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股票

2023年 中国经济成绩单

媒体滚动

关注

来源:北京商报

1月17日,国务院新闻办就2023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举行发布会。会上,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2023年,国内生产总值1260582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71495亿元,同比增长7.2%,总量创历史新高,其中服务消费较快回暖,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20%;服务业增长较快,同比增长5.8%。

国家统计局局长康义表示,消费成为2023年带动经济恢复的重要力量,2024年,支撑消费持续回升的有利条件比较多,消费仍然会保持较好的增长。同时,服务消费较为活跃,服务业增长将继续成为带动吸纳就业的主要力量之一。

消费规模创新高,服务消费回暖快

数据显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71495亿元,同比增长7.2%,其中服务消费较快回暖,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20%。

“总的来说,2023年消费市场恢复向好。疫情三年消费市场受到冲击比较大,不少接触型、聚集型的消费都受到抑制,随着疫情防控平稳转段,经济社会全面恢复常态化运行,消费呈现出好的恢复态势,热点亮点频多,消费成为2023年带动经济恢复的重要力量。”康义说。

具体来看,消费规模再创新高,2023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超过47万亿元,总量创历史新高;消费重新成为经济增长的主动力,2023年,最终消费支出拉动经济增长4.3个百分点,比上年提高3.1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是82.5%,提高了43.1个百分点,消费的基础性作用更加显著。

服务消费较快回暖,也是2023年消费恢复的一大亮点,服务零售额比上年增长了20%,快于商品零售额14.2个百分点;居民人均服务性消费支出增长14.4%,占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达到45.2%,比上年提升2个百分点。此外,居民消费的结构升级态势持续,特别是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收入的稳定增长,目前我国正处在居民消费结构快速升级的时期。

服务业增长较快,持续带动吸纳就业

去年全年服务业增长较快,接触型、聚集型服务业明显改善。据悉,2023年服务业增加值比2022年增长5.8%。其中,住宿和餐饮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金融业,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4.5%、11.9%、9.3%、8%、6.8%、6.2%。

具体来看,2023年12月,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8.5%;其中,住宿和餐饮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生产指数分别增长34.8%、13.8%。2023年1—11月,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8.5%。

康义表示,过去一年,经济结构优化升级,服务业和消费的经济增长主引擎作用更加凸显。数据显示,2023年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54.6%,比上年提高1.2个百分点;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82.5%,比上年提高43.1个百分点。

此外,康义还指出,相较其他产业,劳动密集度较高的服务业在吸纳就业方面优势明显。“去年以来服务业恢复势头较好,在GDP中的占比也在提高,服务业占GDP的比重已经超过疫情前水平,餐饮、交通、批发零售等行业的就业带动作用比较明显。展望今年,服务消费较为活跃,服务业增长将继续成为带动吸纳就业的主要力量之一。”

支撑回升有利条件多,消费仍会保持较好增长

对于2024年的消费市场趋势,康义表示,“支撑消费持续回升的有利条件比较多,消费仍然会保持较好的增长”。

康义指出,支撑因素主要有四方面,首先是消费潜力仍然巨大。14亿多的人口,超大规模市场的优势依然明显,加之城乡融合发展、城镇化进程推进、消费结构持续升级,这些都为消费增长提供了广阔空间。特别是医疗、健康等消费潜力有望进一步释放。

其次是消费基础不断巩固。收入是消费的前提和基础,随着经济持续恢复,就业形势总体改善,居民收入有望保持稳定增长,将有力支撑居民消费能力的提升。同时,消费亮点不断涌现。数字消费、绿色消费、健康消费、文娱消费等都快速发展,智能家居、文娱旅游、体育赛事、国货潮品这样一些消费热点也在不断升温,不断为消费市场提质扩容增添动力。

此外,促消费政策持续发力。各地区各部门坚持把恢复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相继出台一系列促消费政策,着力稳定和扩大传统消费、培育壮大新型消费、持续优化消费环境,将继续对稳定消费市场、促进消费恢复起到积极的作用。

根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2024年要着力扩大国内需求,激发有潜能的消费。包括,将重点培育壮大新型消费,支持直播电商、即时零售等新业态新模式健康发展,打造数实融合消费新场景,激发数字消费活力。扩大绿色消费,促进健康消费,推动国货“潮品”消费;稳定和扩大传统消费。全链条促进汽车消费,组织开展新能源汽车下乡,提振新能源汽车消费,扩大家居消费,促进家电消费;推动扩大服务消费,打造餐饮消费热点,扩大家政服务消费。优化消费环境,逐步完善以步行街为引领、智慧商圈为支撑、便民生活圈为基础的城市商业体系,便利居民消费。将加快补齐乡村商业短板,高质量发展农村电商,深入实施“数商兴农”,便利工业品“下乡”和农产品“进城”,释放乡村消费潜力。

