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科技

清远市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小三江镇党委书记蒋武强:“软硬”兼施 高质量实现强镇兴村富民

新快报

关注

【编者按】

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是我省加快构建区域均衡发展新格局的重大举措,对推进县域经济发展、新型城镇化、乡村振兴都将产生深远影响。新快报记者将以面对面采访的形式,对话各地镇党委书记,展现我省镇、村实施“百千万工程”的生动实践和特色亮点,展开一幅幅以实干苦干姿态绘就的乡村振兴奋斗画卷。

培育省级龙头企业,做强腐竹产业,联农带农推动撂荒地复耕增产;引入专家团队、科技力量建设连山黑山羊智慧养殖生态示范场;盘活闲置办公场所变身农产品、非遗产品加工、展示基地,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推动产业兴旺、拉动就业……

乡镇是深入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的前线,地处“九山半水半分田”的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小三江镇如何加快发展步伐?日前,小三江镇党委书记蒋武强接受新快报记者专访,揭秘了以党建促乡村振兴,产业先行,“软硬”兼施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密码。

■采写:新快报记者 曾贵真 ■摄影:新快报记者 邓迪

党建引领

“双书记”带动复耕复种

壮大村集体

“九山半水半分田”的连山是粤北重要生态屏障和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广东首批省级生态县,连山的发展定位是“农文旅体康融合高质量发展”。地处连山的小三江镇林地面积达到了37万亩,在发展的同时还负有守好生态屏障的重任。蒋武强介绍说,小三江镇高度重视“百千万工程”的落地,在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的大力帮扶下,因地制宜、积极探索,形成一批强镇兴村富民的高质量发展经验。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关键在干。“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具体到乡镇基层,重点是解决“如何强镇”和“如何兴村”两大主题。在蒋武强看来,要实现高质量发展,首先必须聚焦党建引领作用,强化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责任,充分发挥“头雁”作用,动员各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在基层治理、乡村建设、产业发展中奋勇争先、建功立业。“特别是在工作队派驻第一书记的村,我们形成了‘双书记’互相促进的良好局面。”蒋武强说,驻村第一书记见多识广、思路开拓,而村党(总)支部书记则在当地具有一定的威望和群众基础,所以利用“双书记”搭建党建阵地,宣讲好政策、开展工作,往往能起到1+1>2的效果。

蒋武强告诉新快报记者,小三江镇这一批村“两委”干部总体比较年轻有活力,学历也相对更高,通过抓好队伍建设,强化头雁引领,发挥了党组织强大的战斗力。比如在三联村,随着年轻人的大量外出,此前村里存在土地丢荒的问题。驻村第一书记提出解决土地非粮化、增加土地价值的发展思路。三联村委会当即推行“党支部+党员+企业+农户”工作模式,利用江济村民小组100多亩的连片撂荒地,试行“支部领一片,党员领一块”耕种方式,协调统筹推进复耕复种工作,通过与省级农业龙头企业合作,推进“稻豆菜”模式提高土地价值,增强了村民发展农业的积极性。同时,三联村委会登记成立了全县第一家村集体独资公司(首家村级乡村振兴公司)——连山联瑞市政设施管理有限公司,为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找到了一个新路径和突破口。

在小三江镇的一些乡村,因为有党支部的组织、党员带头,人居环境整治和美丽乡村建设也得到了群众的广泛支持。“村民素质变高了,环境变美了,就夯实了我们发展农文旅产业的基础。”

内联外引

培育本地企业 联农带农可持续发展

小三江山多地少的资源禀赋决定了,整合成片的可耕土地不容易,发展规模化产业也存在困难。蒋武强表示,小三江镇党委政府与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的工作思路是内联外引,整合资源,大力培育联农带农企业,发展林下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

