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股票

中国神华前5月煤炭销量增5.3% 一体化稳健运行年内股价涨四成

市场资讯

关注

  来源:长江商报

长江商报记者 潘瑞冬

中国最大煤炭企业中国神华(601088.SH、01088.HK)煤炭销量继续增加。

6月16日晚间,中国神华发布5月份主要运营数据,前5个月,公司煤炭产销量同比均实现增长,商品煤产量1.36亿吨,同比增长2.3%;煤炭销售量1.91亿吨,同比增长5.3%。

据悉,中国神华以煤炭产品为基础,形成煤炭“生产—运输(铁路、港口、航运)—转化(发电及煤化工)”产运销一体化运营模式,具有链条完整、协同高效、安全稳定、低成本运营等优势。

由于煤炭价格承压,中国神华2023年和2024年一季度业绩有所下滑,不过,公司股价总体呈上涨趋势。K线图显示,截至6月17日收盘,2024年以来,中国神华A股及H股股价涨幅均在40%左右。

前5月煤炭产销量双增

根据中国神华最新披露的运营数据,5月份,公司的商品煤产量为2740万吨,同比增长1.9%;煤炭销售量3640万吨,同比降低0.8%,出现2024年首次月度下滑。

从前5个月整体数据来看,公司的煤炭产销量同比均实现增长,商品煤产量1.36亿吨,同比增长2.3%;煤炭销售量1.91亿吨,同比增长5.3%。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中国神华持续发力产运销一体化运营。

2023年,公司加快优质煤炭资源获取与衔接,新街一井、二井采矿权许可证获得批复;加快推动优质电源点建设,广东清远一期项目、湖南岳阳电厂项目相继投入商业运营;加快提升运输通道能力建设,神朔铁路扩能工程、黄万铁路电气化改造项目有序推进,黄骅港7万吨级船舶双向通航成功,非煤运输和反向运输业务不断开拓,“路港航”一体化双向重载多式联运实现贯通。此外,公司稳步开展杭锦能源、大雁矿业资产收购,打造多功能综合性现代化能源运输大通道,提高一体化产业核心竞争力。

2024年以来,公司完成50亿元黄骅港煤炭港区第五期工程投资决策,拟在黄骅港新建4个7万吨级泊位,新增煤炭装船能力约5000万吨/年,建成后,将保障公司一体化产业链的高效运营。4月,公司的一体化运营能力的战略技术储备项目朔黄铁路3万吨级重载列车成功开行。

“A+H”总市值约1.58万亿

资料显示,中国神华主营煤炭、电力的生产和销售,铁路、港口和船舶运输,煤制烯烃等业务。公司主要产品及服务为商品煤、煤炭、聚乙烯聚丙烯、运输、发电。2005年6月公司在港交所上市,2007年10月在上交所上市。

受煤炭价格周期影响,中国神华的业绩波动明显。同花顺数据显示,2021年至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3352.16亿元、3445.33亿元、3430.7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3.71%、2.65%、-0.42%;净利润为502.69亿元、696.26亿元、596.94亿元,同比变动幅度分别为28.34%、39.02%、-14.29%。

2021年及2022年业绩增长,中国神华表示,主要是商品煤产量及售价上升,公司煤电运化一体化产业链竞争力持续巩固。

2023年业绩下滑除了煤炭销售价格下行因素外,非经常性损益影响较大。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去年公司的非经常性损益为-31.74亿元,非经常性损益中,其他营业外收入和支出为-41.35亿元,主要是煤炭资源领域专项整治、对外捐赠等支出。

2024年以来,虽然煤炭价格降幅有所收窄,但仍处于下降通道,一季度公司增收不增利,营业收入、净利润分别为876.47亿元、158.84亿元,同比变动0.7%、-14.66%。

不过,二级市场上,中国神华股价总体呈上涨趋势。K线图显示,2024年以来,公司的A股股价从31.35元/股涨至43.54元/股,涨幅38.88%;港股股价从26.75港元/股涨至38.75港元/股,涨幅44.86%。

截至6月17日收盘,中国神华A股和港股市值分别达8651亿元、7689亿港元(合约7143亿人民币),合计约为1.58万亿元。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