北京商报记者 方彬楠 程靓

·延伸阅读·

我国就业形势总体改善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过去一年,我国就业形势总体改善。1月17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2023全年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值为5.2%,比上年下降0.4个百分点,农民工、青年人、就业困难人员等群体的就业得到有效保障。有关分析指出,展望新年,就业形势压力依然存在,但随着经济回升向好,产业转型升级加快,稳就业的积极因素也在不断积累,我国就业形势有望保持稳定。

城镇失业率均值5.2%

1月17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2023全年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值为5.2%,比上年下降0.4个百分点。12月,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1%。31个大城市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全国企业就业人员周平均工作时间为49小时。全年农民工总量29753万人,比上年增加191万人,增长0.6%。其中,本地农民工12095万人,下降2.2%;外出农民工17658万人,增长2.7%。农民工月均收入水平4780元,比上年增长3.6%。

在当日举行的2023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发布会上,国家统计局局长康义介绍,过去的一年,我国全力稳住了就业大局,就业形势总体改善。1—11月城镇新增就业人数是1180万人,同比多增35万人。

同时,从重点群体和困难群体来看,农民工、青年人、就业困难人员等群体的就业得到有效保障。2023年,农民工总量达到29753万人,比上年增加191万人,外来农业户籍人口城镇调查失业率均值是4.9%,比上年下降0.7个百分点。1—11月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人数475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人数156万人。此外,脱贫人口就业稳定增长,到2023年11月末,脱贫人口务工规模是3294万人,超过3000万的目标任务。

政策显效但仍存压力

“2023年我国城镇调查失业率较上年下降0.4%,说明2023年各地稳就业政策收到了实效,通过促消费、促投资、稳外贸、稳增长等一揽子政策,推动了全年经济复苏和市场回暖,促进了全年就业增长和失业减少。”中国商业经济学会副会长宋向清告诉北京商报记者。

值得注意的是,在1月17日举行的2023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发布会上,康义提到,从就业看,就业形势总体改善,特别是农民工就业形势改善比较明显。宋向清也关注到了这一点,他指出,农民工月平均收入增长3.6%,这个成绩来之不易。

与此同时,康义也指出,今年的就业形势,总的判断是压力依然存在,部分群体、部分行业就业的结构性矛盾问题仍会比较突出。中国民生银行高级宏观研究员王静文也告诉北京商报记者,今年重点群体和困难群体就业状况较好,这表明就业机会主要集中于一些薪酬偏低的岗位,整体就业压力仍客观存在。

此外,宋向清认为,就业市场还存在就业岗位专业性结构不合理、地区就业市场结构不均衡、部分新增大学毕业生、农民工、新市民等新增就业人员对就业城市的选择弹性不大等问题。”宋向清表示。

2024年有望保持稳定

展望新年的就业形势,宋向清认为,总体会是“压力与动力兼有,困难与希望同在”。在承压的同时,目前,也有多项数据显示出了新一年就业形势中的积极因素。

康义介绍,经济增长是稳定和扩大就业的基础。近年来,我国经济增量不断扩大是拉动就业增长的关键所在,2024年我国经济创造的增量有望大于去年,这将为扩大就业提供有力支撑。同时,2024年退出劳动力市场的人口规模将大于新进入劳动力市场的人口规模,这也为寻找工作的人提供了更多就业空间。

此外,据康义介绍,相比于其他产业,劳动密集度较高的服务业在吸纳就业方面优势明显。去年以来服务业恢复势头较好,在GDP中的占比也在提高,服务业占GDP的比重已经超过疫情前的水平,餐饮、交通、批发零售等行业的就业带动作用比较明显。“展望2024年,服务消费较为活跃,服务业增长将继续成为带动吸纳就业的主要力量之一。与此同时,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蓬勃发展,产生许多全新的岗位需求,也有利于扩大就业空间,提升就业质量。”康义介绍,稳就业政策效应持续发力显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此也作了部署,各地区各部门将更加突出就业优先导向,加大重点群体就业帮扶力度,政策红利释放也有望继续为就业稳定提供有力保障。

“2024年的就业形势,总的判断是压力依然存在,部分群体、部分行业就业的结构性矛盾问题仍会比较突出。但是,随着经济回升向好,产业转型升级加快,稳就业的积极因素也在不断积累,我国就业形势有望保持稳定。”康义表示。

北京商报记者 方彬楠 冉黎黎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