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杭州来了!国务院批复同意杭州部分行政区划优化调整
原标题:新杭州来了!国务院批复同意杭州部分行政区划优化调整
随着城市发展格局的变化,旧有的行政区划与城市功能分区及产业布局也越来越不匹配,新一轮的行政区划调整势在必行。
今天起,杭州经济版图和地理格局将迎来深刻变化。
4月9日上午,杭州召开部分行政区划优化调整实施动员部署会议,宣布正式启动实施部分行政区划优化调整。
经国务院批复同意,杭州撤销上城区和江干区,设立新的上城区;撤销杭州市下城区和拱墅区,设立新的杭州拱墅区;撤销杭州市余杭区,设立新的杭州市余杭区、杭州市临平区;设立杭州市钱塘区。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此次行政区划调整之后,杭州市下辖10个区、2个县,代管1个县级市。分别为:上城区、拱墅区、西湖区、滨江区、萧山区、余杭区、临平区、钱塘区、富阳区、临安区、桐庐县、淳安县、建德市,总体建制数不变。
华东师范大学城市发展研究院院长曾刚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伴随着杭州近年来的快速发展,现有行政区划弊端显现,城市结构、区域功能、资源配置等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此次行政区划的调整目的,一方面是解决上述逐渐凸显的历史遗留问题;另一方面,则是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大战略部署,有助于加快杭州构建特大城市新型空间格局。
杭州城市版图多次变迁
事实上,杭州市的行政区划调整一直在进行中。
据公开资料显示。2000年之前,杭州区域范围不断变化,以内部拆合为主。如1958年4月杭县撤销作为杭州市郊区,1990年初,撤销半山区又与老拱墅区合并,成立全新的拱墅区。1996年12月12日,杭州市新设立滨江区。
从本世纪开始,杭州市在2001年萧山、余杭先后撤市设区,正是从这一刻开始,杭州市区面积开始翻倍的扩大。2015年、2017年富阳、临安也先后撤市设区,杭州市区面积更是增至8000多平方公里,由此还超过上海市。
但也正是上述四区的加入,使得杭州市区各区之间的面积极不均衡。随着城市发展格局的变化,旧有的行政区划与城市功能分区及产业布局也越来越不匹配,新一轮的行政区划调整势在必行。
“调整行政区划可摘掉长期束缚地方发展的“紧箍咒”,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松绑解套,有利于重新配置土地资源,在更高层次上提升国土空间规划利用的科学性。”浙江省公共政策研究院研究员夏学民表示,通过行政区划调整,将有利于实现土地资源价值最大化、交通成本最小化,有助于克服同级政府财政税收“贫富不均”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
经历两大阶段的区划调整后,杭州城市框架基本成型,此次杭州行政区划的调整可以看作是内部行政区划的优化,在探索城市经济区划和功能结构的更优解。
曾刚则建议,今后再进行行政区划调整时,不妨更多围绕省、市层面的战略布局,提高与政策环境的匹配度,注重区域自主创新能力、产业发展等角度,真正让城市地理版图与经济格局相并行。
重塑提升城市发展能级
在杭州此次行政区划调整正式“官宣”之前,围绕余杭区的拆分和上城区、下城区去留的争论早已甚嚣尘上。余杭区受关注是因为范围过大,上、下城区是因为范围过小。
在受访专家看来,此次余杭区的拆分,上城区和江干区以及下城区和拱墅区的合并,其实并不令人意外。未调整前的杭州10个城区土地面积差异极大,最小的上城区只有26平方公里,最大的临安区超过3000平方公里,发展空间很不均衡,部分城区即将面临无地可开发的局面,部分面积偏大城区也面临精细化管理的难题。
夏学民表示,以杭州市余杭区为例,从东部的临平,到北部的良渚,再到西部的“老余杭”,余杭区三面拱卫着杭州主城区。显然,余杭区与杭州上城区等其他行政区相比,不仅国土面积过大,交通成本也很高,所以拆分余杭区势在必行。
另一方面,曾刚则提出,原余杭区拆分为余杭区和临平区除了管理平衡的考量外,也有利于释放临平区的经济活力,带动经济引擎的产生和培育。临平是杭州市三大副城之一,临平新城也占据着杭州接轨上海、融入长三角的门户和枢纽的重要位置。
“组织扁平化、区域一体化、行业融合发展是当今社会变革的内在规律和大趋势。此次杭州行政区划调整,也是应了这一点。”
夏学民认为,以杭州市上城区为例,国土面积太小,土地资源极度匮乏,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经济社会发展。行政区划调整后,该区国土面积将大幅度增加,为人才、科技、金融等经济要素发挥更大效益提供了支撑和保障,好比“金蝉脱壳”“腾笼换鸟”“凤凰涅槃”。
而此次区划调整中设立的“钱塘区”,也是备受瞩目。2020年,钱塘新区GDP为1095.7亿元,和杭州主城区江干区、下城区旗鼓相当,常住人口数106万人,人口加速流入,溢出效应持续扩大。
受访专家认为,“钱塘区”是杭州拥江发展战略的进一步延续,从经济功能区的钱塘新区变为行政区,区域决策权、控制权和执行权将进一步统一,更有利于资源的调配与产业发展。
(作者:卢常乐,胡丽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