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科技

《家有儿女》的情怀牌,打不动了

澎湃新闻

关注

原标题:《家有儿女》的情怀牌,打不动了

原创 殷万妮 首席人物观 收录于话题#情景喜剧IP1个

作者:殷万妮

编辑:江 岳

01

翻拍

国民度极高的情景喜剧IP都很值钱。

2011年,《武林外传》翻拍成电影,总投资额1700万元,票房突破2亿,净利润是投资的3倍不止。

2018年,《爱情公寓》翻拍成电影,票房5.55亿。

2020年,电视剧《家有儿女》播出十五周年之际,第一部的出品方放出消息,称将推出网剧、院线电影等,其中院线电影已经拿到龙标,档期待定。龙标是国内的电影公映许可证,拿到龙标也意味着影片已经拍摄完成并通过了内容审查。

一时间,消息传遍全网,微博热搜甚至冲进了热搜榜前五。观众的关注点集中在,这部电影能否做到原班人马重聚。也有人以质疑的态度,担心这是一部借情怀圈钱的作品。

然而,结果足以让人大跌眼镜。实际上,这部所谓的《家有儿女大电影》是一部中美合拍的作品,出品方和剧版《家有儿女》的出品方是同一个——中视美星,电影名字叫《Think Like A Dog》,中文译名是《家有儿女之最佳拍档》。

电影题材的定位是科幻家庭喜剧电影,导演(同是编剧)、一家三口的主演都是美国人,讲述的是一个12岁的天才男孩奥利弗发现了听到爱犬想法的方法,双方联手克服了学校和家庭中遇到的难题,并让男孩家人重归于好的故事。

《家有儿女之最佳拍档》今年6月已经在美国上映了,但反响平平,烂番茄新鲜度70%。

中视美星自然知道怎么用《家有儿女》这块金字招牌,为电影的中国市场铺路。

认证为“电影版家有儿女官方微博”更名为《电影家有儿女2020》,从今年7月就开始为《家有儿女》系列预热。官博几乎每发一条《家有儿女》剧情cut都要@几位剧版主演,但没有演员回应。7月27日,官博互动提问“如果家有儿女拍成电影,你最期待看到什么情节”,评论区只有两条留言。

直到9月,官博发布“新家有儿女海选重磅开启,快来加入《家有儿女》明星养成计划”,才彻底引爆话题。

“电影版家有儿女”的微博话题阅读高达3.6亿,但出品方一直含糊其辞,顶着“家有儿女”IP的壳,恶意诱导甚至误导观众,就连电影宣传用的标语都是“延续‘家有儿女’品牌理念”。

国民级情景喜剧翻拍成电影,一度收割了许多IP红利,但同时几乎避免不了的是票房与差评齐飞,这部家有儿女大电影大概率会延续这一“定律”。

02

剧版筹备

剧版《家有儿女》的爆红是天时地利人和。

它是在足够宏大的背景下诞生的,而制作背后离不开一个人——总策划杨伟光。

杨伟光曾是中央电视台台长,也被看作是中国电视产业最早的拓荒者之一。2004年春天,中央发布了关于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相关文件,要求各级电视台有条件的开设少儿栏目。

时任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主席的杨伟光,自然而然地接下了这个重担,他决定制作相关内容的电视剧,打造中国版情景喜剧《成长的烦恼》,剧名定为《家有儿女》,前者是1985年至1992年间美国收视率最高的情景喜剧。

那一年,杨伟光已经69岁。

杨伟光把北京一批做情景喜剧的编导聚集起来,大家一起出创意。与此同时,他还把社区的工作人员、小学校长、老师、家长、妇联主任安排在一起座谈,细聊大家身边关于孩子的真实故事。这样的会开了很多场,收集到了大量活生生的素材之后,杨伟光再把素材交给了编剧,由编剧去提炼、加工。

最后编剧采用了一个重组家庭作为故事展开的平台,集数定为300集,计划拍摄3部。单身父亲夏东海带着儿子从美国回来,并与在国内长大的女儿团聚。夏东海的再婚对象是护士刘梅,同时也是一个单亲妈妈。

重组家庭中的姐弟三人血缘不同、年龄不同、性格不同、接受过的家庭教育不同,这样的一家五口生活在同一个屋檐下,一定有很多喜剧因素和喜剧冲突。而这样的设计,也更利于在家庭成员的碰撞中反应当下父母对孩子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杨伟光满足于此。

演员也在同时招募。2004年,《家有儿女》剧组招募小演员的通知在央视滚动播出,剧组面向全国选演员。来报名的孩子也很多,试戏也要排着很长的队。

12岁的张一山从中脱颖而出。他在此前已经有过表演经验——出演《小兵张嘎》里的佟乐乐一角,而剧中饰演“乐乐爸爸”的演员李迎旗把张一山推荐给了《家有儿女》的副导演,用张一山父亲的话说,“张一山轻轻松松录上了。”

