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股票

天风建材:中国巨石树龙头标杆 盈利势头仍旧强劲

新浪综合

关注
日k线图

日k线图

  【中国巨石|深度报告】玻纤龙头,雄踞全球【天风建材盛昌盛团队】

材料盛视

盛昌盛

行业竞争格局良好,玻纤龙头雄踞全球:全球供给格局良好,全球CR5 接近70%,行业高度集中。公司依托规模效应和技术优势,综合毛利率和综合净利率均领先同业,未来有望成为行业红利的最大受益者;对于国内市场,目前第一梯队竞争格局稳定,未来市场集中度仍有提升空间。

高端需求向好,供给滞缓,价格步入景气周期:预计18年全球玻纤需求复合增速在5-6%左右。国内玻纤需求增速更高,预计未来复合增速在10%以上。国内复材需求增速要高于国外增速,是GDP增速的2倍,而玻纤是复材最主要的成分,在复材占比不断提升。我们认为随着全球玻纤产品格局改善,高端领域需求将成为新的增长点。未来玻纤需求的增量的边际变动还在于电子电器、交通运输以及风电叶片三个增速较快的领域。行业有效产能约650万吨,总体供给具有刚性。2017年全球玻纤纱产能约为700万吨,其中有效产能为650万吨,在已有产能中,落后产能占比约为7%。新增及冷修复产比预期滞后,行业供给预计收紧。玻纤产线由于投资金额大,技术壁垒高以及拉丝工人供给紧缺,新建或技改复产可能存在一定的滞后情况,导致供给紧张。目前玻纤价格处于中位水平,还有上涨空间。在需求不断看涨,供给滞缓的情况下,已经于2017年12月开启新一轮涨价周期,18全年价格看好。

技术优势叠加布局优势,公司发展动能强劲:技术优势方面,无论是机械设备还是生产技术,公司都依靠研发力量站上了行业的制高点。布局优势方面,公司坚持产品链条优化与全球产线布局同步推进。针对产品链条优化,公司目前高端产品占比已达60%,通过积极布局电子纱以及推进高性能粗砂研发这一占比有望进一步提升;同时,上游收购叶腊石矿石关联企业、下游投资树脂基增强材料产线,产业链的延伸将再度增厚公司业绩。同时,公司率先走出国门,坚持先建市场,再建工厂的原则,争取产品就地消化;埃及产线的投放大幅拉升公司综合毛利率,随着全球各地区产线布局的持续推进,公司市占率有望进一步提升。考虑到国外业务收入受汇率波动的影响,公司采取套期保值策略对冲风险,保证公司业绩保持稳定。

外增内调,财务指标为制造业标杆:公司2017年净资产收益率ROE为18.38%,同比增加23.85%,显著领先于行业平均水平。作为行业的龙头,公司对于上、下游市场的主动性较强,销售中现金回收比例高,内部现金周转快,流动性较强。

盈利预测:我们预计公司2018-2019年营收分别为103.82亿、122.64亿、,归母净利分别为28.35亿、37.93亿,EPS分别为0.97元、1.30元。考虑到公司的龙头地位、国际战略以及不断的技术创新,应当给予一定龙头溢价,我们认为给予公司20X估值比较合理。维持“增持”评级,给予目标价19.4元。

风险提示: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全球经济衰退,汇率波动加大。

1.玻纤企业龙头树标杆,争创“中国创造”新局面

1.1振兴玻纤,激流勇进

中国巨石作为全球玻纤的领军企业,地处长三角经济圈的浙北平原,主要从事玻璃纤维及制品的生产、销售,主要产品为玻璃纤维纱。公司产能份额在全球达到约20%,在国内达到37%,稳居玻纤行业领头羊地位。公司布局全球,不断技改以及扩张海外产能,逐步提升国际市场地位。为积极响应国家政策,适应新的发展环境,公司在传统业务稳步发展的前提下,进一步调整结构,布局新材料开发,新领域应用。

公司直接控股股东为中国建材股份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26.97%,实际控制人为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其他持股10%以上的法人股东为振石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持股比例15.59%。除此之外,其他股东持股比例较小,整体上股权结构较为集中。

图1:公司股权结构

1.2 盈利势头仍旧强劲,稳扎稳打步步为营

2017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6.52亿元,同比增长16.19%;实现归母净利润21.50亿元,同比增长41.34%。17年仅前三季度的归母净利润就已超过16年全年,17年全年归母净利增长6.29亿元,公司业绩高速增长。

图2:公司近8年营业收入(亿元)及同比变动

图3:公司近8年归母净利润(亿元)及同比变动

图4:公司近11个报告期内销售毛利率、净利率及期间费用率

图5:公司主营业务构成

公司在成本控制上表现强势,17年的毛利率为45.84%,远远高于同行业平均水平,并且近五年来一直保持上升,其成本较行业平均水平低25%左右。主要通过对国内众多产线持续进行技改,深化结构调整,优化资源配置,加大科技创新以降本提效。在整体行情较为疲软时可以充分发挥成本优势,破冰前行。

