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科技

没了疫情红利的华大基因,靠什么保持增长?

界面新闻

关注

原标题:没了疫情红利的华大基因,靠什么保持增长?

作为国内基因检测领域龙头企业,华大基因一直以来都备受关注。

近日,华大基因发布2020年业绩快报,报告期内公司业绩保持增长,营收、净利两项核心指标均创历史新高。

那么,华大基因究竟作对了哪些地方?带着基因故事的华大基因价值究竟几何?短期疫情红利之后,下一季度还能维持稳定增长吗?

营收净利均大幅增长,华大基因形成一整套竞争壁垒

1999年,华大基因应运而生,承担人类3号染色体短臂上约3000万个碱基对的测序任务。此后,华大基因主要通过基因检测、质谱检测、生物信息分析等手段,为医疗机构、科研机构、企事业单位等提供基因组学类的检测和研究服务。

2020年受疫情影响,市场对新冠病毒检测试剂盒及检测服务的需求增加。华大基因抓住此次时机,研发生产出首批获准上市的新冠病毒检测试剂盒,业绩呈现大幅增长。截至2020年中报报告期末,华大基因新冠病毒检测试剂盒已经覆盖全球180多个国家和地区,海外发货已累计超3500万人份,日产能已达到200万人份/天。

根据2020年公司业绩快报显示,公司预计实现营业收入843,165.85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01.09%;预计营业利润为249,774.79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656.60%;预计利润总额为244,402.75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644.71%;预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08,018.72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652.78%。

除了新冠病毒检测试剂盒销售之外,华大基因还布局了“火眼”实验室。推出了“火眼”实验室一体化综合解决方案服务,包括气膜“火眼”实验室、车载“火眼”实验室及机场“火眼”实验室,可满足不同场景的应用需要,承担起公共卫生基础设施的作用。

相对于单纯生产试剂盒、设备或提供服务的企业而言,华大基因能够提供新冠病毒检测综合解决方案,砍掉中间商环节,有利于取得成本优势,获取更多的利润。

目前,华大基因“火眼”实验室模式风靡海外。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在国内运营的火眼实验室,已在北京、武汉、深圳、天津等16个主要城市落地。累计在海外运营“火眼”实验室超过80个,分布在全球近30个国家及地区。

但是相比于短期业绩来说,更重要的是华大基因已经形成了一整套竞争壁垒。华大自主测序工具,大幅度降低了基因测序、核酸检测的成本,在市场竞争中掌握主动权。另外,“火眼”模式还在全球范围内为华大基因的体外诊断市场“打先锋”。靠着这两项成果的配合,华大基因成功地在全球构建了基因科技与信息技术生态圈。

值得注意的是,在业绩保持大幅增长的同时,公司财务状况表现良好。报告期末预计总资产余额为113.15亿元,较期初增长89.23%;报告期末预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为60.70亿元,较期初增长38.61%;报告期末预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每股净资产为15.17元,较期初增长38.67%。

股市小幅下跌,华大基因为何稳不住股价?

尽管华大基因的业绩喜人,但股价却没有应声上涨。反而有了小幅度下滑,截至发稿,华大基因跌幅为3.10%,报136.33元,市值为564.29亿元。

其实,自上市以来,华大基因的股价之谜一直难解。2017年,华大基因在深交所上市时,一度创下千亿市值神话,俨然是基因测序领域的明星企业。但这些年的华大基因股票,却如同坐上了“过山车”一样。

2018年的股价一度跌去八成,市值只剩下200亿元左右,直到2019年年底股价也没有明显改善,每股维持在五六十元,市值保持在200亿-300亿之间。

2020年,在诸多利好因素下,华大基因一路看涨,市值直逼800亿元。但年中时,又意外跌停。

那么?华大基因业绩快报背后的有何隐忧?资本为何对这股基因龙头企业难燃信心呢?