图:张一山在《小兵张嘎》中的扮相

夏雪、夏雨姐弟的角色也确定得很顺利。

12岁的杨紫当时在读小学,导演原本想让杨紫饰演剧中刘星的一个同学,结果见到她本人后觉得可以试一下夏雪一角,便让杨紫和剧中的两个弟弟一起试戏。虽然年龄不相符,但杨紫的身高已经有1.6米,比同龄的张一山还要高,感觉正合适,当天导演便敲定由她演夏雪,一个17岁的高中生。

尤浩然和张一山一样,都是土生土长的北京人,虽然年纪小,但接触电视的时间并不短。2000年,当时只有三岁的尤浩然拍的一条公益广告“其实父母就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家喻户晓,导演便选定他饰演小儿子“夏雨”。

小演员陆陆续续定下来了,反倒是父母两个关键角色在敲定过程中有些波折。妈妈刘梅一角,杨伟光首先想到的是宋丹丹。

宋丹丹一开始是拒绝的。

自1994年《我爱我家》之后,十年间宋丹丹出演过12部电视剧,但爆红的几乎没有。杨伟光仍坚持这个情景喜剧很适合她,给她打电话,诚挚发出邀约。后者正好有档期,加上导演是自己多年的朋友林丛,便顺势答应了下来。

出演《家有儿女》中夏东海一角时,高亚麟刚32岁,比剧中和他搭档夫妻的宋丹丹小了11岁。

年龄尚且不是问题,只是此前,高亚麟饰演的反派角色深入人心,比如《吕不韦传奇》中的奸臣嫪毐。

图:高亚麟在《吕不韦传奇》中的扮相

剧组的人也犹豫他是否能担起“阳光老爸”的角色,在杨伟光和导演林从的坚持下,高亚麟保住了角色。

那时,宋丹丹已经是大腕,高亚麟名气尚小,是实打实的演员后辈,再加上没有同孩子拍戏以及相处的经验,他怎么也没想到,自己担任主演之一的这部戏会一炮而红。

03

爆红

2005年2月,《家有儿女1》在北京电视台首播,首播效果并没多好,收视率仅仅只破1,然而任谁也没想到,后期收视率高达2.3%。

对比2005年的电视剧收视冠军《亮剑》平均收视率10.3%,《家有儿女1》的收视率显得弱许多。但破2的收视率并不低,2019年由杨紫主演的大热剧《亲爱的,热爱的》平均收视率也不过1.2%。

顶着“中国第一部家庭教育题材的情景喜剧”的名号,主创原本划定的收视群体是以少年儿童和家长为主,但实际的收视群体远比预计中更广泛。

因为《家有儿女》太火了,江西卫视在黄金档播出《家有儿女》的两个月后,推出“《家有儿女》(2)”,其实这不是《家有儿女》第二部,而是第一部的重播,一些省级的地面台对此也表示过不满。

收视率火热以外,《家有儿女》还获得了第26届电视剧飞天奖少儿电视剧一等奖和第7届金鹰节最佳少儿电视剧奖,将国内三大电视剧奖项中的两大奖项收入囊中。

这样一部戏,很大程度上成了几位主演的演艺路上的转折点。

虽然从投拍到首播不过十个月的时间,但100集的拍摄量并不轻松。那时,高亚麟没结婚,也没有孩子,刚开拍的时候,他很难入戏。拍第一场戏跟刘星见面时,高亚麟怎么也找不到做父亲的感觉,对孩子很客气。

搭档宋丹丹看了对手戏的表演,劝说,“你这样不行,在生活中,没有一个父亲会跟孩子这么客气的,太假了。”

拍前几集,高亚麟一直在打退堂鼓。为了更快地进入状态,高亚麟依照自己的父亲为原型借鉴经验,再加上自己对角色的理解和想象,呈现出了夏东海这样一个开明、阳光、擅长倾听和沟通的“国民爸爸”的角色。

让人印象很深的一场戏,是夏东海的工作伙伴为了守住投资人和制片方,让儿童剧院编导夏东海对着媒体编造自己过往的经历,说自己在好莱坞工作过。夏东海首先想到的不是利益,而是自己的孩子,作为爸爸要以身作则,不能教孩子一套,自己做另一套。

放在现实生活中,这对很多成人可能都构不成一道选择题。

因而这部剧现在看也不落伍,它能让很多父母反思自己和孩子的相处之道。高亚麟的表演也很松弛,没有用力过度、表演僵硬的问题,也没有被对手戏搭档宋丹丹的光芒比下去。

张一山因为这部戏成为被全国观众认识的童星“刘星”。有一年六一,张一山和爸爸去北京朝阳公园过儿童节,公园里孩子们一看见张一山便要签名,他给人签字签得手都僵了,最后还是一个带着一群孩子的小学校长帮忙解围,他才能顺利“脱身”。

而宋丹丹也凭借“刘梅”一角,塑造了《我爱我家》中的“和平”以外,第二个最为大众所熟知的角色。

主创团队趁热打铁,在2005年12月,《家有儿女2》就已在电视台播出。也是在这一年,主创人员萌发出制作动画版《家有儿女》的想法,杨伟光也很同意这个创意,于是第一部和第二部的动画版也开始投入创作。