2. 行业竞争格局良好,玻纤龙头雄踞全球

根据中国玻璃纤维工业协会数据统计,目前全球大概有700万吨的玻纤产能。其中公司在产产能140万吨,为全球龙头;产能排名第二、三位的是OCV和泰山玻纤,在产产能分别是114万吨和80万吨;排名第四的为日本NEG和重庆国际,在产产能70万吨。

2.1.1行业主要竞争对手

美国欧文斯科宁(OCV)

OCV主营业务涵盖屋顶业务、复合材料和隔热材料三部分,其中根据2016年年报披露的公司财务数据,玻纤板块收入约占公司总营收的34.38%,其中约60%外销,其余均供给公司下游产业。2016年OCV实现全球销售收入56.77 亿美元,同比增长6.1%;销售毛利率及销售净利率为24.3%及6.9%,分别同增2.7 个百分点和0.7 个百分点。

图6:2016年OCV主营业务收入占比

近年来OCV玻纤产能长期稳定在114万吨,且短期内没有扩产计划,玻纤板块重心渐渐向下游复合材料转变,粗纱自用比率逐年提升。相比之下,公司产线新建项目稳步推进,规模效益不断提升,龙头地位保持稳固。

日本电气硝子株式会社(NEG)

NEG是日本电气株式会社(NEC)下属子公司,是世界三大液晶基板玻璃制造厂商之一。2016-2017两年间,NEG先后完成对PPG 欧洲工程塑料业务及玻纤制品产业的收购,此举意味着NEG正式进军玻纤行业;而工程塑料作为玻纤制品一种在建筑建材领域有较为广泛的应用,不仅有助于将NEG 在世界范围内工程塑料的市占率从30%提高到40%左右,同时也为NEG的全产业链布局打开了局面。

2016 年NEG 实现销售收入20.64 亿美元,同比下降4.7%;实现归母净利润0.43 亿美元,同比下降48.2%,业绩出现大幅下滑。收购PPG相关业务之后受益于行业景气,NEG有望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业绩,且目前来看NEG对玻纤业务加码投资的意向强烈,在美国和荷兰均有计划建设产线,未来可能成为公司在全球市场尤其是美国市场的主要竞争对手。但随着公司全球产线铺设速度的加快,美国项目的投产在即,公司有望在国际市场进一步发挥自身优势,无论从规模、资产质量、技术还是战略布局来看,公司绝对优势和相对优势都足够明显。

泰山玻纤

泰山玻纤是中材科技旗下全资子公司,泰山玻纤拥有玻纤产能达到80 万吨/年,其中电子纱产能在8万吨左右,总产能规模为全球第三、全国第二。2016年泰山玻纤实现营业收入41.06 亿元,同比增长9.1%;实现归母净利润4.27 亿元,同比增长31.8%;净利率达到10.4%,增长1.86 个百分点。2018年泰山玻纤将新增粗纱产能9万吨/年,根据我们的测算,到2020 年预计实现新增产能30万吨/年。

重庆国际

重庆国际玻纤产业在产总产能70万吨/年,是国内第三大玻纤生产厂商,总产能规模与NEG相当。

重庆国际全球布局起步较早。最先是于2011年完成整体收购巴西卡皮瓦里工厂,成立CPIC巴西玻璃纤维有限公司,巴西项目池窑于2012年冷修后点火复产,成功覆盖南美部分市场;2013年收购巴林阿巴桑玻璃纤维有限公司60%股权,成立CPIC巴林玻璃纤维公司,同期设立俄罗斯玻璃纤维有限责任公司,分别瞄准中东和欧洲市场。同时,产业结构方面重庆国际目标也较为明确。2011年其参股的远嘉(中国)矿业有限公司挂牌成立,迈开了公司向上游产业链延伸的步伐;2015年设立上海天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营业项目为电子级玻璃纤维纱、玻纤布和工业级玻纤布,目前公司拥有6-7万吨的电子纱产能,电子纱产业方面重庆国际具备较大优势。

2.1.2集团战略重组,关联业务存在整合预期

2016年8月,中国建材与中材股份两家港股上市公司的母公司,中国建筑材料集团有限公司(中建材集团)与中国中材集团有限公司(中材集团)宣布重组,前者更名为中国建材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建材集团),作为重组后母公司,中国中材集团有限公司无偿划转进入中国建材集团。本次重组方案公布,中国建材与中材股份两家港股上市公司率先完成整合。2017年9月,中建材股份与中材股份将通过吸收合并及换股方式实施合并,中建材股份将向中材股份换股股东发行中建材股份H股及中建材股份非上市股,以吸收合并的方式与中材股份合并,中材股份H股将从港交所退市及注销以及中材股份将被注销登记。继两大港股公司完成合并后,旗下众多存在同业竞争的企业或将成下一步整合目标。

