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扫地机器人第一股过会:研发投入低于同行 品宣压力重

新浪证券综合

关注

来源:猫财经

A股即将迎来一批新军,一家卖扫地机器人的“小独角兽”公司就是其中之一。

3月20日,主营扫地机器人的科沃斯首发过会,倘若后续顺利,科沃斯将登陆中国证券市场成为“扫地机器人第一股”。

科沃斯筹备上市,供应商跟着沾光。科沃斯前五大供应商里,专门给科沃斯供货吸尘器控制板的易德龙受其影响,也于近日连拉3涨停板。

弃美转A,扫地机器人行业中的“小巨头”

据介绍,科沃斯的主营业务是各类家庭服务机器人、清洁类小家电等智能家用设备及相关零部件的研发、设计、生产与销售。

2017年2月20日,科沃斯第一次递交了招股书,之后在2017年12月22日,再次递交招股书,拟在上交所上市。

招股书显示,科沃斯拟募资9亿元,发行股数4010万股,占发行后总股本的比例不超过10%,比第一次递交的招股书多了10万股。

这笔资金将主要用于新建一座年产400万台机器人的工厂,计划将投资5亿元。与此同时,科沃斯还将投资2.69亿元来推动机器人互联网生态圈项目。尽管科沃斯的海外业绩也算乐观,但其仍加大了海外市场的布局,将建设国际市场营销项目,总投资额1.43亿元。

欲募集的资金倒是不少,科沃斯本身的盈利情况又如何呢?

招股书显示,2014年、2015年、2016年、2017年1-6月,公司营业收入分别约为23.14亿、26.95亿、32.77亿、19.66亿;营业利润和利润总额方面,虽然2016年度较2015年度有所降低,但2017年上半年业绩增长明显,营业利润和利润总额均超过2016年全年。

科沃斯海外销业务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为56.48%、46.41%、43.10%和47.15%,与国内销售比重大体相当。

另外,科沃斯的现金流也较为充沛,同期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分别为1.53亿元、4.92亿元2.91亿元以及1.23亿元。

中信证券在其深度报告中表示,科沃斯核心产品是扫地机器人,在国内的市占率约50%,在亚太地区市占率第一,在欧洲地区市占率第二。

无论是在线上线下渠道,科沃斯都占据了较大的市场份额。中怡康数据显示,2016年科沃斯在国内线上、线下渠道的销售额占比高达50.2%、47.8%。天猫是公司线上B2C 模式所依托的最主要的第三方平台。

而对于同行业扫地机器人的销售情况,2016年线上渠道中,科沃斯的劲敌irobot线上销售占比13.4%,福玛特线上销售占比5.8%;线下渠道中,iRobot占比14.9%,飞利浦占比8.1%。

从毛利率来看,2014年至2017年1-6月,科沃斯的综合毛利率分别为29.59%、31.71%、33.88%和34.35%,略高于同行平均水平;同期服务机器人的毛利率分别为49.22%、49%、46.39%和47.79%,与iRobot差不多。

值得一提的是,科沃斯的业务支撑主要来自扫地机器人。但同行业的上市公司业务却不只局限于此类机器人。

早在2011-2013年科沃斯就筹划过境外上市。2013年成立EcovacsRobotics,IDG资本还曾与科沃斯实际控制人钱东奇还就此进行了磋商,2013年6月,双方签订投资框架协议,IDG投资2000万美元。

但到2015年,科沃斯却终止了境外上市的进程,欲转战A股上市。科沃斯拆除了境外的股权架构。2016年6月,EcovacsRobotics境外股权开始回购并注销,控股权回归境内。目前,IDG资本仍然持有科沃斯9.12%股份。若科沃斯能顺利上市,按其约90亿左右的估值,IDG的投资盈利可能在八倍以上。

科沃斯的前世与今“忧”

科沃斯创立于1998年,前身是泰怡凯电器(苏州)有限公司,最早是为国外厂家代工生产吸尘器等小家电。2000年,创始人钱东奇觉得不能只靠代工赚钱,便亲自设立团队开始研发扫地机器人。由于早期大众对扫地机器人的接受程度并不高,所以公司一开始做的还是主流产品吸尘器,更多时候依赖电视销售。

