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科技

WTO:全球贸易展望和统计报告(2023年4月)

199IT

关注

世贸组织经济学家在45日的一份新预测中说,尽管自去年秋天以来国内生产总值的预测略有提升,但2023年的全球贸易增长预计仍不理想。

受俄乌冲突、高通胀、紧缩的货币政策和金融市场不确定性的影响,今年世界商品贸易量预计将增长1.7%,此前2022年增长2.7%增幅小于预期,被第四季度的大幅下滑所拉低。

世贸组织在新的《全球贸易展望和统计》报告中提出了贸易预测,估计2023年全球实际GDP增长率为2.4%。对贸易和出口增长的预测都低于过去12年的平均水平,分别为2.6%2.7%

世贸组织总干事恩戈齐奥孔乔伊维拉说:贸易仍然是全球经济中的韧性力量,但在2023年,它仍将受到来自外部因素的压力。这使得各国政府避免贸易分裂和避免引入贸易障碍变得更加重要。正如世贸组织成员在去年6月第十二届部长级会议上所做的那样,投资于贸易方面的多边合作,将长期支持经济增长和人民的生活水平。

2022年世界贸易额增长2.7%,低于世贸组织10月份预测的3.5%因为第四季度环比下降幅度大于预期,拉低了该年的增长。有几个因素导致了这一下滑,包括全球商品价格上涨和应对通货膨胀的货币政策收紧等。

值得注意的是,去年的贸易增长与世贸组织20223月关于俄乌冲突初步报告中的2.4%3.0%的基线情景相符,并且远远高于更悲观的情景——即随着各国开始分裂成相互竞争的经济集团,贸易将仅增长0.5%。在这种情况下,国际市场仍然广泛开放。世贸组织上个月发布的一份后续研究报告记录了脆弱经济体如何通过寻找替代产品和供应商来弥补因战争而中断的基本食品供应。

同时,2023年贸易增长的1.7%的预测,比去年101.0%的估计有所提高。

世贸组织首席经济学家Ralph Ossa说:新冠疫情的影响挥之不去,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加剧,是影响2022年贸易和出口的主要因素,2023年也可能如此。发达经济体的加息也暴露了银行系统的弱点,如果不加以控制,可能导致更广泛的金融不稳定。政府和监管机构需要在未来几个月对这些和其它的金融风险保持警惕。

展望2024年,随着国内生产总值回升到2.6%,贸易增长可能将反弹到3.2%,但由于存在大量的下行风险,包括地缘政治紧张局势、粮食供应冲击,以及货币紧缩可能带来的不可预见的后果,这一预测比平时更加不确定。

【政策与基本面双轮驱动 中国资产吸引国际资本增配】近期,国际资本圈掀起一轮增配中国资产的热潮。数据显示,主权财富基金、海外散户、家族办公室等各类国际资本正通过多种渠道加速配置中国股票。7月发布的《景顺全球主权资产管理研究》显示,近60%的主权财富基金将中国列为优先投资市场;根据成交额计算,中国股市已成韩国股民第二大海外投资目的地;瑞银最新调查显示,全球19%的家族办公室计划增配中国资产;7月,5只海外上市的中国ETF单月“吸金”合计超20亿美元,4只A股标的境外投资者持有比例超过24%……多位受访外资人士认为,政策面和基本面改善,是国际资本增配中国资产的主要原因之一。(上证报)

【贷款贴息政策惠企利民 多家银行快速响应】近日,记者从业内获悉,多家银行火速落实个人消费贷款“贴息政策”,多措并举激发消费潜能、提升市场活力。银行落实贴息政策,银行业人士认为:有利于降低居民消费信贷成本,提高居民消费意愿和能力;有利于降低消费领域经营主体的融资成本,鼓励经营主体提供更多优质产品和服务。接下来,应设计贴息贷款产品,精准对接个人消费和服务业经营主体资金需求,并加强风险管控,确保资金合规使用。(上证报)

【今年上海至少建成5个大型算力中心】在AI大模型席卷全球的时代,“算力就是生产力”已成为全行业共识。近日,上海市通信管理局发出通知,拟组织开展“算力浦江”2025年算力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专项行动,以算力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推动上海信息通信业和人工智能(AI)双向赋能,助力打造世界级人工智能产业集群。通知称,上海将加快在建算力中心建设,至2025年底,本年度新建成的大型以上算力中心不少于5个,全市算力中心智算规模争取达到100 EFLOPS(FP16)以上。同时,上海将加速推进算力互联互通。(上证报)

【政策与基本面双轮驱动 中国资产吸引国际资本增配】近期,国际资本圈掀起一轮增配中国资产的热潮。数据显示,主权财富基金、海外散户、家族办公室等各类国际资本正通过多种渠道加速配置中国股票。7月发布的《景顺全球主权资产管理研究》显示,近60%的主权财富基金将中国列为优先投资市场;根据成交额计算,中国股市已成韩国股民第二大海外投资目的地;瑞银最新调查显示,全球19%的家族办公室计划增配中国资产;7月,5只海外上市的中国ETF单月“吸金”合计超20亿美元,4只A股标的境外投资者持有比例超过24%……多位受访外资人士认为,政策面和基本面改善,是国际资本增配中国资产的主要原因之一。(上证报)

【贷款贴息政策惠企利民 多家银行快速响应】近日,记者从业内获悉,多家银行火速落实个人消费贷款“贴息政策”,多措并举激发消费潜能、提升市场活力。银行落实贴息政策,银行业人士认为:有利于降低居民消费信贷成本,提高居民消费意愿和能力;有利于降低消费领域经营主体的融资成本,鼓励经营主体提供更多优质产品和服务。接下来,应设计贴息贷款产品,精准对接个人消费和服务业经营主体资金需求,并加强风险管控,确保资金合规使用。(上证报)

请输入评论内容

举报成功

举报

请您选择举报的原因

说说你的看法

意见/建议 反馈入口
  • TOKEN
  • 标题/昵称
  • 反馈内容

已反馈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