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科技

红星观察丨从去年经济数据看今年经济发展新动力!专家预测:GDP增速将回到5%左右

红星新闻

关注

1月17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2022全年经济数据。综合来看,2022年国民经济顶住压力再上新台阶。数据显示,去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超120万亿元,比上年增长3.0%,未实现年初给定的5.5%的增速目标。

如何看待去年全年GDP增速3.0%这一数字背后的经济规律?随着正常生活秩序的回归,新的一年我国经济上行动力何来?就此,多位接受红星新闻记者采访的专家表示,新的一年我国经济将在二季度有明显回升,全年经济上行是必然的。也有专家预测,今年我国GDP增速将回到5%左右。

解读GDP增速3.0%背后原因:

我国不会为实现5.5%的数字增长,就忽略经济规律搞“大水漫灌”

据初步核算,2022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超120万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3.0%。按照2022年3月5日发布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的要求,2022年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5%左右。这是否意味着,我国的经济增长遇到了长期阻力?

对此,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创始院长贾康回应红星新闻记者:“类似这样与目标经济增速落差较大的情况,在历史上确实比较罕见。”贾康指出,从历史上看,除了2020年未设定具体的经济增长目标,其余各个年份基本达成或超出了当年的经济增速目标。

那么,增速3.0%的背后,是否能说明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趋势不再?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经济政策委员会副主任徐洪才给出了否定的回答。“GDP的确是经济发展的晴雨表,但衡量一个国家的综合发展,不能只以GDP论英雄。”

徐洪才解释,在全球经济下行趋势下,我国保持3.0%的增速已是良好成绩。另一方面,除了GDP我们还应该看到,随着疫情防控政策的优化,当前经济已有明显恢复势头,无论是就业、消费、工业产值等都有了显著上升。因此,认为增速未达预期目标就是经济向好趋势不再的说法,有失偏颇。

对于去年全年GDP增长3%的结果,贾康也并不感到意外,他告诉红星新闻记者,这与国内经济学家的预测指数基本稳合。贾康解释称,早在去年二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发布后,就已经能够预测到经济增速已明显放缓。“(去年)二季度经济明显放缓,主要原因还是受到严重的疫情冲击。”贾康称,尤其在一季度末到二季度期间,上海、广州等多个大中型城市在疫情防控之下,生产生活受到影响,随之而来的就是较大幅度的国内经济增速下降。

尽管去年二季度经济放缓明显,贾康表示,彼时中央并未立刻采取超强经济刺激措施,也未发行特别国债。“这是因为相比于追求GDP数字高速的增长,我们更看重经济长期的稳定向好,所以坚决杜绝大水漫灌的方式,用稳健的货币政策和金融措施稳住经济大盘,而非只要求达成一个目标增速,或单纯追求数字上的成功。”

事实上,2022年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多次强调,要推行稳健的货币政策。人民银行副行长宣昌能也在2022年金融统计数据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在总量上确保社会总需求得到有力支撑,但也要合理适度,不搞“大水漫灌”,平衡好稳增长、稳就业和稳物价的关系。

结果也证明了稳健政策的合理性。国家统计局局长康义在1月17日举行的国新办发布会上称,去年二季度前期,受一些超预期因素的冲击,国民经济一度出现下滑,党中央、国务院及时出台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力促经济顶住压力企稳回升。从结果来看,2022年我国经济总量破120万亿元,稳居世界第二,也是继2020年、2021年连续突破100万亿元、110万亿元之后,又跃上新的台阶。

对于去年GDP增长3.0%的结果,贾康认为,相比于国际主要经济体,我国的表现已然较为坚挺。如美国预计的去年经济增速为2%左右,且目前刚走完升息抑制通胀的轨道;欧盟和日本则还要低于美国的经济增长预期。在贾康看来,和国际主要经济体相比,我国保持3.0%的增速已然来之不易。

去年我国CPI为何仅温和上涨?

“中游产业对上游通胀吸收能力强势,今年输入性通胀压力仍在”

1月17日举行的国新办发布会上通报称,去年全年居民消费价格(CPI)比上年上涨2.0%。分类别看,其中食品烟酒价格和交通通信价格上涨速度较快,分别上涨了2.4%和5.2%。

而在食品烟酒价格中,猪肉价格下降6.8%,粮食价格上涨2.8%,鲜菜价格上涨2.8%,鲜果价格上涨12.9%。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后的核心CPI上涨0.9%。去年12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1.8%,环比持平。

对于上述数据,康义认为:“在全球粮食和能源价格大幅上涨、输入性通胀压力较大的情况下,我国价格形势保持平稳,与欧美等主要经济体的高通胀形成了鲜明对比。”