《家有儿女2》延续了此前的热度和高收视率。《家有儿女》第一、二部在中央电视台和全国近30个省市台反复播出,收视率一路攀升。在北京电视台非黄金时间播出时,平均收视率2.4%、最高收视率4.9%,创造了该台电视剧频道该时段的最高收视率;广西电视台最高更是达到了15.5%,美国、日本也购入了播出版权。

可惜,这样的火热没能在《家有儿女》的后续系列得以复制,后面的剧集,也因为换角、更换编剧团队等原因,口碑走向崩裂。

04

掘金

主创团队在2007年这一年,推出了《家有儿女》第三部和第四部,前三部都是100集,第四部67集。

“我们本来计划拍摄365集,怕审查时有些章节通不过,就故意多出两集,留有余地。没想到全部通过了。”杨伟光后来接受采访说道。

景还是相同的景,拍摄在八一电影制片厂的棚里进行,棚是搭的,夏天没有空调,棚里像蒸笼一样闷,很热。

但主演团队发生了变化——杨紫退出剧组,“夏雪”由宁丹琳出演,剧中饰演爷爷的文兴宇也因生病,没有再参与拍摄。

情景喜剧的魅力之一是日常感和熟悉感,观众对固定班底的要求也会高于其他剧集,而让新演员演旧角色会大大稀释观众对角色的倚赖感,这对情景喜剧来说无疑是一种巨大的打击。

幕后的变故也在同时发生。2007年,因为酬劳的问题,总编剧李建宏与制片方产生了问题,在筹拍《家有儿女》第三部时离开了剧组,转而投奔高薪挖人的广东电视台。

剧集在预热上下了不少功夫。2007年7月1日,家有儿女连播剧场伴随着《家有儿女3》的首播而推出,即该剧集在全国31个省市台同时播出,以保证收视率。

然而这一行动仍未阻碍观众的唱衰,争议体现在评分上。

《家有儿女》前两部豆瓣评分皆为8.8分,而第三部下滑至6.9分,第四部更是低至6.6分。时至今日,后两部也未曾复制《家有儿女》前两部的现象级收视。

尽管第三、四部的口碑差强人意,这两部剧集的制片人孙剑涛在2008年依旧试图筹拍第五部。

但孙剑涛曾表示,会弃用曾扮演刘星、小雪、小雨的三个孩子,因为他们遭遇了成长的尴尬:进入变声期,原先的角色定位已经不合适。如果开拍,她会把孩子数量增加到6名。

讽刺的是,这变成了一场失败的蹭热度。同年11月,由孙剑涛担任制片的100集情景喜剧《家有儿女新传》播出,作为主演的小演员一共六个,其中一个是关晓彤。而这部剧打出的名号也是《家有儿女》系列姊妹篇的名号,结果砸得没有一丝水花。

其实进入成长尴尬期的,未必是三位童星,而是借着这块招牌招摇过市、借此谋取红利的主创团队,以及中国情景喜剧。

2018年,《家有儿女》系列的导演林丛执导100集情景喜剧《家有儿女初长成》,宣传时打出家有儿女升级版的名头。主创团队和《家有儿女》第一部有重叠,制片人是同一位李洪,李建宏、邢育森也回归编剧团队,参与制作,导演还请来高亚麟和张一山参演助阵。

如果要说一定跟《家有儿女》有关系,那么导演说的“升级”可能是,原版是围绕一个重组家庭展开故事,那么《家有儿女初长成》是围绕两个重组家庭展开,讲述四个性情迥异的子女在烦恼与矛盾过程中走向融合的故事。

这部剧的命运同《家有儿女新传》一样,悄无声息的播完,只剩曾经的剧迷一声扼叹。

时隔16年,《家有儿女》之后,未见另一部受同等关注的高质量家庭教育题材的情景喜剧。甚至,毫不夸张地说,《武林外传》之后,国内便没有一部出色的原创情景喜剧。

进入10年代,荧幕上充斥着无穷无尽开采经典情景喜剧的IP,除了广告,大电影、微电影,甚至几乎毫无相干的合拍电影都能吃一波IP红利。

曾经陆续投身这波浪潮的,有《家有儿女》的制片人、导演、出品方。这是一支大队伍——四部剧集的出品方和主创团队不全然相同,就算一方作罢,另一方登场,这场戏也能唱得够久。

如今,谈及这部尚未定档的《家有儿女》大电影,中视美星创始人张林书充满自豪感,她在去年的一场论坛中提到——

“十五年前,我把美国电视剧《成长的烦恼》落地在中国,它叫《家有儿女》。十五年后,我又把《家有儿女》带到美国去做合拍,去尝试它的魅力,在好莱坞的体系下又拍了一部电影《家有儿女之最佳拍档》。”

情怀牌已经打无可打了。

当创作倚赖IP,当宣传开始套路,这样的用心,距离“精品”已经愈发遥远。

注:作者系新浪创事记常驻作者。你还可以在大风、企鹅、头条等平台找到我们。

纵观TMT风云人物 读懂时代商业逻辑

原创内容,非经授权,请勿转载

原标题:《《家有儿女》的情怀牌,打不动了》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