本地的省农业龙头企业连山众创农贸发展有限公司经过这几年的发展打响了品牌,两个基地每天生产8000斤腐竹,还供不应求。在镇党委和驻镇工作队的推动下,小三江镇形成了“公司+加工厂+基地+合作社联合社+家庭农场+线上线下”的经营模式,联农带农效果明显,2023年该公司带动农业种植面积约7000亩,其中公司自有示范基地黄豆种植700多亩,带动农户种植6000多亩,主要种植大豆、稻谷、菇(红松茸)、蔬菜等农业作物,带动当地农业种植实现规模化发展,产业强劲造血带动一批农户致富。

省洞村村民有养殖黑山羊的传统,但因为缺乏养殖技术和专业管理,效益偏低,村民慢慢失去了养殖兴趣。蒋武强介绍说,小三江镇引导省洞村通过整合土地资源,引进广州趣乡村文化科技有限公司连山分公司,成立了广东领头羊智慧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邀请华南农业大学等科研团队加入,提供技术支撑,打造连山省洞黑山羊智慧养殖生态示范场项目,实现了从传统养殖向“数字化、规范化”智慧养殖转型,逐步走上科学技术引领致富的新道路。“公司现有的黑山羊保育基地与产业应用等板块已投入使用,占地范围约100亩,黑山羊放养山林地1000亩,未来将陆续开发农业种植体验区和科技农业种植区等科研板块、户外休闲体验区和特色观光休闲农业体验区等文化旅游板块。”蒋武强说,黑山羊的示范养殖为小三江镇林下经济高质量发展开辟了一条新路。

加强服务

闲置场地变废为宝 开拓创业就业增收新渠道

一楼榨花生油、菜籽油,加工大米;二楼加工茶叶、蔬菜;顶楼用来晒腊肉……原本闲置的加平小学旧址日前已悄然变身为连山现代农特产品加工示范区,由连山佳乡农产品有限公司经营,除了多个加工车间,还有电子商务公共服务站,可进行直播带货、物流配送等功能。蒋武强边带着新快报记者参观边介绍说,这是小三江镇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形成规模经济、助力产业振兴的具体措施,运营后全镇的农产品都能拿来这里加工,带动农户生产致富和就业增收。

在加田片区另一个闲置的三层办公用地,三楼是小三江农特产品的孵化基地,二楼则成了非物质文化壮锦、壮绣的集中展示和加工基地,设置有产品展览厅、绣娘工作室、壮族服饰空间、壮族文化培训体验室、壮族文化传承室等功能室。在嘉田锦绣专业合作社绣品展示厅,刺绣壮锦服饰、摆件、挂件、手提包、香囊、手工艺品等品种应有尽有。合作社的骨干绣娘李芳告诉新快报记者,基地原有30多名绣娘,现在扩展到了90多名,大部分都是在家兼带小孩的宝妈,如果有订单,每名参与的绣娘有两三千元的收入。

基地既传承了非遗文化,也带动了“半边天”灵活就业,蒋武强表示,镇党委将引导合作社进一步提高创新能力和市场营销能力,做强产业,开拓小三江创业就业增收致富的新渠道。

深度谋划

农文旅体康高度融合 打造“周末经济”

一天的活动吸引游客2.5万人,带动各行业创收200余万元……今年农历“三月三”期间,小三江成功举办以“全国‘四季村晚’春季示范展示活动——广东连山三联村里搭歌台”为主题的壮族歌墟节活动,为实现小三江镇农文旅体康融合高质量发展注入文化活力。

“发展文旅产业,关键是服务要跟上。”蒋武强表示,将持续做好镇域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建设,加快美丽圩镇建设;推动壮绣、壮歌、“龟鹿鹤”“壮族八音”“舞春牛”等传统民俗文化项目传承、保护、创新和发展;充分发挥“两山、两泉”生态特色推动康养文旅项目落地、山泉产业发展……多措并举推出特色精品旅游线路,打造周末经济,真正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一言以蔽之,我们深入贯彻落实‘百千万工程’,就是‘软硬’兼施。”蒋武强说,“软”就是加强党建引领,提升镇域公共服务能力,提升乡村治理能力,“硬”即是产业强劲“造血”硬核联农带农,全方位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实现强镇兴村富民的目的。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