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达离老赖还有多远?

重庆商报

论“壮士断腕”的魄力,王健林可谓是商业领域的典范。尽管万达商管上市的对赌还有小半年时间,但是王健林已经着手“拆雷”了。
日前“王健林转让北京万达投资49%股权”的消息登上热搜榜首。涉事方中国儒意7月23日晚发布公告,公告称上海儒意以22.62亿元购买北京万达文化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持有的北京万达投资有限公司49%的股份,证实了王健林甩卖股权的消息。
知情人士透露,此次甩卖股权是为了回笼资金偿还7月23日到期的4亿美元债务。
七月已三次大甩卖
细心投资者发现,7月21日晚出现的股权变动,并不是万达近期的首次甩卖。仅仅在7月,出售北京万达投资股权已经是王健林的第三次甩卖旗下资产,而上一次密集甩卖资产的还是2017年的资金危机,这次甩卖资产说明万达同样遭遇了资金危机。
7月11日和7月18日晚,万达电影分别发布股权变动公告,北京万达投资分别向东方财富实控人的妻子陆丽丽和莘县融智转让其持有的公司股份1.8亿股和1.77亿股,分别占万达电影总股本的8.26%和8.14%,7月11日转让给陆丽丽的价格为12.07元/股,7月18日转让给莘县融智的价格为13.17元/股,王健林分别回笼资金21.73亿元和23.3亿元,共计45.3亿元,
在万达电影连续两次转让股权后,王健林再度出售北京万达投资有限公司股权。此前,王健林及旗下北京万达文化集团对万达投资有限公司100%控股,出售成功后,北京万达投资有限公司股权变动明显,北京万达文化产业集团持股49.8%,上海儒意影视持股49%,王健林持股1.2%,但王健林依然为实控人。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这次合作之所以能够顺利完成,是双方各有所需。“儒意看中了万达投资手中的院线资源,一方面是王健林急用钱,不然不会急着甩卖股权,这和当年2017年的“断臂求生”有点像,也说明万达正面临巨大偿债压力,万达的资金链再次遭遇问题。”
据Wind数据显示,大连万达商管一年内需要偿还的借款和其他债务为798亿元,而截至今年一季度,万达商管货币资金和可以快速变现的金融资产合计只有636亿元,可融资金额明显无力覆盖短期债务。同时季末万达商管有息负债余额达2044.32亿元,为近四年高点,王健林的压力可想而知。
好在,万达商管给王健林带来定心丸,今年一季度万达商管表现优秀,营收125亿元,其中净利润高达44.87亿元,是2020年以来最好季度表现。
多次被列为“老赖”
和公众认知的王健林财大气粗不同,万达已经多次被法院列为“老赖”。因有履行能力而拒不履行法律义务,万达地产集团有限公司两起关联案件分别被强制执行8.41亿元、2.46亿元,万达地产集团被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强制执行,执行标的超过10个“小目标”。
据了解,万达集团因未履行相关义务,公司被列为失信,被执行人张霖被限制高消费。此次让万达地产成为“老赖”的地产项目位于广东河源,万达地产想要打造180万平方米中央文化生活区,此次成为被执行人,说明这个项目进展并不顺利。
据《时代财经》的报道,珠海万达商管母公司大连万达集团境外总计13亿美元的三笔银行贷款已经触发提前还贷风险,目前万达与银团参贷行已将合同约定的上市日期调整为2023年11月30日,而如今马上进入8月,距离合同约定期限时间已非常短暂。
金融分析师许艺表示,万达如今虽然面临一定的资金压力,但不至于因为10亿元成为老赖。“我认为万达之所以被称为执行人,可能是因为一些纠纷被申请资产保全或者冻结了。但在商业领域,难免会有一些纠纷和诉讼,这些纠纷和诉讼可能会导致资产被冻结或者保全。这种情况在商业领域是很常见的。”
但万达成为“老赖”的消息还是一度冲上热搜,说明公众和投资者对万达资金问题较为关注,继2017年资金危机后,王健林在“断臂求生”下,万达一度成为地产圈内活得较为滋润的一家,但没想到的是,如今地主家一样没有余粮,王健林不得不再次“断臂求生”。