(1)负面舆论喧嚣尘上,华大基因股市跳水。自上市后,华大基因的负面新闻不断。2018年7月,虎嗅网一篇《华大癌变》,把华大架上了风口浪尖。

文章指责华大提供的无创产前筛查业务误导医生,一些筛查结果明明显示“低风险”,使医生和产妇放弃或忽视了唐筛、超声、穿刺等产前检测,最终产下“唐氏综合症”患儿。

另外,从“员工必须活到100岁”到“王德明实名举报事件”,再到“14万孕妇基因外流”, 暴露了华大在临床服务、公司管理上的诸多短板。

(2)多项主营业务承压,后续营收乏力。华大基因主要营收来源包括五大业务,分别是生育健康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服务、肿瘤防控及转化医学类服务、感染防控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服务、多组学大数据服务与合成业务四大业务板块,以及精准医学检测综合解决方案。

其中,生育健康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服务是华大基因的支撑性业务。2019年该板块实现的营收占华大基因总营收的42%。但是2020年,这项主营业务却基本持平的情况,其他几项业务也有下滑趋势。

2020年营收占比超40%的生育健康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服务业务营业收入同比基本持平;占比超10%的肿瘤防控及转化医学类服务营收同比有所下降;占比约1/4的多组学大数据服务整体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同样有所下降。这对于华大基因的后续增长是非常不利的。

(3)赛道竞争趋于激烈,华大基因多重承压。生育健康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服务占华大基因营收最大的比例,但其市场已趋于饱和,增长幅度有限。

为此,华大基因决定进军肿瘤诊断治疗市场。但在此领域,华大基因报批进展慢于燃石医学、世和基因、艾德生物等竞争对手,不利于取得先发优势。

此外,股东减持,首发限售解禁,也让华大基因看起来前路渺茫。据Wind统计的数据,去年4月以来,有多家公司已先后15次减持华大基因股票,参考减持市值合计达13.46亿元。

去年年中,华大基因有478.01万股首发限售股解禁,占总股本的比例为1.19%。

尽管营收净利双增,但却依然没能撼动投资者的心智。那么,华大基因的未来真的已被透支了吗?

抛开业绩高光,华大基因如何保持下一季增长?

2020年新冠检测市场需求的突增,带来了华大基因感染防控业务和精准医学综合解决方案业务的大幅增长,但疫情只是短期利好,真正能走多久还得看华大基因的综合实力。

(1)在常规业务板块上,2020年华大基因取得了多项阶段性业务成果。公司遗传性耳聋基因检测试剂盒取得国家药监局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提升了公司生育健康临床产品资质结构,此外,公司第四季度陆续中标省级孕妇耳聋基因检测服务和孕妇无创产前基因检测服务。

在肿瘤防控方面也取得了不俗的成果。BRCA1/2基因突变检测试剂盒(联合探针锚定聚合测序法)、EGFR/KRAS/ALK基因突变联合检测试剂盒(联合探针锚定聚合测序法)及人乳头瘤病毒(HPV)分型检测试剂盒完成了CE认证,进一步提升了公司在肿瘤靶向用药基因突变检测方面的核心竞争力。这件为华大基因的主营业务带来重大信心。

(2)公司持续进行研发投入,具备强大的竞争力。2019年,华大基因研发投入总额为3.34亿元,同比增长26.27%,占营业收入比例提升至11.94%。这也表明了华大基因是很重视科技实力的公司。

2020年华大基因进一步加大重点产品研发及资质申报方面的投入力度。在全产业链、专利技术与产品线、规模布局、基因组大数据、临床研究等方面,华大基因积累了强大的核心竞争力。

(3)所在赛道市场广阔,华大基因仍有翻盘机会。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近十年来,中国基因测序技术不断迭代,其市场规模以约40%年均复合增长率保持增长。而华大基因作为我国基因检测领域龙头企业,只要真正地将本职工作做好,未来仍有很多的机会可以重新证明自己,重拾昔日辉煌。

核酸检测是新冠肺炎确诊的必要步骤,这极大的带动了华大基因的感染防控业务,也让华大基因再次站在了资本的风口之上。但是疫情之后,华大基因想要持续增长,就得在主营业务上取得突破,保持各项产品及服务质量的持续提升,只要获得稳健增长才能在资本市场上一路长虹。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