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SEC暂停中资企业通过VIE架构上市,中概股将何去何从?
记者/刘晨光
中概股赴美上市依然处在动荡之中。
8月17日,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主席Gary Gensler在社交平台表示,他已要求SEC人员停止处理内地企业通过“空壳公司”在美国IPO的注册。
具体而言,Gary Gensler在视频中指出,部分中国营运公司透过“空壳公司”(VIE Variable Interest Entity可变利益实体)向SEC注册上市,当美国投资者误以为自己正投资一间中国企业时,他们投资的企业可能是一间在开曼群岛注册的实体。他要求内地企业应完全披露在开曼群岛的实体与内地境内公司之间的资金流动。
Gary Gensler在视频中说明,“已经要求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的工作人员确保这些公司提供完整和公平的披露,说明投资的实际上是开曼群岛的一家空壳公司。”
Gary Gensler在视频中提到的VIE结构,就是内地企业出于海外上市的目的在境外成立一家公司,从而使外国投资者可以买入其股票。该境外公司与在内地经营业务的本地公司的所有者签订一系列合同,以取得相关业务的全部经济利益。
VIE架构一度是中国企业赴美上市的主要架构。开始于2000年的新浪公司。之所以采用此种架构主要是为了规避国内某些行业设置了外资的控制比例,比如互联网行业。
WIND数据显示,截止目前,在285家中概股公司中,有将近200家为VIE架构。
Gary Gensler还强调,允许PCAOB检查中概股的财务审计。
今年3月份,SEC发布了《外国公司问责法案》。已通过最终修正案,并征求公众意见。根据最新法案,外国发行人连续三年不能满足美国公众公司会计监督委员会(PCAOB)对会计师事务所检查要求的,其证券将被摘牌。
相关数据显示,目前在不接受美国PCAOB检查审计底稿的外国上市企业中,中概股企业占据大多数。
多位业内人士向界面新闻记者表示,该法案在一定程度上将会影响未来中概股板块的稳定性,这也使得既有上市中概股面临着一定的不确定性。
Gary Gensler表示,如果中概股的审计师在未来三年内不提供他们的审计底稿和记录,那么这些企业,不管注册地在开曼群岛还是中国,都将无法在美国上市。Gary Gensler直言,拟上市公司应该向美国投资者披露这一重要信息,以便投资者能够就将辛苦赚来的钱放在哪里做出明智的决定。
一位资深私募人士向界面新闻记者表示,今年中概股的股价会承压。
多位受访资深业内人士告诉界面新闻,回港二次上市可能是很多中概股公司面临的选择。
相比于双重主要上市和私有化之后再上市,赴港二次上市虽然对公司整体市值等方面要求比较严格,但是相对而言程序较为简单,付出的时间成本较低。但是只有少部分在美中概股满足条件。从过往的历史来看,选择赴港二次上市的占大多数,且以头部公司为主,如阿里巴巴、网易等。
海投全球CEO王金龙告诉界面新闻,回港股还是比较好的选择,因为香港本身还是西方的运作方式,是独立监管,但是这个趋势不知道还要持续多久,还是要看未来美国对于中国香港股票的投资政策。
在王金龙看来,短期内中概股上市并不乐观,从未来几年来看,还是要看PCAOB能不能落实,另外拜登是否能够连任同样对金融政策的是否能够持续有直接影响,以及川普未来是否还能在大选中有赢的机会,这些都是影响未来中概股能够继续赴美上市的不确定性因素。
一位从事海外私募投资的人士表示,未来中概股板块可能失去意义,没增量了,存量的通过两地上市慢慢转移回来。
“资金经过今年这么一折腾,短期继续配的动力也没有了,没个一年半载缓不过来。”他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