“两材”拥有多家玻纤及复合材料业务的上市公司,包括A股的中国巨石、中材科技,以及H股中国建材子公司中国复材、中材股份子公司中材金晶。其中,中国巨石是全球最大的玻纤制造企业。中材集团旗下的中材科技于2015年收购了国内第二大玻纤制造企业泰山玻纤之后,实现了产业链的向上整合,现在拥有玻纤、风电叶片、锂电池隔膜、高压复合气瓶等多项复合材料业务,风电叶片产能4000套兆瓦级/年,位列全国第一。中国复材主要经营范围是风电叶片、碳纤维、玻璃钢管罐等,子公司中复连众的风电叶片产能占全国14%。中材金晶主营业务是玻纤及玻纤制品的制造,规模较小。

图8:“两材”旗下上市公司玻纤产业链覆盖情况

目前全球供给格局良好,由于前期玻纤行业历经多个周期,层层洗牌,目前行业内沉淀下来的企业均有不错的技术创新实力以及成本控制能力,目前全球CR5 接近70%,行业高度集中。就国际市场而言,相较于OCV和NEG,公司依托规模效应和技术优势,在综合毛利率和综合净利率均领先,且近年来公司产能持续扩张,未来有望成为行业红利的最大受益者;对于国内市场,目前第一梯队竞争格局稳定,随着公司产能的逐步释放,未来市场集中度仍有一定提升空间。

图9:主要竞争对手毛利率水平对比

3.需求向好,周期景气

3.1玻纤需求量增用广,深加工产品或成主流

玻纤制品由于其轻质、耐性好、高强度,用途十分广泛,诸多应用领域逐步替代钢、铝、木等传统材料,成为普遍应用的功能及结构增强材料。玻纤纱大致划分为粗纱、纺织细纱以及电子纱三类,其中粗纱多进行再加工,大部分用于生产热塑性与热固性玻璃钢;纺织细纱用于工业织物,如防火帘、模建筑等;电子纱编织成电子布,主要用于覆铜板,是PCB(印制电路板)的最主要组成部分,广泛用于电子产品中。

图10:玻纤生产流程及应用领域

从全球角度看,玻纤制品下游需求主要集中于建筑、交通和工业设备,占比达到80%;从我国角度出发,下游需求主要领域为建筑、交通、电子电器、管罐,占比分别为34%、21%、16%、11%,此外能源环保需求合计占比约7%。

建筑领域的应用体现在保温防水、耐用节能方面,建筑外墙的保温系统几乎全部使用了玻璃纤维,起到明显的保温节能、防水抗裂的效果,玻纤增强水泥减少水泥用量,延长使用寿命,玻璃钢在采光、卫生、装饰装修、采暖通风等方面广泛使用。交通运输领域主要注重玻纤材料耐磨耐腐、轻质高强的特性,采用玻纤增强复合材料制造的枕木用于轨道建设,玻纤制成的车用零部件有门窗、座位、装饰等等,经久耐用且能实现汽车轻量化目标。在电子领域的应用体现在绝缘防腐蚀方面,多用于电气罩壳、电气元件与电部件。节能环保领域则主要用玻璃钢制造风电叶片、机组罩及绝缘支架等。

图11:全球玻纤消费结构

图12:国内玻纤消费结构

玻纤复合材料全球需求未来三年增速预计达到5%-6%。玻纤复材用途广泛,在建材、交通、电子电器、环保新能源等领域中有大量应用,直接受到人口增长、城镇化水平提高与工业发展催动,与宏观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同步性,呈现出明显的周期规律。根据历史数据测算,全球玻纤需求量约为工业增加值的1.6倍,一部分来自下游建筑、交运、工业设备的需求,一部分来自对其他材料的替代性需求。目前处于2014 年以来经济新周期的景气阶段,全球随着美国和欧盟经济进一步好转, 17年全球工业增加值增速在3%左右,海外玻纤市场增长趋势明朗,预计18年全球玻纤需求复合增速在5-6%左右。国内玻纤需求增速更高,预计未来复合增速在10%以上。国内复材需求增速要高于国外增速,从经验上是GDP增速的2倍左右,而玻纤是复材最主要的成分,未来增速可期。

图13:全球玻纤需求增速是工业增加值的1.6倍

图14:世界主要国家GDP增速变动情况

3.2电子崛起、交运深化、风电稳增,带来需求新局面

行业产品结构改善,高端需求加速增长。玻璃纤维下游应用领域多样,我们认为,建筑、交运作为需求占比最高的传统行业,景气状况与宏观调控、金融政策等密切相关,建筑领域玻纤材料渗透率已经较高,长期来看构成玻纤需求的最主要的支撑,未来玻纤需求的增量的边际变动还在于电子电器、交通运输以及风电叶片三个增速较快的领域,而这三个领域的需求主要集中在电子纱、汽车用高端热塑纱以及高端风电纱。

(1)电子电气

电子玻纤纱是玻纤基覆铜板(CCL)的关键原材料,而覆铜板占PCB成本的40%。不同基材的CCL是将玻璃纤维布或其它增强材料浸以树脂一面或双面覆以铜箔并经热压而制成的一种板状材料,玻纤布成本占比依据厚度不同,占玻纤布基CCL比重在20%-40%之间,玻纤基CCL占CCL比重约40%,CCL 作为制造印制电路板(PCB)的核心原料,约占PCB 材料成本40%。

