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第五中学:“成全教育”成就五中跨越式发展

新快报
开栏语
又是一年中考季,志愿填报是考生和家长最为关注的头等大事。你的目标校选好了吗?怎么填报志愿更科学合理?新快报年度盛典《阳光中考》匠心开启2023“名校有约·校长面对面”主题系列报道,邀请广州一线名校校长讲述学校发展理念、内涵特色、成果风采,剖析中考招生热点,为广大考生和家长释疑解惑,遂愿中考。
要说起广州海珠区的教育,那就不得不谈广州市第五中学。1951年,广州市海珠区诞生了由市人民政府创办的第一所完全中学——广州市第五中学(简称“广州五中”)。近7年来,广州五中无论是育人理念、课程体系建设、课堂教学还是中考、高考成绩都呈现出惊人的“跨越式发展”,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不断提速,一路“狂飙”。在校长裘志坚看来,亮眼成绩的取得与广州五中实行的“成全教育”理念密不可分。今天我们就来走进五中校园,揭秘五中“跨越式发展”背后的制胜法宝。
成长在五中,遇见更好的自己
“我常说,学校就是一片茂密的森林,孩子们就像森林中的‘小猴子’,自由地摘取自己想要吃的果实。这些果实就是学校需要提供的丰富多彩的课程体系,让学生发掘自己的天赋,做到全面发展,特长突出,成全孩子的幸福人生。”裘志坚留意到,外界有的人说“五中是一所足球学校”,有的人说“五中是科技特色校”,还有人说“五中是美术特色学校”,裘志坚笑道,其实这些说法都仅是五中的一部分,学校的发展理念就是“全面发展”。正是由于五中的“百花齐放”,她的特色才无法一言蔽之。而学校基于“成全教育”理念精心打造的“科雅育人”校本课程体系正是五中打开全面发展之门、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钥匙。
据了解,学校开发了基于提升高中生核心素养的系列校本特色课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人文情怀,用多种学习方式,帮助每一位学生找到令自己卓越的领域,促进每一位学生充分而自由地发展。学校先后建立了科技、书法、美术、音乐、体育(足球)等特色教育基地,成为广州市首批重点立项的五所特色课程学校之一。“具体到关于科技素养这块,我们开展了包括机器人、航模、人工智能等18门课程供学生选择,人文素养方面也相应开展了16门的课程,供学生积极选择,二者相配,学校就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育人体系。”裘志坚介绍道。
2019年3月,经教育部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和广州市教育局评审,广州五中被认定为海珠区唯一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实验学校”。“围绕着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我们在课程开发上采用了普及和提高相结合的策略。“说起学校的课程建设,裘志坚校长“如数家珍”:“我们的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三年来利用了外部资源和本校资源相结合,利用寒假、暑假、周末这种时间进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比如化学竞赛,我们与中山大学化学学院合作,生物竞赛是跟华南师范大学生物学院合作。”今年,广州五中还收到了一个好消息:中山大学的国家级实验室——“超算中心”准备在琶洲设一个分中心,并以五中作为该中心的学科承接基地。“所以暑假开始我们就会开展奥信方面的辅导。”裘志坚校长进一步规划道。
不少从“科雅育人”中浸润而出的学子最终找到了自己人生“起飞”的道路。2022年高考美术术科成绩全省第一花落五中,6名学子被中央美术学院、中国传媒大学、中央戏剧学院、北京电影学院录取;一名物理类高考生以广东省排位19名的好成绩被清华大学录取。刚结束的“广一模”上高投线同比增加35人,文理各有2名学生进入广州前100名,1名学生进入前30名。
回顾71年的办学历史,五中已经走过了一段波澜壮阔的历程,迈上了新的台阶。但谈及未来,裘志坚依然保持着永不止步的激情。“我们对未来有满满的设想,希望打造一个不断丰富的学校课程体系,让更多的孩子能够在五中找到自己卓越的领域。”裘志坚如是说。
学在五中,课堂从不止于教室
