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股票

周俊生:防范爆炒科创板是个伪命题

新浪财经综合

关注

红刊财经 文/周俊生

防范市场爆炒,是近年来证券监管工作的一个重要目标。主板市场设立了很多严密的制度,特别是在新股上市环节,这种监管制度层层加码,其目标就是不让爆炒,使得股价平稳。

目前,科创板正在积极筹备之中,并已经在A股市场产生了积极效应。春节过后,无论是主板还是中小板、创业板都出现了热烈的反弹,特别是创业板,其上涨势头更是一马当先。虽然这一波上涨得到了舆论的肯定,但其中爆炒因素应该也很突出。可想而知,当科创板推出的时候,爆炒几乎是不可避免的。从这一点来说,监管层对科创板被爆炒的担忧不无道理。

对爆炒应该辩证看待

不过,我们看到的实际效果却是,严厉监管导致市场交易趋于平淡,特别是一些新股上市后由于缺乏必要的炒作,导致股价低迷,甚至迅速跌破发行价的事情也不少见。当然,市场低迷、新股跌破发行价等情况的出现,有很复杂的因素,将原因归结到限制爆炒上是不够科学的,但过于严厉的监管,甚至一些超越了证券法规的监管措施,导致市场必要的活跃因子被消灭,不能不说是一个客观因素。

监管部门对所谓“爆炒”忧心忡忡,主要是担心股价迅速炒上去之后大幅回落,导致大量跟风炒作者吃套,被“割韭菜”。担当这种冤大头的又大多是中小投资者,监管层加强这方面的监管,其出发点是为了爱护中小投资者。但是,所谓“割韭菜”的说法其实是似是而非的,股价有涨有跌,反反复复,通过股市炒作赚钱正是赚取这种股价来回运动中的差价,踏准了节拍赚钱,踏错了节拍输钱,这本来是一个常识。而当监管层把监管的注意力集中到这方面时,不仅容易遏制甚至消灭市场的活跃因子,反而会让投资者陷入动辄得咎的困境,而所谓的保护中小投资者,其实只是在保护踏错了节拍的那部分投资者的利益,却又损害了踏准节拍的另外一部分投资者的利益。

实际上,监管部门已经意识到了这种过度监管对市场的伤害。去年底,证监会曾表示,要优化交易监管。在证监会作出这一表态后,上交所、深交所都曾表示要取消部分超越证券法等法规的监管要求。这是一个正确的姿态。对于爆炒,监管部门应该辩证看待,尤其要避免在倒洗澡水时把婴儿也倒掉。

科创板不应为爆炒所困

在相关制度框架建立以后,即将推出的科创板已经初具轮廓。由于它同时还肩负注册制试点的使命,因此它在制度设计上对炒作有更宽松的容忍度。比如,新股上市前五个交易日不设涨停板,五日后涨跌停板幅度放大至每日20%。这应该是在证监会确立了优化交易监管这一新思路后的积极举动。我们甚至可以设想,如果这一新的制度执行效果是理想的,以后就有可能扩大到主板市场。

但如果仍以限制爆炒为监管目标,监管层就可能会对在新制度下出现的市场情况不适应,甚至又会作出种种限制。目前,社会对科创板期望很高,特别是中央和各地政府对科创板的建立都寄予很高期望,这也容易招来市场资金对它的热烈关注。春节后这几天对创业板的热烈炒作,其实已经曲折地预示了这种前兆。

与主板、中小板、创业板等不一样的是,上市公司在注册制之下不考虑是否盈利,甚至亏损公司也可以上市。这就带来了一个问题,科创板的股价运行将不再以利润为枢纽,而是更多地以公司创业前景为引导。这虽然符合“炒股就是炒未来”的说法,但由于所谓公司前景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因此注定有很多公司的股价是充满泡沫的,甚至会因为创业失败而导致投资者血本无归。那么,当一个公司实际上是亏损的,但它的股价却连创新高,这是否应该干预,就对监管部门形成了考验。

如果监管层按以往的习惯,一定要股价回归到所谓“合理区间”,以达到保护中小投资者的目标,就很可能出手对这种现象进行干预。但这样一来,科创板就很可能重复创业板的老路,这也是一个需要注意的问题。实际上,既然科创板允许亏损公司上市并试行注册制,就应该允许科创板表现出不同于主板、创业板的情况,允许投资者在法制的框架下使用各种合法手段炒作,而不必担心会被扣上爆炒的帽子。只有这样,科创板才能表现出生龙活虎的局面,才能真正成为推动我国企业科技创新的一个重要阵地。因此,所谓科创板要防范爆炒,其实是一个伪命题,监管部门更应该秉持的态度是大胆地试、大胆地闯,扶持科创板闯过雷区,而不应该受到所谓爆炒的困扰。

(本文已刊发于2019年2月16日出版的《红周刊》)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红刊财经”】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