重新上市屡屡受挫
在很多人心目中,万达应该是家市值不菲的上市公司,但万达只曾经是,自退市后万达一直谋求上市,却至今未果。
2014年,王健林一怒从港股退市,其原因很明显,是王健林感觉万达被轻视了,毕竟当时自视甚高的王健林见到万达市值一直不高,难免不爽,于是王健林冲冠一怒从港股退市。据悉当时港交所再三挽留,最后差点撕破脸,港交所见挽留无望,就照章办事,既然万达是上市公司,想要退市就按规矩来。想要退市只能私有化,而私有化需要数百亿港元。
九年前的王健林确实硬气,硬砸344亿港元,直接把万达给私有化了。为了退市成功,王健林还和股东签署对赌协议——如果万达不能在2023年10月底前完成上市,万达不仅要回购全部股份,并要支付高额利息。
当时王健林底气十足,万达广场也在全国各大城市全面开花。但没有想到的是,两大A股交易所都没有给王老板面子,同样一句照章办事——排队,队是排了,却一直无法成功IPO。此时王健林已经略显后悔,想重新回归港股,但这次硬气的是港交所,港交所也没有给王健林面子,至今万达商管已经3次IPO失利,眼看离对赌协议规定的期限只有百十来天,万达上市仍遥遥无期。
万达上市被一推再推,导致债务压力和潜在的回购风险成为王健林头顶上悬挂的达摩克利斯之剑。资金压力也迫使王健林不断变卖资产还债。
地产分析师王一然认为,万达赴港上市屡次受挫,主要原因还是受限于国内商业地产行业发展空间,企业发展前景不被看好。“如果能够上市,不需要多次提交IPO申请,现在万达多次提交申请,也很难改变现实,万达需要更多说服力的材料,才能打动市场。”
王一然指出,万达IPO屡屡受挫,其原因是受限于股市的情绪和IPO的估值,假若要获得聆讯通过,必须提供更有力的证据证明,否则再次碰壁的可能性很大。同时王一然强调,IPO申请的概率是和提交次数成反比,提交次数越多,往往概率越低,万达需要提供更多的材料证明自身的发展前景,否则很难获批。
还有多少筹码可售?
一如所有债务危机下的企业一样,能否在应对债务危机中熬过去、活下来的关键,最终还是要看谁的家底厚、资产优。忙着四处还债的王健林,手中必须有足够的卖资产,才有底气还债。
今年以来,影视市场正快速回暖。万达电影也在连年亏损之后,终于实现了扭亏转盈,这成了王健林筹钱的关键所在。
除了上述前述的3笔股权转让,万达获得资金67.71亿元以外,万达电影也被曝出了频繁减持的消息。
最早于3月2日时,万达文化通过大宗交易方式,减持了万达电影4356.53万股,按照当日交易均价为13.46元/股,以此计算套现金额约为5.86亿元。一个月后,万达投资又再次宣布减持万达电影。
截至6月13日公告披露时,万达投资已经以12.51元/股的均价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减持约1939.19万股股份,套现2.43亿元,通过大宗交易方式以11.39元/股的均价减持约1473.59万股股份,套现约1.68亿元。
除万达电影这类文化板块资产外,万达集团的商业项目也被传出了转让的消息。今年5月,有消息称,万达集团正考虑以160亿元出售位于江苏、浙江、上海等地在内20多家购物中心,均价在7亿元至8亿元。
不过,万达很快出面否认了这一消息,但在此后至今,万达集团旗下的多个万达广场资产主体,开始出现股权变更的消息,引发市场遐想。
天眼查数据显示,今年5月,万达新注册了一家珠海稳昇企业管理有限公司,并陆续从万达手中接下了3家万达广场,而在万达退出该公司之后,则由带有保险背景的基金入场。与此同时,万达还拟10亿元出售支付牌照快钱救急,消息称字节跳动正在初步接洽,不过至今暂未传出最终的交易。
如今,一直处在风口浪尖上的万达,似乎又回到了6年前。王健林曾以用他教科书式的“壮士断腕”,渡过一关。虽然那次交易外界认为对万达并不划算,但王健林得到了喘息的机会。但现在,他还能力挽狂澜吗?
王健林仍在焦急等待着,属于万达的那场“及时雨”。
综合BT财经、时代财经、财联社等
举报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