我国PCB持续放量,带动玻纤需求快速增长。PCB 应用领域涉及消费电子、汽车电子、网络通讯等多种电子领域领域,用于手机、家电、GPS导航、汽车音响、仪表盘、汽车传感器、通讯背板、通讯基站天线等设备中。根据Prismark统计,2016年我国PCB 产值达271亿美元,占全球比重50%左右,增速为3%,而全球同比增速为负。我们认为现阶段增长主要来自通讯和汽车电子领域,随智能驾驶与受益自动驾驶和新能源汽车双轮驱动,以及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带来的移动设备与基站的快速增长,PCB 需求不断提高,带动上游玻纤纱需求增加,我们预测,2018-2020年我国CPB复合增速或将达到4%,同时全球同比增速水平大概率由负转正,带动玻纤需求快速增长。

图16:2015年我国覆铜板类型结构

图17:2008-2016年全球PCB产值及增速

图18:2008-2016年中国PCB产值及增速

图20:中国4G用户规模增长情况(亿人)

图21:中国电子汽车行业规模及其增速

(2)汽车轻量化

燃油消耗指导倒逼新能源汽车与轻量化发展。为应对全球气候变暖,欧美日等发达国家采取积极措施,相继完成了新一轮针对2020年-2025年的乘用车燃料消耗标准法规定,虽然各国标准不同,整体趋势是到2020年乘用车平均燃料消耗量达到5 L/100km左右。2014年我国工信部出台了关于《乘用车燃料消耗量限值》:到2020年当年生产乘用车油耗达到5升/100km。2016年油耗目标比15年下降0.2L/km,行业达标率为68%,而15年的达标率为74%,比15年油耗目标下降0.2L/公里,企业若达成2020年目标,最主要的手段一方面是发展新能源汽车,另一方面则需通过整车轻量化实现。

新能源汽车加速推动汽车轻量化进程,玻纤为性价比首选材料。新能源汽车为了达到更长的续驶里程,一方面通过提升电池能量密度、多装电池等以储备电能,另一方面则是通过结构或轻量化材料实现。17年1月,工信部材料司副司长潘爱华在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上发言,表示通过以塑代钢的轻量化技术,用到汽车的外饰上,增加塑料的用量可以起到减少60公斤的效果;在汽车内饰方面如果增加塑料用量可以减少15公斤总重量。

图22:主要国家和地区燃料消耗量状态及标准对比

目前行业内普遍使用铝合金、镁合金、碳纤和玻纤复材轻质材料替代钢铁等密度较小的材料进行技术改进升级。在强度方面,玻璃纤维材料的抗拉强度与传统钢材基本相同,强于铝合金。玻纤仅比碳纤维材料略重,但是碳纤维成本预计为20万元/吨,玻纤成本不足1万元/吨,明显低于碳纤维,在实际应用中玻纤复合材料很好地平衡了性能与成本之间的关系,可以减轻零部件约40%的重量,是汽车轻量化过程中的首选材料。

表1:轻质化材料减重效果与价格比较

汽车玻纤复材用量弹性大,18年需求或将达170万吨。1)全球汽车销量增涨带动玻纤增长。全球汽车销量进入缓涨阶段,2017年全球汽车产销量约为9680万辆,按照销售增速为3%计,2018年全球销量预计达9970万辆。2)单车玻纤使用量有一倍的提升空间。目前我国整车配件上的复合材料应用比例仅为8%-12%,远低于国外20-30%的比例。现阶段玻纤复材主要用于保险杆、扶手、仪表盘、座椅等零部件,单车使用量约为15-20kg,在新能源汽车与汽车轻量化的加速推动下,预计未来玻纤增强塑料用于更多的汽车配件中,参考国外,单车用量有望翻番。按照18年单车使用量18kg计算,18年全年汽车行业玻纤复材用量或将达到179.5万吨。同时单车使用量每增加1kg,带动玻纤需求增长5%。

图23:全球汽车销量及增长趋势

图24:中国汽车销量增长趋势

(3)风电叶片:全球增长看中国,中国迈入平稳增长阶段

风能利用成为长期发展趋势,全球增长看向中国。风电作为应用最广泛和发展最快的新能源技术,已经在全球范围实现大规模的开发建设。根据全球风能理事会发布的2016全球风电装机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全球风电产业新增装机54GW,同比-14%。其中中国新增装机容量为23.4GW,占比为43%。全球风电累计装机容量达到487GW,累计同比增长14%,其中中国累计装机量为169GW,占比51%。全球新增风电装机容量增速波动下降,2013年之前平均增速在20%左右,13年之后经历两轮波动,2016年再次同比为负;累计风电装机同比持续下降,由2012年之前的20%以上下降到了13%附近。全球新增有一半来自亚洲地区。从国别角度,我国新增容量位于全球首位,占全球比重近半,其后是美国、德国、印度,三国占比达到25%。

