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全新的节奏感

全新的节奏感

创事记

关注

欢迎关注“新浪科技”的微信订阅号:techsina

来源:进击波财经

我想,我们的器官和生理结构仍然没有适应人类几次工业革命带来的巨变。

比如说,人类的脊柱是造物主设计给需要劳作、奔跑和狩猎的人使用的。所以现代白领之所以容易腰椎间盘突出、颈前倾,是因为生活工作方式违背了造物主的设计。

有了电灯之后,人类延展了生命的三分之一以上的长度。有了互联网以后,人类延展了视野几十倍的宽度。有了飞机高铁后,我们延展了活动轨迹几十上百倍的半径。我们曾经无数次赞叹这样的进步。

但显然我们的思想哲学和承接能力仍未做好妥善的准备。

我们不断地提高了阈值,但我们从未做过应对疲乏、重复与平淡的准备。

Lonely这个词在工业革命前的解释只是“客观的描述物理状态下的一个人”,但在工业革命后出现了“孤独的心理状态的释义”。

我想我们之所以孤独,是因为我们无法再一个人生活与思考了。我们发明的所有工具都在让人与人连接更多,交流更多,但反而我们无法真正安静和享受一个人的状态了。

我们需要用更多的喧嚣来填补空虚,就像通过吃补药来暂缓疲劳一样。

这个故事让我记忆非常深刻。我想我们对快乐、幸福,总是加了非常多的限定要求。比如,假如我当上了总经理,假如我买到了豪宅,假如我考上了XX。我就是快乐的。但生活并非总是如我们所愿。它会有很多意外,就像突然刮起了大风,把你的伞吹飞了。意外之所以是意外,是因为事后,它也无法归结于自身。而我们过去太喜欢复盘了。我们以为自己可以控制很多东西。其实,那都是假的。我们控制不住生老病死,我们控制不住今天是刮风还是下雨。

在我们的教育中,有太多励志的部分,却没有教我们与世界相处、接受自己的部分。甚至我们一度将接受自己视为懦弱,视为妥协和放弃。

我们无法接受自己的不完美,我们在一条条短视频中,一顿顿酒中,寻找片刻的幻觉。当一个人无法真正接受自己的全部的时候,他必然在某些维度是自卑的、不自洽,从而无法在真实世界舒展开来。

舒展这个词是我精挑细选的。因为我觉得既不是张牙舞爪,也不是躲在角落,而是和世界共生,舒展开来。

显然,我们当下遇到的问题是,在过去四十年有太多“战点”,那些奋力一搏的人,抓住了就抓住了。但有很多人还没有进入赛场,就错失了。

但我相信,大家都慢下来之后,战点的出现就会更偏向于专业者。因为那种抓节点的Buff消失了。需要真本事了。所以我写过很多类似于《属于专业主义者的时代到来了》的文章。

专业主义是相信科学,而不是只相信玄学。专业主义是相信体系的力量,而不是搏一把的力量,是相信在更长的维度上,更高的山峰上,长板固然重要,但没有短板也是核心。是相信均值会回归,人情世故不等于一切。是讨论专业讨论长期的时候,不再固执地相信“我当年就是靠XX起家的。”

我认识太多抓住机遇的人。他们白天都很自信,晚上都很焦虑痛苦。他们仿佛获得了一切,但他们也失去真诚、爱和温存。他们的生活只有算计和计算。我想他们终究是异化了。但是,我不想成为机器。

有时候我会觉得,这一代创业者之所以创造出很多奇迹,除了踩中了国运,另外靠的也是那种改变命运的原动力。但他们之所以被困死在一个看不见的牢笼里,乐此不疲,也是因为此,他们觉得别人是仓鼠,其实他们自己未必不是。

他们在创业之初,或许是理想多于欲望的。后来他们大多数是欲望多于理想的。只是他们成功了,所以他们包装自己都没人会拆穿。

当然,我不是来讲心灵鸡汤的。企业当然需要做大。不然员工怎么进步呢。员工不进步,干嘛跟着你干呢。老板也很不容易,这我们必须承认。

我只是想强调:做好的念头,要先于做大。做好不等于不做大,而是铸造最强底盘。

长久以来,很多企业的商业模式其实就是:地缘套利。国外的抄过来,做便宜一点。一线城市卖不动了,放下沉市场。下沉市场不行,就开始琢磨出海(亚非拉走起)。

我们花在“卖”这个动作上的精力超过90%。在更长的时间轴上,这不make sense。(我对卖没有意见,我是强调产研在长期来看,更为重要。)

然而,最终我们缔造出穿越周期的伟大的企业,靠的终究还是专业主义。世界已经过了大力出奇迹的阶段了,尊重各个行业本质的规律,汇聚专业人才,构建专业体系、机制,营造专业氛围,才是在非常漫长的平稳期该做的事情。

做衣服的就首先把设计做好看,先好看,再有魂,再有面料技术,然后是供应链,渠道,其他都是奇巧淫技。

人到了一定年龄,才会明白。那些曾经不断想往自己身上加的,都逐渐成了负担和鸡肋。你想借助以证明自己的外力,都会慢慢消失其功效。肌体会在三十出头的时候率先度过巅峰,进入漫长的衰退期,随后是脑力。

然而,最终我们缔造出的伟大的事业,靠的终究是心力。寰宇之间,唯心力可达无边无际。心力不是妄念和欲望,不是贪嗔痴,是澄明之境,是淬火之后重生的信念,是内心经历过荒芜和喧嚣后的宁静。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