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科技

中国电信张德智:50G PON标准基本完成,需统一EPON/GPON技术路线

C114通信网

关注

C114讯 6月16日消息(南山)在政策驱动和需求共振下,中国已经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千兆宽带网络。工信部数据显示,截止今年4月底,1000Mbps及以上接入速率的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达1.15亿户,占总用户数的19%,比上年末净增2354万户。在高速率用户持续增长拉动下,家庭户均接入带宽达397.2Mbps/户,同比增长28.6%。

日前举办的2023中国光网络研讨会上,中国电信研究院接入网络研究中心总监张德智发表演讲表示,我国千兆宽带已经处在全面推进阶段,采用10G PON技术规模部署。下一代万兆宽带处于技术试点和应用探索阶段,采用50G PON技术,标准进展顺利。

50G PON技术具有显著的特征,例如采用单波长TDM-PON架构, 上行TDMA/下行TDM,速率提升了5倍,且拥有多种速率组合,支持现网ODN等级,支持XG(S)-PON、 10G-EPON同ODN共存演进等。目前,50G-PON的需求/架构/物理层/协议层标准化已经基本完成,其中三代共存标准化工作在2023年4月完成。

不过,面向IEEE PON和ITU-T PON,需要收敛技术路线,也就是统一EPON和GPON的升级路径。这对运营商来说意义重大。其中,中国电信2016年开始部署10G PON,预计需要8-10年完成,并在产品技术侧为后续升级进行了大量的技术论证。

例如,EPON上行波长,存在未收窄(1260~1360nm)和收窄(1290~1330nm)两种,未收窄EPON终端无法与50G-PON共存。中国电信在2016年经过产业链的技术论证,要求非对称速率上行收窄到1260nm~1280nm,并支持面向50G-PON演进。

总的来看,50G-PON技术还有几个要点需要产业界继续研究:上行波长采用US2还是US3;上行速率采用12.5G,25G还是50G;面向Class C+的功率预算;单板16口的技术路径。这些问题,涉及到技术路线、产品成本、应用场景等,目前还处在探讨阶段。

日本自民党政务调查会长小野寺五典:作为美国盟友,日本不应考虑在双边贸易谈判中将其美国国债持有作为谈判工具。

【东软与中国移动等9家企业签署协议 携手共建算网新生态】4月9日,2025中国移动云智算大会以“由云向智 共绘算网新生态”为主题在苏州举办。在“智算赋能·行业智变 人工智能引领行业变革”分论坛上,东软与中国移动等9家企业共同在生态伙伴签约仪式上签署协议,致力于打造智能算网新生态,搭乘“云+AI”专项列车,推动云计算向更加智能的云智算新范式演进。

【地铁首都机场线已恢复正常运行】记者从首都机场获悉,据气象消息,首都机场今天白天,多云,西北风6-7级,阵风8-9级。首都机场今天全天计划起降航班1227架次,截至9:00,已执行205架次,取消65架次(含提前调减)。今日,地铁首都机场线已恢复正常运行。

日本自民党政务调查会长小野寺五典:作为美国盟友,日本不应考虑在双边贸易谈判中将其美国国债持有作为谈判工具。

【东软与中国移动等9家企业签署协议 携手共建算网新生态】4月9日,2025中国移动云智算大会以“由云向智 共绘算网新生态”为主题在苏州举办。在“智算赋能·行业智变 人工智能引领行业变革”分论坛上,东软与中国移动等9家企业共同在生态伙伴签约仪式上签署协议,致力于打造智能算网新生态,搭乘“云+AI”专项列车,推动云计算向更加智能的云智算新范式演进。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说说你的看法

打开APP

举报成功

举报

请您选择举报的原因
意见/建议 反馈入口
  • TOKEN
  • 标题/昵称
  • 反馈内容

已反馈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