图25:2006-2016年全球风电新增装机容量及其增速

图26:2016年全球风电新增装机容量国别结构

2017年风电发电共2261亿千瓦时,占全国总发电量的4.25%,比2010年提高3.2个百分点。风电已成为我国继煤电、水电之后的第三大能源。2005年以前,我国的可再生能源主要是水电,在减排和电力需求旺盛的推动下,我国开始重视风电产业发展,随着一系列政策的颁布,05年之后我国风电进入快速发展阶段,11、12年由于电网建设滞后,弃风限电情况严重,风电发展经历了短暂的低潮,15年政策驱动下风电经历“抢装”潮,达到历史最高点,16年之后增速有少许回落,17年经过调整,恢复平稳增长。

表2:我国风电政策及效果

短期中南区域风电发展成下一步重点,长期风电平价上网助力行业稳增长。1)全国风电设施分布不均,中南部将加大布局。三北区域电力资源富集,集中了75%以上的风电资源,消纳能力不足,由于风电项目设施与电网设施建设不匹配,难以上网进行跨区输送。80%以上的风能资源分布在三北地区,而75%以上的能源需求集中在东、中部地区,三北地区电网设施与风电项目设施不匹配,导致窝电情况严重,未来中南部地区将进一步提升风电利用水平,实现“本地开发,就地消纳”.2)2016年全国风电上网电量达到2410亿千瓦,弃风限电量497亿千瓦,弃风率17.5%,17年全年弃风限电率得到控制,仅为12%,随弃风率得到控制,新疆、宁夏等地开始申报风电平价上网项目,在项目的示范作用下,风电行业将步入不需补贴、健康发展的新阶段,风电行业将迎来长期稳定发展。

图27:2011-2017年我国弃风率变动情况

图28:2017H1我国区域弃风量结构

根据我国《风电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到2020年,我国累计风电并网装机量达到210GW,按照并网比例85%推算,风电装机容量约为260GW。2017年累计装机容量为188GW,累计增速10%,新增装机19.5GW,同比增速-16%,要实现规划目标,乐观估计,2018-2020年均装机量在22GW左右,2018年新增装机增速约为13%,累计增速约为10%,我国风电叶片步入稳定增长阶段。未来三年随全球风电装机配置调整趋稳,我国新增装机的全球占比未来将维持在42%左右。

图29:2010-2020年中国新增装机量全球占比

我们认为,中国风电步入回暖期,长期来看中国新增风电装机对全球构成有力支撑。按照每1MW风电叶片机组玻纤用量8万吨,维修比例1%,15年更新期计算,2018年全球风电纱用量约54万吨,占全部玻纤用量比重约6.9%。

表3:全球风电玻纤需求测算

4.供给滞缓,价格步入景气周期

行业有效产能约650万吨,总体供给具有刚性。2017年全球玻纤纱产能约为700万吨,其中有效产能为650万吨,在已有产能中,落后产能占比约为7%。玻纤产线分为池窑拉丝与坩埚法两种,坩埚法由于产品质量不稳逐渐被淘汰,目前主要基本分布于国内安徽、河北、山东等地。政策方面已经命令禁止部分落后坩埚产线,但由于开关成本低,一时难以根除。池窑拉丝法成为主流生产方法,但由于工艺原因,如果停窑重启,生产成本与时间成本消耗巨大,一方面加热至所需温度以熔解玻璃原料需耗时1-2个月,另一方面停窑后窑内耐火材料需要大规模更换。因此除冷修技改外,具有启动运转后不能停窑的特点。通常池窑生产线冷修周期为7-8年,冷修复产需要约2-3个月,技改则视项目建设情况时间1-3年,或者更长。短期内供给缩减,而新增产能从建设到量产需耗时1-2年,供给增加呈现跳跃性,整体供给具有刚性。

新增及冷修复产比预期滞后,行业供给预计受紧。玻纤产线由于投资金额大,技术壁垒高以及拉丝工人供给紧缺,新建或扩产后可能存在一定的滞后情况。新增产能投产时间滞后,中国巨石年产12w吨九江产线原计划2017年底投产,点火时间延迟到18年2季度;长海股份新建的5.5w吨产能原计划17年12月投产,目前也尚未点火;18年泰山玻纤预计新增一条10w吨产线,但建设期较长。冷修复产缓于预期,中国巨石16年9月冷修技改的年产14万吨的桐乡5线,原计划17年底复产,但目前仍尚未点火。据不完全统计,17年冷修中总产能达到56.1w吨,占行业总产能的8%,总体来看行业供给增速缓于预期,18年随部分产线逐渐进入冷修期,供给或将在17年基础上进一步收紧。

图30:我国玻纤落后产能占比

表4:2017年部分主要玻纤厂商冷修中产线

表5:2018主要玻纤厂商新增冷修产线

表6:17主要玻纤厂商新增产能统计

表7:18年及以后主要厂商预增产能

目前玻纤价格处于中位水平,还有上涨空间。以2400tex无碱缠绕直接纱为例,2015年最高点价格约为5680元/吨,之后价格一路下滑,2017年1月单价跌至最低位约4550元,目前价格4950元/吨。1)在需求不断看涨,供给吃紧的情况下,为18全年提供价格支撑。随着全球经济回暖,国内经济增速见底,未来玻纤行业需求深度、宽度不断拓展,应用领域不断拓展细化。我们认为高端产品如电子纱、风电纱应用领域的电子电器、汽车轻量化以及风电领域将作为重要需求增长点,18全年价格稳中有升。2)新一轮涨价潮或已开启,后续涨价是大概率事件。17年12月泰山玻纤产品率先提价200-500元/吨,随后中国巨石、山东玻纤、重庆国际等纷纷公布相应的涨价计划,开启新一轮涨价潮。参考上一轮涨价周期,行业涨价均由少数或个别企业提出,之后其余公司纷纷加入,涨价周期长达3年,中长期来看,行业大概率会有后续涨价行动。

