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科技

学历成了“孔乙己的长衫” 年轻人在抱怨什么?

重庆商报

关注

“学历不但是敲门砖,也是我下不来的高台,更是孔乙己脱不下的长衫。”最近,这样一段文字登上热搜。在鲁迅笔下,孔乙己因为囊中羞涩买不起酒肴、心高气傲脱不下长衫,成了一个穿长衫而站着喝酒的人。

这反映了很多人在就业过程中出现“期望匹配不上现实”的困境。话题讨论者大都是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年轻人,处于在校、求职或工作的状态,刚毕业时意气风发,但因为行业逐渐饱和,他们经历了激烈竞争、疯狂“内卷”,最后发现工作条件与预期相差甚远,陷入“精神内耗”。

“孔乙己文学”背后是一些年轻人的焦虑无奈,以及最初迈入社会的迷茫和无措。一边趋于追求“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优越感,一边又不甘于接受工作的残酷打击,他们感到进退两难,不安于现状,却又无法改变现状。

青年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我们需要认识到教育和就业中存在的问题,给予年轻人更多理解和关怀。

尊重人才并做到人尽其才。高校不仅要让学生走出象牙塔,设置就业指导课程、加强与企业间的专业对口人才输送,提高毕业生的工作适配感,同时也要关注人才收入待遇、健全人才培养机制。

另一边,职业教育的认可度需要增强。政府部门要更加重视技术技能人才对社会发展的不可或缺,改变家长对职业教育“发展渠道窄”“相关待遇低”的认知偏见,做好“普职分流”,提升专业人才在招聘、落户、职称评审等方面的待遇水平,为技能人才成长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让人觉得十年寒窗金榜题名是种成就,“把地瓜烤得又香又甜”同样值得骄傲。

作为年轻人,我们更要摆平心态,平等看待每份职业。早前在网络引起热议的北大博士当城管、高校毕业生送外卖等话题,许多人感叹“大材小用、身段掉价”,认为高学历不该去做基层工作,这其实是在戴着有色眼镜给不同职业划分高低贵贱,无视了当事人的个人选择。

我们应该认识到,发挥自身价值比工作的城市、岗位和头衔更加意义深远。比如近期有不少高校毕业生回到家乡开民宿、经营农场、直播带货,用自己的专业特长助力乡村振兴。这种冲破学历崇拜陈旧观念的做法,更有利于形成开放包容的就业环境。脱下“长衫”并不意味着低人一等,而是对自己前进方向的重新审视。

据上观新闻

【迅安科技:2025年前三季度净利润3102.72万元,同比下降29.41%】迅安科技公告,2025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1.41亿元,同比下降16.70%。净利润3102.72万元,同比下降29.41%。

【宁波远洋:第三季度净利润为1.55亿元,同比增长21.15%】宁波远洋公告,第三季度营收为15.81亿元,同比增长19.23%;净利润为1.55亿元,同比增长21.15%。前三季度营收为45.09亿元,同比增长19.64%;净利润为5.33亿元,同比增长31.61%。

【绿色动力:第三季度净利润为2.49亿元,同比增长24.24%】绿色动力公告,第三季度营收为8.98亿元,同比增长1.64%;净利润为2.49亿元,同比增长24.24%。前三季度营收为25.82亿元,同比增长1.49%;净利润为6.26亿元,同比增长24.39%。

【迅安科技:2025年前三季度净利润3102.72万元,同比下降29.41%】迅安科技公告,2025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1.41亿元,同比下降16.70%。净利润3102.72万元,同比下降29.41%。

【宁波远洋:第三季度净利润为1.55亿元,同比增长21.15%】宁波远洋公告,第三季度营收为15.81亿元,同比增长19.23%;净利润为1.55亿元,同比增长21.15%。前三季度营收为45.09亿元,同比增长19.64%;净利润为5.33亿元,同比增长31.61%。

请输入评论内容

举报成功

举报

请您选择举报的原因

说说你的看法

意见/建议 反馈入口
  • TOKEN
  • 标题/昵称
  • 反馈内容

已反馈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