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科技

是谁养活了中国的“母系社会”?

新浪科技综合

关注

文章转载自“中国国家地理BOOK

宛似崇峦镶碧玉,不粘人世一尘埃。

在中国的大好河山中,有三个“水系大宝贝”:一个住在北边,两个住在南边。

它们是一个赛一个的“光摇碧落通银汉”,一个胜一个的“观涛恍识水晶莹”

欢迎来到中国“水柔情”频道,今天来见识一下中国最深的三大淡水湖泊,最后一个竟然孕育出了“女儿国”?!

“轰”出来的天

你能想象吗,一个巨大深水湖,居然诞生于一场“滔天火海”?

长白山天池,是长白山火山喷发留下的最壮观的景色。 

据《长白山江冈志略》记载:“天池在长白山巅的中心点,群峰环抱,离地高约20余里,故名为天池。”

长白山天池又称白头山天池,坐落在吉林省东南部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内,天池南北长约4400米,东西宽约3370米。

“天池”顾名思义,一个是够高,坐落在海拔2189.1米的高度,比新疆的天山天池还要高出200多米;一个是够深,最深处竟有373米,储水量更是高达20亿吨(相当于15个西湖),所以长白山天池是中国最高、最深的湖泊。

作为天池,并不是真的从天而来,是“浴火而生”。

处在东亚大陆边缘的长白山经过了2亿多年的地壳变迁活动,形成了一系列山间盆地,本来有望成为平原,却因新生代喜马拉雅造山运动的火山间歇性喷发,地壳发生了一系列断裂、抬升,大量岩浆喷出地面构成玄武岩台地。

宋庆元五年至宋嘉泰元年(1199~1201年)发生了2000年来最大的一次火山喷发事件,当时的火山灰甚至降落到了日本海上,这次的火山喷发喷射出大量熔岩,火山口处形成了盆状,慢慢地积水成湖,就成了天池。

被“轰”出来的天池实在是蓝的“惊天动地”,天空之蓝?海水之蓝?克莱因之蓝?通通一秒逊色。

能有这份蓝色盛景,可要归功于天池的“清”和“深”。

2013年中国科考队派出水下机器人,对天池水底进行了首次探测,机器人潜入到水下20米的地方,却依然能清晰地看到湖面。而且水底基本鱼类等生物,连水草都不见有多少,天池的“清”可见一斑。

天池的“深”究竟有多深?把埃菲尔铁塔扔进去都可以直接沉入湖底,连尖尖都露不出来。

太阳光照射天池的时候,什么颜色的光都给吸进去了,比如波长较长的红、橙、黄、绿,而波长较短的蓝色、紫色会被反射或者散射出去,人眼看过去,会忽略掉不太敏感的紫色,然后就剩下满眼的蓝色了。

所以,慕名而来想要欣赏天池之美的人络绎不绝,却发现天池的真容实在很难见到

这里距海近,受暖湿气流影响大,又是林区,水汽本就充足,还能得到江淮气旋、华北气旋等降水天气系统的补给,云量充沛,降水频繁,雾气自然也多。

所以,长白山山顶上全年雾日达264.8天,也就是说,看到天池的几率不足三分之一

若有幸正好赶上风拨开迷雾,一块被16座山峰捧在手里的碧蓝翡翠映入眼帘,天池倒映着天色山影,正应了 “宛似崇峦镶碧玉,不粘人世一尘埃”的绝佳景色。

“陷”进去的仙湖

“水天一色间,暮色浴仙湖。”

这一看就是个仙气满满的地方,有仙气的的地方,自然是因为有神仙来过:

相传玉皇大帝派了天上的肖、石二仙到人间巡查,来到滇中,只见一池碧水、波光粼粼,两仙人被湖光山色所迷,忘了返回,日久天长变为两块并肩搭手的巨石,永远站立湖边。

如果遇上风和日丽的好日子,在湖上驾舟遥望的人们,还能若隐若现地看到两仙人在观赏,为留其迹,故名“抚仙湖”

还真有让神仙都叹为观止的人间景色?抚仙湖的惊艳程度,居然都流传到四海八荒了?

这个距离云南省昆明市60公里的湖泊,是我国最大蓄水量湖泊、最大高原深水湖、第二深的淡水湖泊,属南盘江水系,湖平面呈南北向的葫芦形,水最深的地方有158.9米。

这里与长白山天池不同,常年青山绿水,被郁郁葱葱的森林覆盖,蓄水量也是非常可观,相当15个滇池和6个洱海,占云南九大高原湖泊总蓄水量的68.8%

为什么在这里会形成一个如此幽深的大湖?

