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科技

长3米,中国最大早三叠世鱼龙重现天日

新浪科技综合

关注
听新闻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科学学院副教授韩凤禄与合作者近日报道了一具来自中国广西百色市隆林县者保地区的早三叠世鱼龙类化石。这个世界范围内的全新属种被命名为“粗壮百色鱼龙”。该鱼龙长达3米、外形憨萌,具有更强的游泳能力,是目前中国发现最大的早三叠世鱼龙类化石,该研究成果近日发表于生物和医学领域开放获取期刊PeerJ。

2017年,贵州省地质调查院在广西隆林的野外区域调查中发现了疑似脊椎动物的椎体和肋骨。经邀请,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地球生物学系的江海水、韩凤禄以及陈龑前往考察发掘,进一步确认为脊椎动物的椎体和肋骨化石。

研究团队利用电锯等发掘工具将含有化石的围岩一并取回,并在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地质调查中心进行了历时3个月的修复。研究表明,该化石主要包含了躯干的前半部分,包括前部背椎(椎体和椎弓)、肋骨、腹膜肋和一块肢骨。化石发现于海相地层中,且具有双凹型椎体等海生爬行动物的典型特征。但由于化石未保存头骨和大部分肢骨等关键部位的特征,给鉴定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经过多方对比研究,他们最终识别出了一些关键特征,如肋骨比较纤细且在近端不加厚,腹膜肋中部具有长而细的突起。“这件标本虽然保存不完整,但具有鱼龙类所独有的一些特征,不同于鳍龙类等其他海生爬行动物。”韩凤禄对《中国科学报》说。

据悉,鱼龙是繁盛于三叠纪和侏罗纪的海生爬行动物,最早出现在约2.5亿年前,在9000万年前灭绝,大约与恐龙生活在同一时期。它们高度特化,具有流线型、类似鱼类的身体外形以及大的眼睛和强有力的尾鳍。

鱼龙可能是从陆生爬行动物演化而来,但是关于它们的起源和早期演化至今仍然是未解之谜。目前发现的鱼龙最早出现在早三叠世,在日本、加拿大、北欧和中国湖北、安徽等地有过正式报道,多为长度不超过1.5米的小型个体,其化石材料和分布范围都较为有限。

中国此前发现的早三叠世鱼龙类主要以巢湖龙为代表,这些早期鱼龙类都是小型的,多数都在1米以下,分布地域性较强的动物,其游泳和迁徙能力被认为较弱。

此次发现的标本体型较大,据估测全长可达3米,远大于此前国内发现的早三叠世鱼龙。同时,该标本保存的一块肢骨(鉴定为桡骨)长而粗壮,且形态十分规整,各个方向上都具有较高的对称性,近端关节面略微凸出,远端具有2个大小相近的平整关节面,复原后的外表与现代的海豚相近。

近几十年内,中国的早三叠世鱼龙类化石只在安徽和湖北省发现过。百色鱼龙是早三叠世鱼龙类化石在广西的首次发现,拓宽了国内早三叠世鱼龙类的地理分布,也增加了早三叠世鱼龙类的形态多样性。

“相比其他早期鱼龙类,百色鱼龙有着更长的、更强壮的前肢骨,这暗示了百色鱼龙可能具有更强的游泳能力,或许可以在古特提斯洋中进行较长距离的远洋活动和迁徙,同时百色鱼龙也是中国体型最大的早三叠世鱼龙,可能在当时的海洋中扮演了一种高级掠食者的角色。”韩凤禄表示。

相关论文信息:

https://doi.org/10.7717/peerj.13209

来源:中国科学报

哈马斯官员称该组织拒绝交出武器,拒绝就武器问题进行任何谈判。

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04月17日03时21分在西藏那曲市尼玛县(北纬34.07度,东经86.45度)发生3.9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

【泽连斯基称乌美矿产协议谈判相关法律事宜已基本敲定】当地时间4月16日,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在其晚间例行视频讲话中表示,当天乌第一副总理兼经济部长斯维里登科汇报了有关矿产协议谈判相关情况,乌克兰政府团队与美方就经济伙伴关系协议的合作取得了良好成果,相关法律事宜已基本敲定。当天稍早前,乌克兰第一副总理兼经济部长斯维里登科在其官方社交平台上通报称,乌克兰和美国的技术团队就矿产协议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取得了重大进展。她表示,双方在设立乌克兰重建投资基金等方面迈出了积极的一步。她同时表示,双方团队还将就协议中的具体要点开展工作。斯维里登科表示,该协议需经乌克兰最高拉达(议会)批准。

哈马斯官员称该组织拒绝交出武器,拒绝就武器问题进行任何谈判。

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04月17日03时21分在西藏那曲市尼玛县(北纬34.07度,东经86.45度)发生3.9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

热门评论点击查看更多

快来新闻客户端参与评论获金币兑礼品吧!

抢沙发
好的评论会让人崇拜
查看3条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举报成功

举报

请您选择举报的原因

说说你的看法

打开APP
意见/建议 反馈入口
  • TOKEN
  • 标题/昵称
  • 反馈内容

已反馈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