直到2009年,泰怡凯才推出第一款扫地机器人地宝,与其一起被推出的还有移动空气净化机器人沁宝、自动擦窗机器人窗宝等产品。

可能是嫌公司名字不够高大上,影响公司发展。到了2011年9月,公司这才改了个较为洋气的名字——科沃斯机器人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科沃斯由于入行时间早,发力较稳,因此打下了不错的技术积淀,也在之后的发展中几乎顺风顺水。

无论是沃尔玛、苏宁、国美等线下渠道的扩张,还是线上布局之后的迅猛爆发,科沃斯都能做得风生水起。

从2014年开始,科沃斯连续4年获得了天猫双11扫地机器人类目冠军。

据中怡康测算,2017-2020年,我国机器人吸尘器市场的零售额有望保持20%的复合增长率。

尽管科沃斯在向前发展的道路上卯足了劲,但面对一路上的“群狼相争”,科沃斯的压力自然不小。iRobot、飞利浦、戴森、海尔、小米、海尔、浦桑尼克、福玛特、美的、360等国内外品牌,纷纷加大在该领域的投入。与科沃斯相比,这些巨头们拥有庞大的资金优势和更加丰富的技术积累。

而从目前来看,科沃斯所面临的问题也不少。

一是研发成本所占的比重。招股书显示,科沃斯2014年研发费用为6851万元,2015年为8417万元,2016年为9818万元,研发费用投入占比在3%左右。对比家庭服务机器人领域,科沃斯的最大的竞争对手iRobot,其在2011年-2016年每年研发投入占主营业收入的比例一直维持在12%-13%。

一家靠技术和硬件驱动的公司,占营收3%的研发投入显然偏低。

另外,科沃斯在过会前,也有自媒体根据招股书披露的情况,对比之前科沃斯对外宣传的专利数量,研发费用超一亿元等情况,质疑其虚增利润。

科沃斯另一个需要面对的问题和压力来自品牌宣传上的投入。

科沃斯的电商销售情况之所以发展较快,离不开其不断上涨的营销费用。2014年-2016年,科沃斯电商平台推广费分别达5752.96万元、9632.67万元、1.27亿元。

如果说前期不断上涨的推广费用让越来越多的消费者知道了科沃斯的话,那么往后就必可避免的需要不断的刷存在感。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中,科沃斯既要学会控制营销成本,又要提高推广力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另外,招股说明书显示,科沃斯机器人板块的毛利率在2016年达到46.3%,远高于其代工家电板块17.1%的毛利率。而目前,代工板块占到科沃斯收入的四成左右。

由此可见,科沃斯如何在保证发展增速的同时,降低代工板块的比重,也是个问题。

科沃斯内部也存在不少问题。2014年-2016年,科沃斯多位董事高管占用公司资金用于其购房、购车或其他资金周转所需,仅2016年,公司法定代表人、董事、总经理庄建华就向公司借款2000万元。

服务机器人品牌“厮战”,行业或将重新洗牌

2002年伊莱克斯在原有高质量吸尘器的基础上,开发了“三叶虫”扫地机器人——全世界第一款全自动扫地机器人就此诞生。随后iRobot公司先后生产了7代家务机器人Roomba,成为了这一领域的代表产品系列。

2010年左右,国内的扫地机器人品牌开始扎堆出现,并逐步实现产业化,目前,国内市场已拥有几十家扫地机器人品牌。但本土成立且具备核心研发能力的扫地机器人企业占比并不高。

我国服务机器人虽处于起步阶段,但发展很快。扫地机器人的发展也从早期的主要以改进扫地效能为主,到现阶段,扫地机器人能在多传感器的融合、导航、路径规划等智能化核心技术的配合下,极大地保证了较为良好的清洁效果。

“扫地是每个家庭的劳动项目,或许扫地机器人会成为像洗衣机一样的标配品。”科沃斯创始人钱东奇曾这样说。

2016年,我国机器人吸尘器年销售额已达43 亿元,年销售量达307万台。

从这一年开始,扫地机器人市场的增幅开始有所放缓,整个行业也面临着几个问题。

一是外资品牌发展面临困境,国产品牌较难进入国外市场;二是产品功能单一,生产成本较高;三是产品续航时间短,存在过度宣传等。这意味着行业将迎来洗牌,那些靠投机、低价、炒作进入市场的品牌很快将被淘汰。而拥有核心技术,并能够持续研发推动技术迭代的品牌才能赢得市场。

科沃斯上市之后,能否在“百团大战”中继续旗开得胜,值得资本市场期待。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