抚仙湖没有天池这个火山湖的轰轰烈烈,它属于断陷湖大家庭(云南的滇池、洱海,四川的邛海,内蒙古的呼伦池以及青海省的青海湖等等都属于断陷湖);

抚仙湖的“出生”和“成长”都是一个相对平淡如水的过程,而且湖的平面形态也比较简单,呈狭长状,湖岸线也比较平直。

抚仙湖的湖边四周都是悬崖峭壁,这是因为在大约300万年前,因地壳大变动,喜马拉雅山脉的突起,引起了一系列断层贮水及岩石熔蚀,造成了云南高原群山中众多的湖泊,抚仙湖就是那时形成的

在历史上,抚仙湖早有记载,被称为“大池”,唐宋之际有一个罗伽部落居住在澄江附近,他们管抚仙湖叫做“罗伽湖”

这抚仙湖究竟有没有神仙不太重要,重点是古人都称赞这片湖,还给它起了个别名“琉璃万顷”。

这个评价可太高了,你想象那画面:一万公顷的琉璃瓦铺在地上,在太阳光下熠熠生辉,绚烂夺目。

这么美的波光粼粼的湖光山色,徐霞客在他的《徐霞客游记》中也感叹过:“滇山惟多土,故多壅流而成海,而流多浑浊,唯抚仙湖最清。”

连见惯了中国大好河山的徐霞客都“深陷”在仙湖之中了,抚仙湖白天的湖面微波荡漾,奇丽美妙,变幻万千,夜月更是分外迷人,有“百里湖光小洞庭,天然图画胜西湖”的称誉。

“攒”起来的宝

常言道,好的景色要有人杰地灵,才能经久不衰。长白山天池是火山动荡的产物,抚仙湖来自于地质断陷和“神仙”关照,那么这第三大深水湖有什么过人之处?

它可是人类福气积攒而成的“聚宝盆”大湖——泸沽湖。

泸沽湖是一个呈西北—东南走向的湖泊,处在四川省盐源县与云南省宁蒗县的交界处,湖泊略呈北西—东南走向,湖泊面积50.1平方公里,湖水库容量为22.52亿立方米。

为什么说泸沽湖是个聚宝盆呢?

首先就是泸沽湖坐落于永宁盆地,在地貌区划上属横断山系切割山地峡谷区,从形成时期来看还比较年轻,主要是在第四纪中期新构造运动和外力溶蚀作用下诞生的,属于高原断层溶蚀陷落湖泊新疆伊犁哈萨卡自治州北面的赛里木湖也属于这样类型的湖泊),所以泸沽湖这个“盆”的形状是成立的。

第二是泸沽湖在常年的地势变化下,形成了许多岛屿和港湾,为人类居住和生活提供了良好环境。泸沽湖的湖周断崖三角面及U型冰川谷地型到处可见,湖盆系由断陷及冰川作用形成的。

由于受构造运动的影响,泸沽湖湖岸多弯曲,湖中有5个全岛,4个半岛,一个长岛,14个湖湾,一般高出水面15至30公尺,湖周群山环抱,格姆女神山高踞湖畔,后龙山楔入湖心,构成形如马蹄的湖泊。

里格半岛位于泸沽湖的北侧,东西南三面环水,北面是与陆地接壤的一条小路,只有2米宽。图\视觉中国

第三点就是泸沽湖的水循环方式,让它的水质达到了能够不断更新的动态平衡般的“好”,而且水非常清澈,湖水的最大透明度能达到12米。泸沽湖属于海陆水循环,属长江上游的金沙江水系,主要路径是这样的:

降水(地表和地下径流)→泸沽湖→湖水出口(位于湖泊东南面的草海)→盖祖河→卧龙河→雅砻江→金沙江→长江→东海太平洋。泸沽湖作为一个外流淡水湖泊,集水面积与湖泊面积的比值(即湖泊补给系数)仅为3.82,这在中国其他地区的湖泊中尚属罕见。

泸沽湖水源丰富,气温也非常适宜,常年平均气温在12.8℃左右,就算是一月,平均气温也是6.3℃上下,这里光能资源也十分丰富,全年有近十个月的时间蓝天如洗,丽日高照,风和气爽。

泸沽湖女神湾。图\视觉中国

泸沽湖湖畔住着众多民族,比如彝族、普米族、蒙古族等有7种呢,其中摩梭人的“走婚习俗”当时在网络上引起热议,都称摩梭族是现实生活中的“女儿国”

因为摩梭人是中国唯一仍存在的母系氏族社会,走婚其实是男女双方只要情投意合,就可以自由恋爱,生儿育女,但是没有结婚这个流程。

由于母系社会中女性当家,所以生下来的小孩就归母家养,生父会在满月时公开举办宴席,承认彼此的血缘关系。

图\视觉中国

藏学家任新建说,《唐书》里记载的东女国范围就在今天川、滇、藏交汇的雅砻江和大渡河的支流的大、小金川一带。

走婚制度是母系社会的标志,雅砻江流域当年很可能被这样的婚姻制度所主宰,但绵延的走婚文化带最终与东西向的汉藏大通道-川藏线相遇了,大通道的非走婚文化淹没了走婚文化。

图\视觉中国

目前还在延续这种走婚习俗的只剩下两个孤岛——鲜水河和泸沽湖了。

泸沽湖果然是个聚宝盆,不仅带来了高原湖泊风光,让众多民族在此安居乐业,也孕育出了中国的“母系社会”,养活了唯一一个“女儿国”。

这不正好与女性地位提高,女性意识崛起的当下不谋而合了吗?

-END-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