表8: 2012年以来玻纤涨价情况

图31:2400tex无碱缠绕直接纱价格走势

5.技术优势叠加前瞻布局,公司成长动能强劲

公司是全球主要的玻璃纤维纱及制品的生产商之一,在产产能140万吨/年,占全球玻纤总产能的20%,且目前产能仍呈现扩张状态,规模优势明显。总结下来,公司之所以能够逐渐成长为玻纤行业的全球龙头,与公司的两大竞争优势——技术优势及布局优势密不可分。

5.1技术成就优势,内生增长动力十足

公司一直以来都具备长远的战略眼光,不断追求技术创新带来的跨量级式增长。公司建有国内最大、设备最先进的玻纤研发实验基地,包括省级重点实验室、研发中心、技术中心及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研发机构,所属检测中心通过了国家实验室认可委员会认可,并获得德国船级社GL认证。2005-2017年期间公司共开发新产品137个,截至2017上半年,公司共拥有有效授权专利525项,其中发明专利87项,海外专利9项。依靠技术创新带来的成本优势,公司进一步巩固领军地位。

图32:历年研发投入占总营收比重(%)

图33:历年技术人员占员工总数比重(%)

机器设备方面,公司拥有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无碱池窑、中碱池窑、环保池窑设计和建造技术,同等规模的产线公司的建设时间较同行业其他公司平均要快一个季度左右,公司自主设计、建设的年产12万吨无碱玻纤池窑生产线为目前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单座无碱池窑生产线;针对玻纤生产过程中极其重要的贵金属漏板,公司采用高强度耐腐蚀的铂铑合金来保证玻纤品质,铂铑合金在公司固定资产中占比达到49.25%。

图34:2017年公司固定资产各项金额占比

生产技术方面,公司曾于2006年研发出国际首创的纯氧燃烧技术并进行了工业化应用,使公司单位产能能耗进一步下降,后经过不断完善,目前已实现综合能耗下降60% 以上,废气废水零排放,可以说环保趋严及排放标准提升对企业产能发挥没有任何负面影响;同时对于直接决定玻纤柔性的浸润剂,公司拥有自主研发的配方并保证完全自给,相比之下有些公司浸润剂仍依赖外购;公司目前正在筹备建设智能化生产线,利用机器人取代人力进行机械化生产,一旦建成使用将大大节省人力成本;除此之外,全自动物流输送技术、大漏板技术、E7/E8高性能玻璃纤维技术等多项综合能力,使得公司站上玻纤技术的制高点,拥有了市场的绝对话语权。

5.2内调产品结构,外扩全球布局

目前公司的战略布局目标明确,坚持产品链条优化与全球产线布局同步推进。产品链条优化方面,公司目前高端产品占比已达60%,通过积极布局电子纱以及推进高性能粗砂研发这一占比有望进一步提升;同时,上游收购叶腊石矿石关联企业、下游投资树脂基增强材料产线,产业链的延伸将再度增厚公司业绩。全球产线布局部分,公司率先走出国门,坚持先建市场,再建工厂的原则,争取产品就地消化;埃及产线的全部投放大幅拉升了公司综合毛利率,随着全球各地区产线布局的持续推进,公司市占率有望进一步提升。

5.2.1高端领域应用增强,上下游延拓齐头并进

下游需求升级转变,公司产品结构优化调整。公司传统优势产品是玻纤粗纱,在技术和市场上都比较成熟,具备规模优势。现今玻纤的下游应用领域正发生结构性的变革,预计销售重心将从传统的建筑建材领域转向轨道交通、电子产品、风电领域等,公司依托技术优势不断推陈出新发展高端产品,目前高端产品占比已达60%。

近年来,下游电子电器产业的蓬勃发展带动电子纱、电子布需求和价格飞速提升,毛利率较普通粗纱高10%左右。公司抓住机遇,着眼于电子纱业务的布局。目前公司已有电子纱产能4.5万吨,电子布产能1.5亿米,全球的电子布的需求量是25亿米,公司的产能只占到全球6%。公司现已筹划新材料智能制造基地生产线扩建项目,其中3条电子纱、电子布生产线的投资规划,预计到2023年全部释放之后,届时电子纱、电子布产能分别有望达到22.5万吨及10亿平方米。

表9:全国电子纱产能(万吨)

