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股票

多晶硅价格“雪崩”重创业绩,特变电工净利润腰斩

市场资讯

关注

  来源:国际金融报

4月21日晚间,特变电工(600089.SH)披露2024年年报。

2024年,特变电工实现营收977.82亿元,同比下降0.35%;归母净利润41.35亿元,同比下降61.37%。业绩下滑主要源于公司多晶硅产品价格的大幅下降。

4月22日,特变电工收涨0.95%,每股报11.69元,总市值590.67亿元。

多晶硅业务受挫

此前,特变电工计划在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1000亿元,并将营业成本控制在800亿元以内。这一目标显然未能实现。拖累业绩面的主要是其多晶硅业务。

2024年,特变电工的新能源产品及工程实现营收185.31亿元,同比下降33.94%;毛利率同步暴跌至1.41%,较上年同期减少29.94个百分点。公司解释称,主要系高纯多晶硅产品销售均价大幅下降所致。

根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统计数据,2024年中国多晶硅产量为184.51万吨,同比增加25.43%。受多晶硅行业供需失衡影响,2024年多晶硅价格非理性下跌,致密料均价从2024年1月初的5.81万元/吨(含税)下跌至2024年12月末的3.65万元/吨(含税)。

特变电工在业绩预减公告中提及,受光伏产业链供需关系失衡的影响,自2024年4月起多晶硅市场价格已跌破多晶硅生产企业的成本且持续低位运行,公司多晶硅业务去年出现较大亏损。特变电工对多晶硅及副产品相关拟处置的报废固定资产计提减值准备14.74亿元。

受行情低迷等因素影响,特变电工已对部分生产线进行技改及检修工作,阶段性有序减产控产。2024年,特变电工高纯多晶硅实现产量19.88万吨,同比增加0.75万吨;销量19.92万吨,同比减少0.37万吨。

子公司回A折戟

特变电工核心子公司新特能源的日子也不好过。

公司新能源业务主要由新特能源负责经营,后者主要从事上游多晶硅生产、下游风光电站建设、运营,已成为国内重要硅料厂商。

但受制于业务结构相对单一,新特能源业绩面近期备受冲击。2024年,新特能源实现营收212.13亿元,同比下降31.02%;归母净利润亏损39.05亿元,上年同期为43.45亿元。

其中,新特能源的多晶硅分部去年实现营收77.62亿元,同比下降60.29%,仍贡献了近四成营收;毛利亏损23.83亿元,资产减值损失25.13亿元,利润总额亏损49.24亿元。

在主营业务受挫的背景下,新特能源的回A之路也被迫终止。

拉长时间线来看,新特能源于2015年年末登陆港股,并于2021年1月首次披露回A事项。2023年,其A股IPO材料正式被上交所受理,但进展缓慢。

此前有市场人士向《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在IPO政策收紧及业绩风险过大的背景下,新特能源的回A之路面临较大挑战。直至2024年12月末,特变电工正式公告称,新特能源决定终止A股发行上市,向上交所提交了终止A股发行上市并撤回申请材料的申请。

据悉,新特能源原计划通过回A募资建设年产20万吨高端电子级多晶硅绿色低碳循环经济建设项目,其中一期10万吨项目已使用其自筹资金建成投产。

值得注意的是,结合目前光伏产业链上下游供需关系和市场环境,其二期10万吨项目暂无建设计划。

加码高毛利业务

从近期动向来看,特变电工正试图加码高毛利业务,为自身寻找新的利润空间。

发布年报的同一日,特变电工官宣了一项近15亿元投资项目。特变电工下属公司盱眙鑫特公司拟投资14.88亿元建设天泉湖300MW光伏复合项目,其中包括300MW光伏电站、220kV升压站、30MW/60MWh储能系统等。

特变电工表示,上述项目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与同等规模的燃煤电厂相比,具有明显的节煤降碳效应,将减少对周围环境的污染,保护生态环境,实现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具有明显的社会效应和环境效应。

记者注意到,得益于新能源BOO电站、火电装机规模增加,发电量增加,2024年特变电工发电业务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增长30.99%。同期,公司发电业务毛利率为54.68%,较上年同期增加了4.58个百分点。

不到一个月前,特变电工还披露了下属公司的另一个超百亿元投资计划——准东20亿Nm3/年煤制天然气项目及配套供煤项目,总投资分别为170.39亿元、8.08亿元。该项目预计年转化原煤579.74万吨、天然气产能20.5428亿Nm3/a,同时生产副产品煤焦油、中油、粗苯、硫酸铵等。

特变电工认为,上述项目能够有效发挥能源产业集群效益,延长公司煤炭业务的产业链,优化煤炭产业结构,提高煤炭综合利用效能、开拓新的盈利点,增强公司煤炭业务的综合盈利能力、提升产业韧性。

需要指出的是,特变电工煤炭产品虽然毛利率相对较高(32.42%),但去年同样出现“量增价减”的情况,毛利率较上年同期减少13.99个百分点。

展望2025年,特变电工计划实现营业收入1050亿元,并将营业成本控制在840亿元以内。

京东首席执行官许冉表示,京东外卖业日均订单将很快超过2000万单。 (一财)

【长虹集团:长虹新材料硅碳负极材料破解负极容量瓶颈】5月13日晚间,四川长虹电子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官微发布消息,长虹新材料硅碳负极材料破解负极容量瓶颈。近年来,长虹新材料一直致力于硅碳负极材料的研发生产,其研制的硅碳负极材料比容量可达450-500mAh/g。下一步,长虹新材料将继续做好硅碳负极材料技术更迭,提升负极材料比容量,增强产品竞争力,力争2025年新增2000吨产能。作为全国首批省级“赛马制”工程技术中心之一,长虹新材料将持续围绕锂离子电池正、负极材料以及固态电池材料等基础关键技术展开科技研究与技术攻关。

【宝通科技:与宇树科技合作开发的工业机器人 预计今年在各行业开始商业化应用】宝通科技(300031.SZ)在2024年度业绩说明会上表示,公司已经与各行业机器人公司开展交流,其中与宇树科技的四足机器人在工业场景的落地是公司今年重点的商业化应用项目。就“公司在2024年与宇树科技合作开发机器人,公司预计何时能够实现大规模商业化应用”的问题,公司表示经过二次开发的四足机器人已经在公司客户钢铁、电力等几个行业场景开展测试,目前基于钢厂环境的气体、液体泄露监测功能已经开发完成,并推进巡检、托辊、粉尘、温度等相关功能的开发工作,预计今年在各行业开始商业化应用,相关事项在持续推进中并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

京东首席执行官许冉表示,京东外卖业日均订单将很快超过2000万单。 (一财)

【长虹集团:长虹新材料硅碳负极材料破解负极容量瓶颈】5月13日晚间,四川长虹电子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官微发布消息,长虹新材料硅碳负极材料破解负极容量瓶颈。近年来,长虹新材料一直致力于硅碳负极材料的研发生产,其研制的硅碳负极材料比容量可达450-500mAh/g。下一步,长虹新材料将继续做好硅碳负极材料技术更迭,提升负极材料比容量,增强产品竞争力,力争2025年新增2000吨产能。作为全国首批省级“赛马制”工程技术中心之一,长虹新材料将持续围绕锂离子电池正、负极材料以及固态电池材料等基础关键技术展开科技研究与技术攻关。

请输入评论内容

举报成功

举报

请您选择举报的原因

说说你的看法

意见/建议 反馈入口
  • TOKEN
  • 标题/昵称
  • 反馈内容

已反馈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