“从经济规律来看,CPI增长2%,是处于合理区间、人们可接受的上涨水平。”贾康解释称,一般而言,CPI增长在4%以内,均处于浮动的合理区间。

在贾康看来,去年的通胀压力是延续2021年下半年的通胀趋势,尤其是俄乌冲突导致的国际能源价格大幅上扬,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国内尤其是能源产品的价格上浮。

但贾康也指出:“在上游出现输入性通胀压力的背景下,我国中游对通胀的吸收能力较为强势,到最终消费的末端,通胀压力已被明显稀释。”他解释称,在2022年经济下行压力之下,老百姓储蓄意愿增强,国内市场需求出现收缩,致使上游供给一方的涨价因素和实际需求收缩形成对冲,由此不得不倒逼中游产业吸收来自上游的涨价压力。

这一套体系在贾康看来,也体现出我国经济具备的较强韧性,才足够吸收外部通胀压力。但与此同时,贾康也表示:“通胀绝不仅仅只是货币现象,它也是结构因素造成的问题,而优化结构才是冲抵通胀的关键所在。”

所谓优化结构,贾康认为,去年在应对猪周期价格上涨上,我国已经实现了一次成功探索。

红星新闻记者梳理发现,尽管去年猪肉价格下降了6.8%,但全年猪肉价格却坐上了“过山车”。上半年生猪价格低位运行期间,国家发改委连续13批次收储中央猪肉提振市场信心;到下半年猪肉价格飙升,发改委又连续7批次向市场投放中央储备猪肉。“我们不再只用增发货币的形式来应对通胀,而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用调整优化结构的方式,来消除猪肉价格上涨带动的物价上涨压力。”在贾康看来,这也是抵御通胀更为可取且更长远的方式。

新的一年,物价是否还会有进一步上涨的预期?在贾康看来,一方面俄乌冲突仍在持续,外部不确定因素加剧,输入性通胀压力依旧存在;另一方面,随着2023年经济复苏,居民消费提振,物价上涨的可能性也会增加。因此,中央仍需加紧观测,保持物价上涨处于合理区间。

2023年经济增长新动能何在?

“二季度将明显回暖,全年经济上行是必然,提振内需是经济发展重心”

在贾康看来,疫情防控政策优化调整后,2023年经济将有明显回升。“各个地区先后平稳度过政策大调整后,近期经济明显提升将会是必然的趋势。”

贾康预测,随着各类稳经济措施的先后落地,到今年二季度我国经济将出现明显回暖。“相比于去年同期,今年二季度的数据将会有更好的表现。”同时,随着今年二季度经济回升,国内经济预期将进一步向好,消费信心也会逐渐恢复,营商环境也会持续提高,到三、四季度整个经济上行的概率也会稳步提升。

对此,徐洪才也提出:“新的一年我国经济将有显著提升,总体就是世界经济下行,国内经济上升是必然出现的局势。”他表示,欧美日等主要经济体当前的经济表现仍处在疲软状态,相比之下,中国经济生活秩序正逐步回归正轨,潜在的经济增长动力也将得到释放,这将会为今年的经济上行提供显著动能。

徐洪才认为,二季度尤其是4月,我国经济将会迎来显著回暖,“尤其是旅游业、餐饮业、交通运输业,将在经济恢复中发挥显著优势。”在他看来,我国今年GDP增速有望达到5%上下。

在稳经济上,新的一年该如何布局?徐洪才认为,新一年经济发展的重心,应该集中在提振内需上,尤其是房地产的投资与消费。

就扩大内需而言,徐洪才认为,随着正常生活秩序的回归,加上经济的复苏,中国作为14亿人口大国,国内消费的提振也会是必然趋势。因此,他认为,新一年在各项刺激消费的政策下,加之人们就业趋稳、收入增加,消费复苏会逐步到来,而消费自然也会带动投资的升级。

消费回升的过程中,是否会出现新的经济风口?徐洪才认为,诸如旅游等享受型消费产业,会成为今年的新动能。根据官方公布的数据也可看出,2022年全国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比上年提高2.7%。升级类消费需求在持续释放。“人们收入增加了,购物的需求也会增加,衣食住行中满足提升生活水平的消费,会是接下来的新风口。”

此外,在徐洪才看来:“今年房地产投资如果能实现正增长,那么对经济的恢复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一旦房地产市场恢复,对于扩大就业、进一步拉动消费都将起到积极作用。

红星新闻记者 杨雨奇 吴阳

责编 任志江 编辑 何先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