目前国内电子纱、电子布的需求主要集中在华东区域,综合公司下游主要客户生益科技及华正新材等的反馈,公司扩产后的产能仅能满足国内不到1/3的订单需求,未来市场前景广阔;同时电子纱、电子布在生产设备、条件及工序上与传统粗纱差别不大,公司在粗纱领域长期以来积累的技术优势和生产经验可以在电子纱领域得到进一步的发挥,并且公司重视电子纱和电子布一体化生产销售,相比现有的电子纱、电子布企业分散化生产,效率更高、盈利能力更强。

图35:PCB(电子纱、电子布下游产品)

图36:覆铜板(PCB下游产品)

上下游延拓齐头并进,复材龙头扬帆起航。上游端,公司已经收购了叶腊石矿石的关联企业,桐乡基地有60万吨的叶腊石已可以自主供应;叶腊石占制造总成本的1/10左右,用量在原材料中仅次于石英砂,目前叶腊石的价格较年初上涨了20%,公司在叶腊石相关产业的布局可以从一定程度上对冲成本端的价格波动风险。下游复合材料方面,公司于2016年8月收购中复连众25.52%股权,正式进军复合材料领域;目前来看,树脂基增强复合材料是现在复合材料领域里面用量最大的一类,公司也已投资建设了年产10万吨的树脂生产线;后续随着集团业务整合逐步推进,公司有望继续扩大树脂基生产建设的投资,下游产品附加值的提升将进一步增厚公司业绩。

5.2.2. 坐实玻纤纱龙头地位,全球战略布局步入快轨

截至2017年8月,公司在埃及规划的三个项目已经全部投产,共实现产能20万吨/年,其中16年、17年投放产能共计每年12万吨。前期由于欧洲、印度、土耳其针对中国出口玻纤产品征收的反倾销反补贴的双反税率,使得国内产品基本无法出口。而目前每年欧洲需要从国外进口玻纤的量超过20万吨,埃及基地建成之后,由于当地出口产品零关税,产品绝大部分销往欧洲,成功覆盖欧洲市场的供给缺口。另一方面,埃及具备丰富的高岭土资源,矿石品质稳定,成本较叶腊石更低,公司埃及产线利用高岭土替代叶腊石,进一步降低原料成本,加之当地人工成本低,销往欧洲市场的产品定价高于国内,因此埃及基地产品的毛利率比国内更高,从而整体拉升了国外市场的销售毛利率。

图37:公司全球布局战略

对于美国市场而言,中美贸易关系备受关注。自从美国政府领导层换届以来,有关美国贸易战一触即发的言论此消彼长,但就17年中美贸易顺差增速10%的趋势来看,两国贸易关系总体上没有发生恶化;美国方面关于“关税政策”、设定贸易限额等相关保护措施还没有具体方案出台,而减税政策已于17年落地,相比起提高门槛抑制进口,美国吸引投资者进驻进而提升供给自给的可能性更大。

而公司现于美国布局的8万吨/年池窑处于在建当中,预计18年底建成投产,该产线建成后可以充分受益减税政策,并对冲一部分未来美国进口关税壁垒提升带来的损失预期。根据测算,美国项目制造成本会略高于国内,其中人工成本接近国内的5倍,但同时美国项目最大的优势首先在于当地页岩气的资源丰富,能源成本低,综合考虑产品毛利率比国内稍低。由于美国目前仍然是全球最大的玻纤消费国,市场空间巨大,并且从公司的角度而言,美国项目的战略意义还在于可以将美国本土优秀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带回国内,进一步提升公司的全球竞争力。

图38:中美贸易顺差(亿美元)

图40:中美制造业税前月均工资(元)对比

同时,印度10万吨/年池窑也已经在计划当中,目前土地已经获批,预计在18年一季度开工,19年年底完工,产品毛利率的情况预计与国内相差不大。

由于公司国外布局业务最终都以美元进行结算,而17年至今美元兑人民币的持续贬值导致外贸确认收益受到负面影响,从公司17年单季度的销售净利率及毛利率数据可以看出,二季度和三季度的净利率和毛利率环比都有所下降,很大一部分是美元相对人民币贬值所致。但同时公司一直在使用套期保值策略对冲美元贬值风险,根据公司2017年中报披露的数据,公司在17年上半年发生的汇兑损失是-312.56万元,在美元贬值背景下,汇兑损失不增反减,考虑到美国在建产线部分发生的汇兑损益(成本端受益于美元贬值)是计入在建工程科目,不会对利润表中的汇兑损失科目产生影响。

图41:美元兑人民币月平均汇率(元)

图42:公司单季度销售毛利率及销售净利率

我们发现在2008-2016年间,公司采用套保策略将汇兑损失序列的方差控制在0.64左右。对比来看,我们假设公司未进行套期保值操作,按照年均汇率的变化率折算收入,进而计算出到的汇兑损失序列的方差高达1.19。从下图我们也可以很明显的看出,公司的套保策略起到了平滑汇兑损失的作用,因此我们有理由认为公司套期保值策略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对冲汇率波动带来的风险,保证公司业绩保持稳定。

图43:公司采取套保策略前后的汇兑损失(亿元)对比

通过埃及产线和美国工厂,公司已经可以基本满足美国和欧洲的市场供应,印度项目建成之后,公司有望进一步覆盖东南亚市场。关于全球战略布局,公司下一步的战略是考察北欧和土耳其是否具备建设生产线的条件,目前正处于前期市场考察阶段。至此,公司的全化布局步入快轨。

