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人民公园怀旧吧,中国第一座城市公园有了历史文化厅

新快报
“你还记不记得啊,我就记得,你小时候,小小个,我抱你上去围基那里站着,我就站在地上。”
88岁的李碧南站在广州市人民公园的喷水池前,指着手上的老照片,对身旁79岁的妹妹李秀珍说:“一个你,一个我……”
黑白老照片上是当年35岁的父亲、13岁的他和5岁的妹妹,三人站在喷水池前,身后就是老广州熟悉的童子戏观音像,照片上还有一行字:“1949映于中央公园”。
他又指着不远处的南门,肯定地说:“就是在这里,没有变过,正对着两条柱墩,在两个狮子之间,没错没错。”
时隔74年,上周,兄妹俩故地重游,又在当年的同一个位置,手持老照片合照。而这张珍贵的老照片,连同兄妹俩同一天在中央公园(今广州市人民公园)的另一张合影被收进了人民公园历史文化厅的电子相册里,有百年历史的中国第一座城市公园的历史文化厅今日向公众免费开放。
不独李碧南,有多少广州人可以在这里找到属于自己的人民公园记忆?40、50后还记得公园里展出的大象、儿童游乐场吗?60、70后还能回忆起观鸟区吗?1976年9月3日在这里参加“欢送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活动”的人里有你吗?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老广还记得中秋灯会、迎春花会、秋菊展、闻名全国的邮市吗?围绕广州人精神大讨论的“羊城论坛”,你还有印象吗?
有多少广州人见过1921年人民公园(又称第一公园、中央公园)建成之初的模样?人民公园为什么曾叫中央公园?里面的一对汉白玉石狮有什么不寻常的来历?公园历史上都发生过哪些重大事件?
据了解,这是广州公园中的第一个历史文化展厅,也是第一次在公园游览系统中采用AR技术。
历史文化厅:记录百年名园变迁的载体 承托老广州乡愁的载体
作为诞生于近现代革命策源地的中国第一座城市公园,人民公园不仅是市民休闲的乐园,也是众多重大革命事件的发生地;
作为孙中山倡导“花园都市”理念的第一座公园,人民公园开创性地采用西方几何图案式造园手法,出现过最新潮的现代公共设施如网球场、放声机、播音台、玻璃温室、气象台;
作为曾经是公共生活、城市文化最活跃的公共空间,菊展、中秋灯会、迎春花会、邮市、羊城论坛承载着老广们的集体记忆……
然而,人民公园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一直没有得到系统展示。去年,人民公园组建了4位中国工程院院士牵头的专家顾问委员会,以及由专业人士、市民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媒体代表组成的公众意见咨询委员会,开展了第一公园旧址遗产价值研究,广泛听取意见建议,编制方案,将通过历史场景再现、重大事件时间轴景墙、广场铺装增刻城市原点信息等展示历史文化。
多位公咨委委员建议增加历史文化展示与普及,作为公咨委委员,新快报记者提交建议认为:
人民公园不仅具有重大历史价值与艺术价值,而且承载着丰富的市民文化与情感记忆,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和文化价值,应系统挖掘、整理相关史实,向社会征集见证物,设一个历史文化展馆,不仅要再现新中国成立前见证时代风云的重大历史事件,也要展示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后承载城市文化、集体记忆的公共活动及其见证物。
去年8月,在市林业和园林局领导征询新快报记者意见时,新快报记者再次建议:设立人民公园历史文化展馆。建议当即被采纳,随后得到市领导赞成。由于公园作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不宜在保护范围内新建展馆,林园局领导决定将人民公园内的一个办公室改造成小型展厅。
市林园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开设历史文化厅,是作为一个载体,记录人民公园这100多年的发展和变迁,在人民公园讲第一公园的故事,讲中央公园的故事,讲老广州的回忆,也为老广州承托乡愁找到一个载体。”
最珍贵的文件:《广州市市政公所布告(第一号)》
最老的照片:清代广东巡抚部院
这是一个仅88平方米的小展厅,展览带你从1918年第一公园的建设发端回溯——
在展览第一章“建设篇”,最珍贵的是一份100多年前的公文的复制件——《广州市市政公所布告(第一号)》:宣布推动“拆城基、辟马路、设市场、设公园、设工厂”五大事项。在“设公园”一项中,写有“今先择定旧抚署为第一公园”。
还有全场最老的照片:清代广东巡抚部院(1858—1859年罗西耶摄),时光仿佛倒流到百年前第一公园的前世……
你一定想知道过去100年的广州人都在第一公园、中央公园、人民公园看什么?玩什么?见识一下最先进的素模沙盘技术,发现不同时代人民公园的风貌,用控制台上的按钮选择不同的年份,液晶屏上将重现这一年人民公园都出现过什么:
1921年公园市民闲坐休憩的中轴林荫路、老一辈广州人念念不忘的观音像、1927年的网球场、1928年市民围观的小老虎、1928年向太古洋行购置的放声机、1929年广州第一家广播电台、1935年的儿童游乐场、1946年著名将领孙立人送来的大象、传康有为从意大利带回的狮身人面像、1975年市民自发在公园内聚集而成的观鸟区、1983年重建的儿童游乐场、1985年全国四大邮市之一邮票市场、1987年建成的游泳池……
还有1991年在观鸟区嬉戏的大叔,你还健在吗?1990年旋转天鹅上转圈的小朋友,你在哪里?
最重要的历史时刻:庆祝广州解放大会
第一个政论性电视节目:“羊城论坛”
展览第二章“历史篇”,我们来通过“看胶卷”“看电视”重温公园里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见证时代风云,社会变迁——
在触摸屏上轻触一格格胶卷,电视机上的一个个按键,一张张老照片将一个个历史瞬间徐徐在你眼前回放:
1925年7月1日,中华民国国民政府成立典礼在第一公园举行,广州各界10万群众与会。
1924年11月7日,庆祝十月革命胜利七周年纪念大会在第一公园举行,孙中山莅会并发表了演说。
1949年11月11日,人民解放军在公园北面广州市人民政府大楼前举行解放广州入城仪式以及庆祝广州解放大会。
1976年9月3日,广州市40万群众在人民公园等四个地方欢送2万知识青年上山下乡。那一车车的知识青年,一列列夹道欢送的市民里是否有当年的你?
2006年10月31日,人民公园内每月举办一期的国内第一个政论性电视节目——“羊城论坛”,那个年代的广州人还记得“广州人精神大讨论”吗?
别忘了,古树也是人民公园重要的历史载体,展览第三章“传承篇”带你认识公园里的14株古树都有哪些,分布在哪个地方?最多的还是广州人热爱的大叶榕!人民公园到底有多少株树?是362株。
从展览中可知,近期在园区内补植49棵乡土乔木细叶榕、大叶榕、苹婆等,逐步改善遮阴效果。并在7个节点共13个地块布置花景。
在这里的触摸屏上不仅能看到古树,还能看到公园要保护的另外两类遗产:“五纵四横”的空间路网格局、13个文物本体。
■策划:何姗
■采写:新快报记者 何姗 文僖
举报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