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股票

斯尔邦拟110亿借壳丹化科技 缪汉根夫妇两度A股拿壳

新浪财经综合

关注
日k线图

日k线图

长江商报消息 长江商报记者 徐佳

继去年拿下东方市场(,后更名“东方盛虹”)控制权之后,苏州富商缪汉根再次出手,拟将旗下石化资产置入辽宁国企丹化科技。

根据重组预案,丹化科技拟作价110亿元收购江苏斯尔邦石化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斯尔邦”)100%股权。交易完成后,盛虹石化将成为上市公司控股股东,缪汉根、朱红梅夫妇将成为上市公司实控人。

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自2018年8月份成功取得东方市场控制权后,这已经是缪汉根、朱红梅夫妇近一年内第二次在A股市场拿壳。

资料显示,缪汉根旗下盛虹集团排名“中国企业500强”第156位、“中国民营企业500强”第38位,是集石化、纺织、能源三大产业的大型企业。

早在2017年,缪汉根夫妇就开始重组东方市场。去年8月份,东方市场成功以逾127亿元收购盛虹科技等持有的国望高科100%股权,完成反向借壳。如若此次与丹化科技重组完成,缪汉根夫妇A股资本版图将进一步得到扩张。

斯尔邦拟借壳丹化科技上市

上周,丹化科技披露重组预案。公司拟以不低于3.66元/股的价格,向斯尔邦全体股东发行A股股份购买其持有的斯尔邦100%股权。

以2018年12月31日为基准日,本次交易标的资产预估值为100亿,考虑到本次交易的基准日后标的资产完成增资10亿元,本次交易的标的资产预估交易价格为110亿元。

本次交易构成关联交易及重组上市。本次交易完成后,盛虹石化及其一致行动人博虹实业将持有公司约63.86%股份,盛虹石化将取代丹化集团成为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将由丹阳市人民政府变更为缪汉根、朱红梅夫妇。

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在国家积极鼓励国有企业实行改革,提高国有资本流动性的背景下,此次重组也是上市公司响应国家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号召。

丹化科技表示,为响应国家混合所有制改革号召,本次交易拟引入优质民营资本成为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并以发行股份购买资产的方式置入优良化工类资产。通过优质资产与上市公司之间的深度整合,进一步盘活国有资产并实现保值增值。

据了解,斯尔邦是一家专注于生产高附加值烯烃衍生物的大型民营石化企业。标的公司采用一体化生产工艺技术,以甲醇为主要原料制取乙烯、丙烯、C4等,进而合成烯烃衍生物。

招股书显示,斯尔邦正在建设的丙烯腈二期技改项目规划新增26万吨/年丙烯腈、9万吨/年MMA生产能力,较现有产能增长一倍,预计将于2019年下半年起逐步投产,届时公司将成为国内最大的丙烯腈生产企业之一。

本次交易前,上市公司主要从事煤化工相关产业,主要产品结构相对单一。通过本次交易,公司将置入盈利能力较强的化工资产,公司主营业务将新增高附加值烯烃衍生物的研发、生产及销售。

财务数据显示,2016年、2017年、2018年和2019年1—4月,斯尔邦分别实现营业收入17.84亿、76.5亿、114.69亿、37.75亿,净利润分别为1404万、7.6亿、3亿、3.16亿。

其中,去年斯尔邦增收不增利,营收净利润同比分别增长50%、-60%。但今年前四个月,斯尔邦业绩超过去年全年。

截至2019年4月末,斯尔邦总资产176.17亿,负债总额105.54亿,所欲这权益合计70.68亿。

与此同时,交易对手方作出业绩承诺,斯尔邦2019年至2021年扣非归母净利润合计不低于28.5亿元。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石化行业属于资本密集型行业,一般项目投资规模较大,日常经营过程中对

运营资金的需求也较高。截至各报告期末,斯尔邦负债率分别为74.75%、73.66%、70.58%、59.88%,呈现逐年下降趋势,但总体仍处于相对较高水平。而较高的资产负债率水平增加了斯尔邦的偿债风险,也限制了斯尔邦进一步通过债务融资扩大生产规模的能力。

缪汉根夫妇二度A股拿壳

继两年前实现对东方市场的控制后,缪汉根夫妇再次出手,进一步拓展资本版图。

公开资料显示,1965年在江苏吴中出生的缪汉根,曾任吴江市盛虹丝织厂副厂长、厂长,吴江市盛虹印染厂厂长。1997年6月至今,任盛虹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据盛虹集团官网介绍,目前公司旗下包括石化、纺织、能源三大产业。2018年,盛虹集团排名“中国企业500强”第156位、“中国民营企业500强”第38位。

早在2017年,缪汉根夫妇就开始A股“掘金路”。当年8月,民用涤纶长丝上市公司东方市场在停牌五个月后披露重组方案,东方市场拟向盛虹科技、国开基金非公开发行股份购买其合计持有的国望高科100%股权。本次交易中,国望高新100%股权交易价格为127.62亿元。

交易完成后,东方市场的控股股东由丝绸集团变更为盛虹科技,实控人由吴江区国资办变更为缪汉根、朱红梅夫妇。去年8月份,此次“借壳上市”完成,公司正式更名为东方盛虹。

日前,东方盛虹披露的年报显示,2018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84.4亿元,同比增长13.13%;净利润8.47亿元,同比减少40.75%;扣非后净利润8.17亿,同比增长421.41%。其中,公司去年净利润下滑的主要为计提商誉减值5.98亿元所致,该商誉是因公司本次反向收购资产重组而形成。

今年一季度,东方盛虹实现营业收入43.49亿元,同比增长20.97%;净利润3.16亿,同比减少1.04%;扣非后净利润2.42亿,同比增长1014.99%。

与前次重组中的“壳公司”东方市场相同,丹化科技也具有着国资背景。

据了解,丹化科技原名为英雄股份,1994年上市,2003年更名为大盈股份,2007年更为现有名称。

近年来,丹化科技盈利能力薄弱且业绩表现极不稳定。其中,2008年至2016年,丹化科技持续陷入扣非净利润亏损的状态。尽管2017年扭亏为盈,但去年主业再次亏损。

2015年至2018年,丹化科技实现营业收入10.45亿、7.12亿、13.31亿、14.33亿,净利润分别为-0.3亿、-1.64亿、2.66亿、0.02亿,扣非后净利润分别为-0.53亿、-1.71亿、0.34亿、-0.12亿。

今年一季度,丹化科技实现营业收入2.6亿,同比减少27.8%;净利润亏损0.67亿,同比减少1152.99%。

事实上,去年6月份丹化科技就开始停牌筹划重大资产重组。去年9月份,公司披露重组预案,丹化科技拟分别向万方投资、田小宝、文小敏等发行股份购买其合计持有的饭垄堆公司100%股权。交易完成后,万方集团将取得丹化科技控股权。

不过,此次重组在今年3月份宣告失败。丹化科技表示因国内市场环境、经济环境、融资环境等客观情况发生了较大变化,交易双方认为现阶段继续推进本次重大资产重组的有关条件不成熟。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