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科技

英伟达市值暴涨2.72万亿美元,61岁黄仁勋寻找接班人

创事记

关注

来源:锌财经

作者|孙鹏越

编辑|大   风

涨疯了!

英伟达股价涨疯了!

最近一周,英伟达的股价继续创下新高,市值已经达到惊人的2.72万亿美元,距离“世界第一互联网公司”苹果的2.93万亿美元,仅仅只有一步之遥。

股民开心了,英伟达的创始人、CEO黄仁勋也开心了。

随着英伟达一步步踏上巅峰,黄仁勋的个人资产净值首次突破了1000亿美元,排名全球富豪榜第15位。

作为执掌英伟达超过三十年的黄仁勋,不可避免的遇到了一个历史难题:谁是黄仁勋的接班人?

卖铲子的英伟达

英伟达股价和市值爆炸的最大原因,就是它刚刚交了一份堪称“炸裂”的成绩单。

英伟达最新一季度财报显示,英伟达营收达到260.4亿美元,同比暴增262%,连续20个季度超预期;净利润达到148亿美元,比上年同期猛翻了6倍多。

卖260亿赚148亿,这个成绩就连苹果公司也望尘莫及。

面对如此傲人的成绩,黄仁勋在财报电话会议上丝毫不谦虚的表示:我们的客户名单“长的吓人”,真的是字面意义上的每一天都在看到订单需求在增长。

英伟达的业务分为四个主要板块:数据中心、游戏、专业可视化和汽车业务。其中,数据中心业务是英伟达最核心的业务,也就是我们俗称的AI芯片业务。

从去年“AI元年”开始,英伟达的AI芯片开始成为市场上的硬通货,供不应求。

如果把AI时代比作1850年美国淘金热,那么英伟达无疑是那个卖铲子的人。

不论是OpenAI、谷歌、微软、Meta、苹果,只要你想做AI产品,就离不开英伟达的AI芯片。

英伟达首席财务官科莱特·克雷斯(Colette Kress)表示,数据中心业务的增长主要得益于Hopper架构GPU(例如 H100)的出货量增加。与去年相比,计算收入增长了5倍多,网络收入增长了3倍多。

英伟达AI芯片

当然,市面上并不只有英伟达一家在做AI芯片,除了老对手英特尔、AMD的竞争,还有新兴的Cerebras、软银Arm也加入AI芯片大战之中。

面对其他友商的竞争,黄仁勋很淡定的表示:“英伟达会每一年更新一代产品,而如果你想等我的下一个产品,那么你就丢失了训练的时间和先发优势。”

“只有我们全面掌握所有的数据,我们建造了一切,每一个环节。我们是亲手建造了一切而不只是有好看的PPT。只有我们能规模化的优化这一切。”

正如黄仁勋所说,在未来一到两年的时间里,站在AI世界核心位置的,依然是卖铲子的英伟达。

天下岂有三十年太子乎?

30多年前,当黄仁勋创办英伟达时,谁又能想到这家公司可能会成为美国第一互联网公司呢?

在五月初,TiECon2024年度大会,黄仁勋就被询问过是否准备退休。

他直言不讳地表示:“除了担任英伟达CEO,我找不到其他更适合我做的事情。我热爱这份工作,更享受与一群优秀的人共事的过程。”

甚至在2023年3月的英伟达GTC大会,黄仁勋的发言更为“狂野”。

“正如你所见,我非常热情且精力充沛。我的同事们都很优秀,他们激励着我,让我觉得我们可以一起干一番大事,也让我对我们所做之事和所产生的影响充满信心。”黄仁勋说,“我认为我正在为公司做出贡献,为大家创造了一个适宜创新的环境。我不知道这样的状态还能持续多久,或许我会再坚持30到40年,那之后我可能会‘变成’机器人。”

血肉苦弱,机械飞升,只能说这个酷爱穿皮衣的男人,拥有一颗“赛博格”的心。

黄仁勋

但是,“天下岂有三十年太子乎?”这句《雍正王朝》的影视金句,放在职场也是通用。

目前英伟达的高层架构中,仅有两位任职达到30年,大多数高管的任期平均在15-20年。

上面有一位“计划坚持30到40年”的CEO压着,自然就断绝了高管们晋升空间,只能被迫选择原地打转,或者跳槽走人。

在2019年,知名英伟达技术大牛、图形技术专家汤姆·彼得森(Tom Peterson)就选择了跳槽英特尔。

据了解,汤姆·彼得森在英伟达任职时间长达15年,不仅担任了NVIDIA技术营销总监这一要职,同时也是GeForce团队的关键成员。曾参加过G-Sync等闻名技术的研制,名下专利超越50项。

待机时间过长的CEO,和缺乏升职空间的工作岗位,这恐怕就是英伟达的高层现状。

美股七巨头的“继承者们”

在美股市场,互联网新秀层出不穷,但大浪淘沙之后,始终独占鳌头的仅有7家互联网巨头。

分别是:Alphabet(谷歌)、亚马逊、苹果、Meta、微软、英伟达和特斯拉。7家公司的总市值,高达近20万亿美元,撑起了美股的半壁江山。

在“美股七巨头”之中,仅有黄仁勋一人从始至终,其他六位都已经换过多套领导班子。

据网络信息统计:苹果CEO蒂姆·库克(Tim Cook)在2011年接替乔布斯;谷歌CEO桑达尔·皮查伊(Sundar Pichai)在2019年任职;微软CEO萨蒂亚·纳德拉(Satya Nadella)在2014年任职;亚马逊创始人杰夫·贝索斯(Jeff Bezos)在2021年宣布接班人安迪·贾西(Andy Jassy)。

就连比黄仁勋小8岁的埃隆·马斯克(Elon Musk),也有了离任的念头,在2023年向特斯拉董事会提交了继任者名单。

满打满算,在全世界范围内的互联网公司,黄仁勋已经成为任期第二长的CEO。

比他还“持久”的企业家,仅有甲骨文CEO拉里-埃里森(Larry Ellison),从1977年到2014年,担任了长达37年的CEO。

黄仁勋

迪士尼传奇CEO罗伯特·艾格(Robert A. "Bob" Iger),曾在自传《一生的旅程》中分享过自己对于权力的看法:

“在太长时间里拥有太大的权力,并不是件好事。不知不觉中,你自己的声音变得越来越大,压过了屋里的其他人。在听取你的意见之前,人们往往对自己的意见缄口不提,这种情况渐渐成了常态。人们不敢将他们的想法告诉你,他们害怕持不同意见,也害怕起冲突。”

哪怕掌权人是谦虚而友善,不喜欢“福报”和“兄弟”,来自权利本身的“负面影响”,依然会出现。

对当下的英伟达来说,找到一个和黄仁勋同样出色的继任者,似乎是个任重而道远的事情。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