教育的主阵地在于学校,在于每一节课堂。裘志坚表示,学校七年来课堂教学的重点,就是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评”。紧抓新课标改革的机遇,广州五中把“深度教学”引入了课堂,具体表现为老师们深刻了解每堂课的质量标准,把教学内容转化成评价任务,一堂课下来,多少学生达标,多少学生还没达到,教师需要以此结果进一步评估课堂任务是否完成。为了进一步落实深度教学,近年,五中在教学手段上引入了“智慧课堂”,每一名同学都配备一台智慧平板,课堂上学生掌握情况如何通过数据反馈教师即可一目了然,随即即可展开个性化的分层教学,为课堂“减负提质增效”。
课堂从来不止在学校,更在于校外广阔的天地。4月2日,广州市第五中学高中部30名高一年级学生走进广州生物岛实验室,动手体验数字微流控系统的芯片制作。制作过程中,学生们将平日课堂里所学的基础知识也一并运用到动手实践中,探索科技的奥妙。像这样走出校园的“硬核”体验式课程,是广州五中全学科项目式学习中的一块重要拼图:学生时而化身“植物猎人”前往海珠湿地公园实地观察湿地生态与植物;时而成为“少年工程师”运用数学知识丈量珠江堤;抑或追随“非遗传承人”的脚步,来到陈李济中药博物馆了解中药匠心精神与智慧……多学科融合的综合性学习不仅让五中学子拥有更广阔的视野,也能在学习中切身感受身边的美好,与祖国前沿科技发展同频共振。
在多年的一线教育生涯中,裘志坚多次赴国外学习考察,外国学校的图书馆建设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认为,学校应该建在图书馆当中”。秉承这一理念,广州五中打造了“科·雅·悦天地”——一个集人文、科技、美学、休闲于一体的多功能校园高品质阅读空间,这里也成为了五中学子们最常“打卡”的学习地点。除提供传统的书刊借阅服务外,“科·雅·悦天地”还提供互动开放式多功能和协作学习环境,特设自助化借阅区、休闲阅览区、项目研讨区、电子阅览区、教工书吧等区域。这里不仅是图书馆,更是一个社交中心、主题学习中心,经常有学生在此讨论小组作业、畅谈所见所闻;更有老师自制咖啡一杯,在书香与咖啡香气中备课、观景。裘志坚向记者透露了自己的设想:“图书馆应该是学校最亮的地方,也是学生们最愿意去的地方,这个目标我们已经达到了。下一步,我们还会以更加开放的理念,把阅读空间拓展到整个校园。”
聚焦2023年广州中考
五中金碧校区今年扩招约百人
■本期嘉宾:
广州市第五中学校长 裘志坚
作为广东省优质基础教育集团培育对象,广州市第五中学进一步整合集团资源优势,把海珠区金碧花园配套学校纳为五中的“金碧校区”,在2022年秋季开始招收高一新生。据介绍,金碧校区占地约2.7万平方米,与校本部属于同一所学校的两个校区,全部由五中教师任教,统一备课,统一考试评价。新校区第一年招生在统招第三批次中最低投档线为670分,可见一“亮相”便广受家长和考生关注。
新快报:广州五中金碧校区今年的招生计划是否有所调整?
裘志坚:广州五中集团的办学受到老百姓认可,海珠区政府准备扩大五中的品牌效应,金碧校区去年招生的6个班288人,今年要扩招到8个班约400人,具体计划还要等市教育局的批准。
另外,金碧校区今年的名额分配批次执行的是两年五中的分数一年金碧校区的分数加起来除以3再减20分,也就是658分(比2022年高56分),估计会有约半数指标流标后回流到第三批次,想考五中金碧校区的考生,今年的机会将大大增加。
新快报:五中金碧校区已经迎来了第一批高中学生,能否请您介绍一下目前办学情况如何?
裘志坚:五中金碧校区不是一个独立的学校,而是五中的一个分校区,相当于天河执信和花都广雅的办学性质。金碧校区交通便利,环境幽静,而且实行全员住宿制,没有干扰,是读书的好地方。我们发现学生非常喜欢校园,而老师也全部是我们五中的老师,都十分有拼劲。事实证明,一年不到的时间,我们金碧校区发展得非常好,甚至超过了校本部的提升幅度。我们去年期末考试的第一名就是来自金碧校区的同学。今年我们也欢迎考生和家长们多关注金碧校区。
新快报:中考志愿填报时间临近,相信有不少考生已经把五中金碧校区作为自己的“目标校区”,请您为学子们提供一些志愿填报建议。
裘志坚:今年由于金碧校区扩招100人,加上名额分配分数线比去年高56分,第三批录取名额将超过280人(是去年的2倍),预估录取分数线在二段线下20分左右,640分的考生可以大胆报考金碧校区。对于成绩在第一梯度投档线上的同学,可以第一志愿报五中本部,把金碧校区放在第二志愿作为兜底,形成梯度。但如果分数不能上第一梯度投档线,则应把金碧校区填第一志愿较为稳妥。
据我所知,今年家长们普遍比较求稳,由于今年中考试题的难度等很多因素都是不确定的,因此我也提醒家长和考生们在填报志愿时要注意把这些“变数”考虑进去,合理填报志愿。
■策划:林波 刘浩 王娟
■执行:马丽岩 郭莉 苗壮志
■采写:新快报记者 邓善雯
举报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