图44:公司国内外业务毛利率对比

6. 外增内调,财务指标为制造业标杆

6.1. 去杠杆增盈利,财务质量显著提升

公司2017年净资产收益率ROE为18.36%,其中前三季度的净资产收益率ROE为13.61%,同比增加21.84%,显著领先于行业平均水平。公司克服了大规模企业的劣势,盈利回报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并在2017年稳定在行业第一的位置。

图45:行业内净资产收益率ROE(%)比较

直接导致ROE增加的因素是公司销售净利率的增加。2017年前三季度公司的销售净利率为24.22%,同比增加15.41%。销售成本率为54.71%,同比降低2.44%,成本的管控增加了销售净利率。同时对比发现,公司的财务费用自2014年开始显著下降,销售净利率同样自2014年开始显著增加,并最终在2017年稳定在行业第一的位置。

图46:行业间销售净利率变化趋势(%)

图47:三费(左轴)、成本(右轴)与营业收入的比率变化(%)

参考偿债能力比率,公司通过减少负债比例、减缓资产增长的调整,公司的资产负债率由2011年的78.11%下降到2017年的51.39%,与行业平均水平相持平。去杠杆的主要对象为非流动负债,2016年长期借款同比降低44.22%。而占总负债比例60%以上的流动负债并没有显著减少,公司仍偏好短期借款,导致公司流动比率较低,但总体仍呈上升趋势,预期未来会提升。公司去杠杆的策略降低了财务风险,财务费用的减少以及营业成本的管控使销售净利率增加的幅度超过减少杠杆的损失,净资产收益率ROE大幅提升。

表10:偿债能力指标(%、倍)

中国巨石作为玻纤行业的龙头,具有较大的总资产规模和总负债规模,对其资产周转提出了较大的挑战。公司2017年前三季度的总资产周转率为0.27次,同比降低17.46%;存货周转率为2.76次,同比增加19.51%。制造业企业的资产周转率普遍偏低,中国巨石总规模较大,且利好市场提高了存货的价值,公司相比同行业总资产和存货周转水平均较低,但仍处上升趋势,预期未来随着公司盈利水平的提高周转能力会有改善。

公司应收账款周转水平较强,2017年前三季度的应收账款周转率为4.27次,同比增加29.59%,显著高于行业平均水平。由于公司具有一定的垄断地位,不需通过赊销吸引客户,因此账款回收力度较大。同时公司应收账款账龄大多为一年及一年以内,总体来看较为健康,公司经营稳健。

表11:运营能力指标(次)

6.2. 现金流持续稳定,龙头优势突出

公司2017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净额为38.03亿元,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净额为-12.81亿元,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净额为-23.02亿元。从现金流的结构来看,公司具有较为稳定的盈利能力,能够创造持续的现金流进行投资和调整产权结构等活动。从现金流的走势来看,预期公司仍将在一段时间内保持较强的现金流动水平,为开拓国外市场,增加规模化效应奠定基础。

2017年前三季度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34.89%,显著高于行业平均水平。作为行业的龙头,公司对于上、下游市场的主动性较强,销售中现金回收比例高,内部现金周转快,流动性较强。

图48:现金流净额(亿元)

图49:现金流净额/营业收入(%)

7. 盈利预测及投资建议

公司现阶段仍然处于产能扩张期,未来产能有望保持稳定增长;而玻纤下游需求旺盛,景气度延续,玻纤价格有望继续走高,公司作为龙头,享受量价齐升双重利好。我们预计公司2018-2020年营收分别为103.82亿、122.64亿、138.99亿元,归母净利分别为28.35亿、37.93亿、45.33亿元,EPS分别为0.97元、1.30元和1.55元,按照2018年3月21日收盘价计算,对应PE为17X、13X、11X。

表12:营业收入预测

A股上市玻纤公司主要有五家,我们认为公司作为国际玻纤龙头公司,市场占有率高,全球产能约700万吨,公司在产产能140万吨,为全球龙头,随着产能在国内和国外的稳步投放,国际龙头地位更加稳固。再者公司专注研发,技术不断创新,体现在毛利率水平每年稳步提升,并且高端产品占比开始提升,下游客户质量也在不断提高,尤其是面向具有高附加值的电子行业。考虑到公司的龙头地位、国际战略以及不断的技术创新,应当给予一定龙头溢价,我们认为给予公司20X估值比较合理。维持“增持”评级,结合18年EPS为0.97元,给予目标价19.4元。

表13:可比公司估值情况

图50:公司历史PE及均值(截止至2018年3月21日)

风险提示:环保趋严可能使得叶腊石、石英砂等玻纤原材料开采企业的生产成本增加,从而导致原材料价波动。玻纤制品下游分散,与全球经济形势相关,一旦发生全球性经济衰退,会对公司产品造成较大影响。同时公司在埃及、印度和美国都有业务布局,产品面向当地及周边,汇率的大幅波动也会影响公司的营收情况。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