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科技

嗜铬细胞瘤患者血压飙升命悬一线 长安医院专家团队妙手排“雷”

三秦都市报

关注

近日,长安医院泌尿外科联合普外科、心内科、麻醉科等科室,成功开展一例巨大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切除手术。据了解,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是手术禁区里的雷区,术中由于嗜铬细胞瘤释放的大量儿茶酚胺,导致血压急剧变化,手术风险大,对于手术团队来说是个极其艰难的挑战。

六旬患者血压持续不好 原来是肾脏内长了颗“不定时炸弹”

66岁的陈阿姨一年来血压总是控制不好,用过多种降压药也没有太大好转。尤其最近两个月,老是觉得腹部疼痛,烦躁不适。家人陪同她到医院做了全面体检,谁知一查竟然查出了大问题。影像检查发现她左侧腹膜后巨大占位,家人带她慕名找到长安医院泌尿外科主任王养民就诊,入院后诊断为左侧肾上腺巨大嗜铬细胞瘤、右侧肾上腺肿瘤。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是最危险的肿瘤之一,因为嗜铬细胞瘤能够释放大量的儿茶酚胺,儿茶酚胺与血液接触会引起血管收缩,造成人体血压瞬间升高,这种高血压就像一颗“不定时炸弹”,有的一次发作就可以造成严重的脑出血、心脏衰竭、心律失常或高血压危象等凶险并发症,所以确诊后应尽早进行手术治疗。

嗜铬细胞瘤手术被视作手术“禁区” 风险极大

然而嗜铬细胞瘤手术的复杂性和风险性极大,术中切除肿瘤时,会因大量儿茶酚胺的释放导致患者血压心率急剧升高,甚至飙升到300mmHg,而肿瘤切除后又因儿茶酚胺的迅速降低,血压能够降至40mmHg甚至更低,造成低血压和低血糖,血压犹如过山车般的一升一降,陷入循环紊乱中,瞬间把患者推向死神,被泌尿外科称为手术禁忌区。该患者情况又非常特殊,是一名语言和听力障碍患者,她也不会手语、也不认识字,医患沟通存在障碍,不利于医生细致深入了解患者病情变化。结合影像检查结果判断肿瘤体积较大,且有与脾脏周围脏器粘连可能,涉及到多器官脏器切除可能,综合评估患者手术以及麻醉风险极高,这场手术无论对于患者还是医生来说都是一场生死考验。

术中血压飙升危及生命 专家团队妙手排“雷”

为了做到万无一失,充分保障患者生命安全,泌尿外科、普外科、心内科、麻醉科、影像科等科室多次开展多学科讨论,会诊过程中各科室针对围手术期应注意事项以及相关并发症处理制定措施,制定了严密的手术方案和应急预案。经过充分的术前准备,在泌尿外科主任王养民团队、普外科主任刘宏斌团队、麻醉科主任张晓峰团队的多学科协作下,进行了全麻经腹肾上腺肿瘤切除术。由于肿瘤巨大,约为10cm×8cm,手术比预先设想的还要困难,稍有不慎就会出血及周围器官损伤。

经腹部切口开始分离肿瘤周围脏器时扪及肿瘤,患者动脉有创血压由120/80mmHg飙升至220/150mmHg,随时会有生命危险。危急时刻,麻醉科主任张晓峰及其团队精准处置,将血压调控于安全范围,以保障患者安全,使手术顺利进行。术中发现肿瘤与脾脏、胰腺、左侧肾脏等脏器粘连明显,分离难度极大,王养民主任、刘宏斌主任精细操作、默契配合,仔细轻微分离肿瘤,尽量减少对肿瘤的刺激,结扎血管、分离粘连,过程可谓步步惊心,在他们的高超技艺下瘤体被成功分离并切除。整个手术过程历时3个半小时,术后由于患者血压欠平稳,转重症医学科继续诊治。目前患者生命体征平稳,伤口愈合好,复查各项指标基本正常。

专家提醒:高血压持续控制不佳需警惕嗜铬细胞瘤

泌尿外科主任王养民介绍,嗜铬细胞瘤是一种肾上腺肿瘤,可见于任何年龄,多发生于40-50岁之间。常见的临床表现是高血压、阵发性高血压、持续性高血压、持续性高血压阵发性加剧,或表现为高血压与低血压相交替,头痛、心悸、气短、恶心、呕吐、阵发性苍白甚至出现休克、晕厥等。患者可因长期高血压导致严重的血管硬化等心、脑、肾损害,甚至可能因为血压在几秒钟内快速升高带来生命危险,所以存在极大风险。

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切除术的成功开展,不仅需要主刀医生高超的操作技巧和丰富的经验,更要有应对各种风险的紧急处理经验,同时也考验麻醉科团队的实力、围术期各个相关科室的密切配合。此例手术的成功开展,不仅标志着医院泌尿外科超高难度手术开展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也彰显了医院专家团队的“高精尖”技术力量。

近年来,长安医院持续引进业内知名专家、高端医疗人才,打造特色学科建设。多名知名专家加盟医院,担任学科带头人。泌尿外科相继开展前列腺癌、膀胱癌根治术、肾癌癌栓手术、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切除术;普外科相继开展胃癌根治术、肝脏破裂修补术、腹腔脓毒症诊治;消化内科相继开展ERCP经内镜胰胆管造影术、经皮内镜引导下胃造口术;骨科相继开展脊柱侧弯畸形矫正术、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骨质疏松椎体骨质微创手术等。这些超高难度手术的开展,代表着医院专家团队力量、学科建设发展、疑难危重病例诊治都跃升到一个新的台阶,为群众健康护航提供了坚实有力的保障。 唐婷 卫杰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