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科技

打开正确的博物馆教育方式

晶报

关注

张经纬

上海博物馆副研究馆员

人类学家

博物馆永远是一个触发思考、激发思路灵感的好地方。上一篇中(8月15日晶报2版《一流博物馆要向读者传递什么信息》)我已经谈到从博物馆的角度,如何让观众能够更好理解展览思路、陈列主题。毕竟,博物馆的第一要务是要让观众看懂博物馆的陈列,而不是满足于自身“炫富”的追求。那么这一次我就要换一个角度,从观众教育的角度出发,探讨如何更好地完善参观博物馆的体验。

让孩子看懂博物馆

我在博物馆工作多年,从田野调查亲身实践得到的经验是:一家优秀的博物馆除了满足普通成年观众对古代世界的期待外,更需要让孩子们了解博物馆里的每一件文物。因为我们建造博物馆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记录过去,更重要的是面向未来。而每一个前往博物馆的孩子,就承载了社会的未来、城市的明天。只有让他们看懂文物,热爱文物,才是博物馆教育最核心的意义。

铁打的博物馆,流水的观众,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的观众也变得更加年轻化。让每一个年轻观众都能在博物馆里有所收获,就是这个时代给我们博物馆工作者提出的最重要的任务。因此,虽然我已经在不同场合、在许多平台讨论过同样的问题,但是我认为今天仍然有必要系统地谈一谈:怎样让孩子更好地看懂博物馆。

为了更容易理解这个问题的源头和破解方案,请允许我以一场博物馆里的“窃听风云”作为解谜的切入口。最近我在观看“宅兹中国”河南考古大展时,分别关注到两位家长与孩子之间的交流,他们各自展开的文物教育,或许对我们博物馆界有所启发。

在我刚进展厅时,就看到第一位家长在某件铜鼎面前,让他的孩子背诵“战国七雄、春秋五霸”。然后,等孩子好不容易背到某个国家,比如背到楚国的时候,家长就突然喝断了孩子,开始给他介绍楚国铜鼎的特点。我看着孩子眼泪汪汪的双眼,不知所措的表情,心中生出无限的怜爱,非常同情这位小朋友。

我在博物馆工作多年,这样的事情遇到许多次,每次看到这样热衷于拔苗助长的家长,我都不知该说什么好。好在,也有不一样的家长。在一个青铜编钟展柜前,我遇到了第二位家长和他们家的小朋友。“你还记得叶公好龙的传说吗?”这位家长正跟孩子闲聊。我也很好奇文物与叶公好龙这个成语到底存在什么联系,于是在好奇心驱使下往前凑上了一步,继续偷听他们的对话。

当这个孩子用稚嫩的声音,认真说完叶公好龙的成语故事后,家长才慢悠悠地指着展柜里的青铜编钟耐心说道,“这个编钟就来自河南的叶县。叶县就是‘叶公好龙’里叶公的老家。”随着这位父亲把话题从叶公转向编钟, 孩子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我也心满意足地结束了这段“窃听”。

显然,这两位家长代表了两种不同的教育方式,这两种对待文物对待博物馆的方式,不仅对孩子的成长有着不同的教育意义,而且对我们博物馆在调整面向公众的教育策略上也有非常针对性的启发。

两种不同的教育方式

别的不说,这两位家长的教育方式高下立判,第一位家长只是机械复述了“春秋五霸战国七雄”这些知识点,然后生硬地灌输给了孩子。而第二位家长确实值得一朵小红花。他不但对自己的孩子循循善诱,有着充分的耐心,而且他的知识储备和随机应变能力也值得我们称赞。

回到我们的博物馆世界,事实上,也存在这样两种天然对立的教育方式。第一种显然就是最常见的填鸭灌输式。当我们把所有知识点都机械地摆放在观众面前,像历史课本一样划出重点,记忆背诵,不难想象这会给观众留下怎样的体验。第二种教育方式,如同第二位家长所为,我们不敢保证这样就是百分百正确的方式,但至少说明,他把眼前的文物与生活中常见的知识体系有机地结合在了一起。这提示我们,如果博物馆策展人能找到古代文物与日常生活之间更丰富的联系,巧妙地将展品与日常衔接起来,或许就能营造出更具亲和力的博物馆体验氛围。

博物馆还能做什么

除此之外,我们的博物馆还能做些什么呢?一方面,我们可以完善具体展陈的生活纽带,使每个参观者都感受到文物的亲切一面。的确,有许多博物馆已经开设了面向青少年的文博课程。但另一方面,博物馆也无法完全取代家长在儿童参与博物馆教育时的作用。毕竟家长可是孩子的人生第一位导师。那么,如果我们的博物馆在瞄准小朋友开设各种课程的同时,顺便也利用亲子课程培养一下家长,让更多的家长看懂博物馆,在博物馆里有所收获,就有可能涌现更多善于发掘“叶公好龙”的家长了。

最后,作个总结。现在每座城市里的博物馆都越盖越大,越盖越新,光楼层就有四五层之高;展览不说,空调也是冬暖夏凉。而我们的博物馆在硬件够硬的情况下,软件、细节还能再前进一步。我们不仅要做更多展览,还要做更多普通观众都愿意看、看得懂的展览。吸引每个家长与孩子在周末休息的时候多去几次博物馆,让他们在享受难能可贵的周末亲子时间的同时,也在博物馆里完成了知识上的大收获。我想这也是当今博物馆与现代生活紧密结合的一个最好的体现。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