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股票

7省推出25万亿投资项目 新基建的炒作路线曝光

新浪财经综合

关注

 两个关键部门的表态 如何影响科技和基建板块?投资不看政策就像盲打,来新浪理财大学,听董小姐读新闻,懂市场。

来源:环球老虎财经

近期,各个省份密集出台了规模庞大的投资计划,金额高达25万亿!而在各地列出的2020年重大项目投资计划清单中,基建投资仍是重要部分,但新一轮“基建”重点已经悄然放在了5G、新能源汽车、云计算、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等方面。那么,在新一轮的基建潮下,又隐藏着哪些投资机会呢?

火神山、雷神山的快速落成,不仅刷出了与疫情赛跑的“中国速度”,也令人见识到了基建狂魔的厉害。

虽然目前国内疫情逐渐好转,但疫情对经济的冲击开始显现,2月份制造业PMI创下历史新低。众所周知,2020年又是中国经济的关键之年,关系到全面小康社会建成和“十三五”规划收官等经济目标。而在2月26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议上,明确要加快形成与疫情防控相适应的经济社会运行秩序,尽最大力量把疫情造成的经济损失夺回来,确保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

2019年我国经济总量逼近100万亿元大关,2020年要力保GDP不大幅“失速”,最简单有效的办法便是开启新一轮基建。据央广网报道,在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和经济下行压力下,各省份最近密集推出庞大投资计划,总投资接近25万亿元,2020年度计划完成投资也近3.5万亿元。

而同过往传统基建不同的是,根据各地方公布的投资计划来看,新一轮”基建“重点放在了5G、新能源汽车、云计算、工业互联网、以及智能制造等方面。那么,25万亿的新基建下又隐藏着哪些掘金机会?

//

25万亿新基建!

//

最近多个省份发布了2020年的重点项目投资计划,总投资接近25万亿元,2020年度计划完成投资也近3.5万亿元。此前老虎财经在《大跌,为什么市场要Call基建?》一文中就写到,基建维稳的做法自从2008年以来一直沿用至今。比如,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时中国增发特别国债加强基建,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时推出以基建为核心的4万亿投资,基建带来的效果非常明显。在经济总量逼近100万亿元的如今,基建总投资额亦由2008年的4万亿增至25万亿元,是当初的六倍。

那么,疫情下为何又开启新一轮的基建?如果你刚好需要从深圳飞到重庆,你会发现购买机票价只需50元,100元就能夜游重庆。惊叹于票价便宜之余,可以感受到航空公司受到疫情的冲击明显。而肉眼可见受到冲击的,还有餐饮,影视、娱乐、出行、旅游等等,问题在于企业复工困难。

根据最新公布的2月份中国制造业PMI和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35.7%、29.6%,创历史新低,短期影响超过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如果后续无法全面复工,PMI将继续负增长。

而任泽平认为,”对冲疫情和经济下行,其实最简单有效的办法还是基建。 推出“新基建”,有助于稳增长、稳就业,释放中国经济增长潜力,提升长期竞争力。”

广发证券也指出,2020年要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就需要稳定需求端,出口、投资、消费三方面下手。其中出口具有外生性;消费除汽车和消费电子外,弹性很难太大;固定资产投资就是一个关键项。但在固定资产投资中,制造业特点是一般不会逆周期。可以原发性地带动固定资产投资的,只有地产和基建。

而由于”房炒不住“的政策,地产带动投资会有所约束。而要稳住固定资产投资,就要扩张基建。具体来看,在春节前,四川、重庆、陕西和河北等省份已经发布了本年度重点项目投资计划。2020年,这四个省份计划总投资共达12.26万亿元。

最近,各省份最近又密集推出庞大投资计划。

2月25日,福建省发改委发布了《关于印发2020年度省重点项目名单的通知》,确定2020年度福建省重点项目1567个,总投资3.84万亿元。其中在建项目1257个,总投资2.97万亿元,年度计划投资5005亿元;预备项目310个,投资0.87万亿元。

2月23日,在云南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十五场新闻发布会上,云南省发改委固定资产投资处处长郭金华表示,2020年,云南将推出525个重点项目,总投资约5万亿元,2020年计划完成投资4400多亿元。

2月20日,河南省发布980个2020年重点建设项目,总投资3.3万亿元,2020年计划完成投资8372亿元,涵盖了产业转型发展、创新驱动、基础设施、新型城镇化、生态环保、民生和社会事业六大领域。

目前根据公布的总投资接近25万亿元,2020年度计划完成投资也近3.5万亿元。此外,全国其他省份也公布了重点项目清单,但是没有公布投资总额。

//

隐藏在新基建里的掘金机会

//

不过,这一轮的大基建同过往有所不同,从年初以来专项债投向来看,虽然传统基建仍占大头,但很明显新型基建的比重在上升。

任泽平在其《最简单有效的办法还是启动”新基建“》一文中提到,”2019年中国城镇化率为60.6%,而发达国家平均约80%,中国还有很大空间,但城镇化的人口将更多聚集到城市群都市圈。我们预测,到2030年中国城镇化率达71%时,新增2亿城镇人口的80%将集中在19个城市群,60%将在长三角、粤港澳、京津冀等7个城市群,未来上述地区的轨道交通、城际铁路、教育、医疗、5G等基础设施将面临严重短缺。

而这意味着,在传统铁公基投资(铁路、公路、轨道交通)增长边际弱化的背景下将大力发展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智慧城市、教育医疗等新型基建,以改革创新稳增长。

目前有19个省市的政府工作报告将“推进5G通信网络建设”列入2020年重点工作,其中有6个省市明确规划了2020年新建5G基站的数量,合计超过17.8万个。

而在新基建潮的背后,也隐藏着很多不可错过的掘金机会。

一:5G基建领域的受益产业链

5G建设是整个新基建的核心基础,因为接下来的万物互联都需要5G这个基础架构来支撑,它是信息传输的管道,每年运营商3000亿到4000亿的投资,投的就是更高速、更安全、反应更加快速的信息传输管道。

射频芯片:三安光电、卓胜微、天和防务、和而泰、信维通信、麦捷科技。

PCB:深南电路、生益科技、沪电股份、胜宏科技、兴森科技、东山精密、景旺电子、崇达技术、奥士康。

CCL(覆铜板):生益科技、华正新材。

5G手机射频:鹏鼎控股、立讯精密、信维通信、电连技术、东山精密。

射频封装:长电科技、环旭电子。

二:互联网数据中心建设

流量的爆发性增长,将使得IDC(互联网数据中心)行业将大大受益。

云数据中心标的:光环新网、数据港、宝信软件、万国数据、科华恒盛、城地股份。

三:物联网建设

物联网会渗透到各行各业。手机与物联网标的:闻泰科技、移远通信、广和通、移为通信、和而泰、拓邦股份。

传统基建方面,兴业证券指出,2020年初项目储备明显提升、新投放增加、资金面改善,叠加基建政策加码,制约2019年基建投资的主要因素均明显改善。

兴业证券建议关注:

1、基建投资的回升叠加集中度提升将在供需两端利好建筑龙头央企。关注:中国铁建、葛洲坝、中国建筑、中国化学、中国中铁

2、装配式建筑推广有望带动钢结构渗透率持续提升,行业景气度向上,钢结构板块龙头企业将受益。关注:精工钢构、鸿路钢构。

3、业绩稳健增长叠加估值持续下行,设计龙头配置性价比凸显。关注:中设集团、苏交科。

4、再融资政策的部分放松对于建筑民企影响较大,在资金面、估值、业绩端均有利好。关注:金螳螂、东珠生态。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