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科技

买保险在京东!京东保险经纪打造京东APP保险品牌营业厅 首批5家头部保司入驻

运营商财经网

关注

5月8日,京东APP保险品牌营业厅战略合作伙伴签约仪式在北京成功举行,京东保险经纪与平安财产保险、平安健康保险、中国人民保险、中国太保、阳光财险国内5家头部保险机构达成战略合作。本次战略合作以“开放赋能·共创共赢”为核心理念,凝聚京东保险经纪与保险公司的优势,合力打造更多符合市场需求的保险产品及特色服务,提升广大消费者的保险保障服务体验。

签约仪式现场,也宣布了京东APP保险品牌营业厅于5月8日正式上线。第一批上架的产品,包括了此次首批入驻的5家头部保险机构推出的多种备受消费者关注的产品,涵盖车险、宠物险、旅行险、健康险、儿童保险等,消费者登录京东主站,搜索“买保险”进入保险品牌营业厅,就可以直接购买所需保险产品,并享有专属客服服务。

京东集团客户合作部相关负责人表示,京东成立20年来,始终坚持“做实事、有价值的事”,在保持自身健康发展的同时,一直努力为用户提供极致消费体验,同时助力合作伙伴高质量增长,为用户、行业和社会创造更多价值。在社会对保险需求越来越高的大环境下,京东APP保险品牌营业厅应运而生。依托京东集团在零售、健康、物流等多业务板块的丰富场景,保险品牌营业厅整合了京东集团客户服务能力、技术能力和运营推广能力,能够为广大消费者提供一站式、全互联网化的保险服务,“例如车险领域,京东汽车从售前、售中到售后的全链路业务上,已经合作出许多保险衍生品,我们欣喜地见证保险品牌营业厅与头部保司的战略携手,京东汽车也将以最大的诚意和资源与所有合作伙伴共创共赢。”京东汽车相关负责人在签约仪式上也表达了对未来合作的期待。

关于京东APP保险品牌营业厅的战略发展规划,京东保险经纪相关负责人表示,保险品牌营业厅项目作为开放式的保险商城,核心功能之一是为保险公司和消费者搭建高效匹配的互动平台。保险品牌营业厅将与不同行业进行深度共建,结合京东上丰富的场景和产品品类,让保险公司能更精准的找到自己的目标客户,同时让消费者能更便利地获得所需要的保险服务。

在签约仪式上,还举行了“生态融合对保险行业的推动力”圆桌论坛,论坛邀请了来自战略合作保险机构的高层代表,以及多位保险行业协会专家和保险行业媒体共同参与。与会嘉宾们充分交流了关于保险行业的未来走向、互联网技术在保险业中的应用与创新、保险行业的发展战略等话题,分享了各自的发展经验、思路和策略,也对未来的保险行业给出了很多好的建议和探讨。

论坛的焦点话题之一是保险与平台生态融合发展。2023年京东618即将开启,此次签约的战略合作伙伴都将共同参与。为了联动各家保险机构在京东618期间实现快速发展,保险品牌营业厅将迅速构建京东生态和保险机构的深入合作,包括运营措施、保险分析、再保险服务等。对此,来自战略合作保险机构的代表纷纷表示,参与京东618对于传统保险行业将是一次新的尝试和机遇,期待大家能够精诚合作,实现共赢。

签约仪式最后的环节,战略合作保险机构与京东保险经纪进行了集体签约。签约人分别为平安集团党委副书记副总经理黄宝新、平安产险总经理史良洵、平安健康保险拟任总经理朱勇、人保财险总裁助理董晓朗、中国太保集团拟任市场发展总监张毓华、阳光保险集团总裁助理兼阳光财险副总裁刘迎春,京东集团副总裁兼京东保险板块总裁毛伟标以及京东汽车、京东保险经纪等负责人。

京东保险经纪有关负责人表示,未来,京东APP保险品牌营业厅将持续扩大合作伙伴队伍,联合各方进一步了解市场需求、打磨产品细节、促进产品落地,努力实现消费者多元保险需求和产品服务供给之间的平衡,在为广大消费者提供更好保险服务的同时,促进保险机构、保险行业高质量发展。

【政策与基本面双轮驱动 中国资产吸引国际资本增配】近期,国际资本圈掀起一轮增配中国资产的热潮。数据显示,主权财富基金、海外散户、家族办公室等各类国际资本正通过多种渠道加速配置中国股票。7月发布的《景顺全球主权资产管理研究》显示,近60%的主权财富基金将中国列为优先投资市场;根据成交额计算,中国股市已成韩国股民第二大海外投资目的地;瑞银最新调查显示,全球19%的家族办公室计划增配中国资产;7月,5只海外上市的中国ETF单月“吸金”合计超20亿美元,4只A股标的境外投资者持有比例超过24%……多位受访外资人士认为,政策面和基本面改善,是国际资本增配中国资产的主要原因之一。(上证报)

【贷款贴息政策惠企利民 多家银行快速响应】近日,记者从业内获悉,多家银行火速落实个人消费贷款“贴息政策”,多措并举激发消费潜能、提升市场活力。银行落实贴息政策,银行业人士认为:有利于降低居民消费信贷成本,提高居民消费意愿和能力;有利于降低消费领域经营主体的融资成本,鼓励经营主体提供更多优质产品和服务。接下来,应设计贴息贷款产品,精准对接个人消费和服务业经营主体资金需求,并加强风险管控,确保资金合规使用。(上证报)

【今年上海至少建成5个大型算力中心】在AI大模型席卷全球的时代,“算力就是生产力”已成为全行业共识。近日,上海市通信管理局发出通知,拟组织开展“算力浦江”2025年算力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专项行动,以算力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推动上海信息通信业和人工智能(AI)双向赋能,助力打造世界级人工智能产业集群。通知称,上海将加快在建算力中心建设,至2025年底,本年度新建成的大型以上算力中心不少于5个,全市算力中心智算规模争取达到100 EFLOPS(FP16)以上。同时,上海将加速推进算力互联互通。(上证报)

【政策与基本面双轮驱动 中国资产吸引国际资本增配】近期,国际资本圈掀起一轮增配中国资产的热潮。数据显示,主权财富基金、海外散户、家族办公室等各类国际资本正通过多种渠道加速配置中国股票。7月发布的《景顺全球主权资产管理研究》显示,近60%的主权财富基金将中国列为优先投资市场;根据成交额计算,中国股市已成韩国股民第二大海外投资目的地;瑞银最新调查显示,全球19%的家族办公室计划增配中国资产;7月,5只海外上市的中国ETF单月“吸金”合计超20亿美元,4只A股标的境外投资者持有比例超过24%……多位受访外资人士认为,政策面和基本面改善,是国际资本增配中国资产的主要原因之一。(上证报)

【贷款贴息政策惠企利民 多家银行快速响应】近日,记者从业内获悉,多家银行火速落实个人消费贷款“贴息政策”,多措并举激发消费潜能、提升市场活力。银行落实贴息政策,银行业人士认为:有利于降低居民消费信贷成本,提高居民消费意愿和能力;有利于降低消费领域经营主体的融资成本,鼓励经营主体提供更多优质产品和服务。接下来,应设计贴息贷款产品,精准对接个人消费和服务业经营主体资金需求,并加强风险管控,确保资金合规使用。(上证报)

请输入评论内容

举报成功

举报

请您选择举报的原因

说说你的看法

意见/建议 反馈入口
  • TOKEN
  • 标题/昵称
  • 反馈内容

已反馈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