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张”是把“双刃剑”!奥运专家:要在心理上战胜对手
原标题:“紧张”是把“双刃剑”!奥运专家:要在心理上战胜对手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在对手强、规模大的奥运比赛中,对运动员的心理稳定性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面对重压,如何化解,并转变为动力,也是运动员能否正常发挥甚至超水平发挥的重要因素。
在东京奥运会上,我国心理专家团队想出了很多好办法,帮助中国健儿做好心理准备。
北京体育大学心理学院教授 张力为:我们在比赛前会进行心理干预,比如以前天天坚持写毛笔记的运动员,会鼓励或要求他们继续写毛笔字,在书法练习的时候就会心无旁骛、意在笔尖,心情要不思好、不思坏、平常心。
我们也会帮助运动员做生物反馈条件下的放松练习和表象练习,我们会专门帮助运动员进行比赛的预案,有完整的预案也有简洁的预案。上场前要提醒运动员要默念自我提示语,比如把非常重要的技术动作变成顺口溜,或者一个字两个字来提醒自己,提醒运动员要关注自己而不是他人,关注当下而不是前后,关注动作而不是结果。
专家介绍,心理训练对于运动员来说,和体能训练、技术训练、康复训练一样,都是一项长期积累的过程,对精英运动员的心理训练,主要为了让他们在奥运会的比赛当中,不仅能在体能、身体、技能方面超越对手,也能在心理上战胜对手。
北京体育大学心理学院教授 张力为:比如说我们有对抗性项目,像柔道、摔跤,这是直接身体对抗性的,当然还有非身体对抗性的,比如说网球、乒乓球等等。对于对抗性这些项目来说,会更强调要仔细分析对手的薄弱环节,更强调认真制定战术,更强调自信、果断,该出手时就出手。
还有一些非对抗性的项目,比如射击,它就会更强调稳中求准,在心理练习的过程中像放松练习、呼吸练习、正面训练就显得更加重要。
奥运会比赛中,运动员的身心处于高度紧张状态,心理紧张贯穿在整个竞赛的始终,而成绩也正是在激烈紧张的竞争中产生。而专家说,“紧张”在比赛中,就像一把“双刃剑”,而适度的紧张反而会让运动员更加专注,有助于比赛发挥。
北京体育大学心理学院教授 张力为:在大赛之前和之中紧张是一个很正常的情况,如果紧张处于中低水平,都不大会发挥最好的成绩。常常是在中高水平的程度上,会有最好的成绩出现,绝大部分运动项目都是这样。紧张可以带来一些心理上的益处,比如注意力会更加集中,体能会显得更加充沛,当然紧张也可以提高我们的力量和耐力,这些都是紧张的积极作用。当然过度紧张也会有消极作用,产生不利因素,我们需要的紧张程度是有控制的中高程度紧张。
(编辑 胡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