的轻奢羽绒品牌高梵,首次进入天猫服饰销售榜单,名列第8。
3C数码类目,4000元档以上国产手机旗舰新品,成交额同比去年双11同阶段增长57%,其中VIVO增长170%,荣耀增长154%,OPPO增长120%。iphone16系列双11开售仅5分钟,成交额破10亿。
可见,成熟品牌的护城河仍然坚固。
VIP的增长与品牌的重振,背后是三重“回归”:
一是消费信心正在回归。2024年10月以来,宏观环境正在发生变化,财政刺激已经形成明确预期。比如从10月份一线城市楼市表现来看,成交量大幅度上涨,这是消费者的预期有了明显改善,再比如,安妮自己的股票和基金帐户数字在一点点变大,现这个双11又豪放了一把。当然,“国补”政策激励,激发了消费活力,数码、家电产品迎来换新小高潮。
二是中产消费能力的回归。事实上,最早的白牌用户主要来自下沉市场。后来因为对未来预期的不确定,一部分中产也加入了白牌阵营。而对预期的改善、消费信心的回复,中产的消费能力正在逐步回归。还有一个很重点是,年轻的新中产在崛起,据【哪个APP会员值得买?| 购买体验调研报告】显示,85后和90后、男性、一线城市、年收入30万以上买过电商平台会员的比例更高。他们往往是有较高消费力的新中产。
三是对品牌、品质追求的回归。当代年轻人的消费经可以归结为“三精”:一是精打细算,二是精益求精,三是精神满足。消费者也历经了众多代产品的洗礼,对于某些品类的产品已然熟知,能够辨别优劣。在白牌里踩过了坑,回归了对品牌、品质的追求。
一个现实的例子,很多地方上几元一杯的奶茶店活不下去,而霸王茶姬却依靠品牌化逆袭,在15-20元价格带杀出血路,品牌化是关键支撑。
主流消费人群不可能抛弃品牌。经济下行时,中产倾向于性价比是临时性选择,但多年消费升级形成的品质要求不会轻易降低。
品牌的溢价背后,是品质与安全,这是安妮放心消费的底气,也是常态下商业社会的底色。
不是零和,不是泾渭
品牌翻红,白牌末路了吗?
其实今天很难精准定义白牌。
有人理解是,没有太多品牌资产、通过对营销红利、渠道红利攫取而快速起量,不考虑售后、不考虑服务、不考虑长期发展的品牌。
也有人理解是,来自源头的代工厂、供应商,砍掉中间商、砍掉营销费用,所以可以将价格拉到极致低。
两种理解,如同一枚硬币的正反面。
存在即合理。白牌在过去几年大行其道,迎合了消费者对低价的需求,也让一些机会主义者赚了一把就跑。品牌受到了挤压,同时也给一些漫天溢价的品牌拧了拧水份,还消费者以实惠。
品牌与白牌不是零和。
白牌因下沉市场的扩容以及消费降级而火起来,同时也是消费分层、消费多元化的必然选择。虽然中产回归,品牌再起势,但白牌依然是庞大下沉市场的首选,也是消费多元化的标配。
比如老葛就是衣服绝对不过百,但是入口的食品和抹脸的化妆品绝不含糊;而小洋则是可以用盒饭解决温饱,出租屋里一切都很清简,但出门一定是大牌包包和服装,光鲜亮丽,那是她行走职场的自信。
更典型的例如工薪族小李,一直单身,身边最亲的就是每天陪伴的猫星人,他不舍得给自己花钱,但是对宠物却如同对孩子一样上心。你可能想不到,小李愿意为智能猫砂盆一掷千元。
众多的“小李”拉高了智能养宠类目,今年又11宠物智能除味器成交金额同比增长近1470%,宠物智能玩具成交金额同比增长超280%,智能猫砂盆成交金额同比增长超190%,宠物智能烘干箱成交金额同比增长超90%。
白牌与品牌的关系,也不是泾渭,界限清楚。
白牌不停卷价格,大致卷向两个方向:
一是低价一条道走到底。当你手中只有“低价”一支武器,注定做不了长久生意,赚一把就跑,只赚眼前的利润。
二是低价切入,抓住红利期快速做大,后来慢慢品牌化,有了“身份”,自然也能够更持久地赚钱。
白牌,有的是卷着卷着就没了,有的是卷着卷了就升华了。
过去很多不知名的白牌,今天都有机会自我重构。就如同十几年前,淘宝孵化了很多知名的“淘品牌”,今天大牌云集的天猫,也有机会跑出无数个“新锐品牌”吧。
不是零和,不是泾渭,品牌与白牌不是简单的此消彼长。没有白牌为王,也没有品牌为王,现在是高性价比为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