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车企投身保险新战场,广汽、比亚迪能否破局?

21世纪经济报道

关注

近期,车企在新能源车险市场动作频繁。

近日,由广汽集团等企业发起成立的专业汽车保险公司众诚汽车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众诚保险”)与同为广汽集团旗下的广汽埃安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汽埃安”)签订统一交易协议,众诚保险及其子公司将为广汽埃安及其子公司提供保险保障、风险管理、保险经纪、汽车延保等方面服务。

在不久前,由比亚迪完全持股的深圳比亚迪财产保险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比亚迪财险”)正式在安徽、江西、山东(不含青岛)、河南、湖南、广东、陕西等7个省份上线投保入口。

尽管不少车企已入局新能源车险,但业内人士表示,短期来看,新能源汽车的高保费局面仍难改变。

一众车企以身入局新能源车险市场

近年来,随着新能源汽车的飞速发展,新能源车险这块蛋糕也愈发诱人。于是,一众车企坐不住了,企图在新能源汽车生态上“一鱼多吃”,不断有车企通过设立和收购保险经纪公司等方式来完成自己保险板块的布局。不过有些车企推进地较为顺利,有些则早早折戟。

2018年7月,小鹏汽车就斥资5000万元设立广州小鹏保险代理有限公司,但在2022年放弃了保险代理业务。

2019年3月,奔驰汽车在北京注册设立梅赛德斯-奔驰保险代理有限公司,但未获批复已被注销。

2019年4月,特斯拉收购了美国马克尔公司,获得保险经纪牌照,2020年8月又在中国注册成立特斯拉保险经纪有限公司。

2022年1月,蔚来注册设立了一家保险经纪有限公司,注册资本5000万元,由蔚来控股有限公司100%控股。同年12月,蔚来收购汇鼎保险经纪公司,顺利拿下一张保险经纪牌照。

2022年5月,理想汽车全资入股了银建保险经纪公司,获得保险经纪牌照,后更名为北京理想保险经纪有限公司。

2022-2023年,哪吒汽车申请了多个“哪吒汽车保险”“哪吒车险”等相关商标,但均未完成审批注册。

此外,刚刚登场的小米汽车虽然没有推出自家车险,但资料显示,小米旗下也拥有一家保险经纪公司——北京厚积保险经纪有限公司。

相比而言,比亚迪不是入局最早的,但却是入局最深的。在成立保险经纪公司后,比亚迪又取得保险公司牌照。2022年3月,比亚迪出资设立比亚迪保险经纪有限公司。一年之后的2023年5月,比亚迪收购易安财产100%股权,获得保险公司牌照,并将易安财险更名为比亚迪财险。

新能源车险市场巨大且增长迅速

为什么车企尤其是新能源车企会对保险业务心心念念?

公安部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底,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2041万辆,占汽车总量的6.07%;其中纯电动汽车保有量1552万辆,占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的76.04%。2023年新注册登记新能源汽车743万辆,占新注册登记汽车数量的30.25%,与2022年相比增加207万辆,增长38.76%,呈高速增长态势。

伴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增长,新能源车险保费也极具发展空间。

东吴证券预测,2025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将达到1167万辆,保有量达3693万辆,保费规模达1865亿元,占车险总保费比例约为18.7%;预计2030年保费规模将达5309亿元,占车险总保费比例约为34.9%。

面对如此巨量且极具前景的新能源车险市场,车企入局也在情理之中。而且车企亲自下场参与新能源车险,也能为用户带来更好的服务。

北京工商大学中国保险研究院副院长兼秘书长宁威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车企通过不同方式参与新能源车险业务主要有两方面考虑:第一是为了获取保险利润,第二是形成产业闭环。

艾瑞咨询曾在《中国新能源车险生态共建白皮书》中指出,车险作为消费者购车后第一个接触到的服务类产品,刚需性和消费粘性使得它成为服务车主的切入口。一方面,汽车厂商们以车险为突破口,推出车主在购买汽车的同时也能入手同一家保险的服务,从汽车到保险业务的拓展,有利于形成新的产业链闭环,增加利润收入;另一方面,汽车厂商可以通过保险业务对汽车的风险、汽车驾驶信息和车主进行充分地了解,从而提供更好的保险服务,从而提高车主的用车体验。

在收购易安财险前夕,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在2022年年度股东大会上表示,比亚迪进场新能源汽车保险行业,将利用用户群体、行销方式、技术等方面的积累,在费用节俭、效率提升、科学理赔等方面赋能新能源汽车保险行业。

车企下场参与新能源车险不仅能让车企获得保险利润,同时也能促进自身车辆销售。北京联合大学商务学院金融系教师杨泽云对记者表示,根据交易成本理论,车企参与车险经营,是能降低交易成本的,因此两者合并可以获得更多利润。同时,当前消费者确实担忧新能源车投保难投保贵的问题,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其购买决策。如果车企有自己的保险公司的车险产品,能给消费者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担忧,进而促进销售。

对于车企参与新能源车险的优势,东吴证券研报称,在新能源车企可以简化新能源车理赔流程,现阶段保险公司缺乏新能源汽车定损人才,在事故后无法进行现场定损,需要新能源车企介入检测才可定损理赔,车企可凭借技术优势,提高整个车险理赔流程效率;其次,车企可以设计出车风险和理赔更匹配的创新性车险产品,凭借承保车辆的出行大数据、智能驾驶方面的信息优势,未来可以联合保险公司推出个性化保险产品;此外,新能源车企对新能源汽车销售的场景垄断,新能源汽车直营汽车模式的兴起使得车企直接接触新能源车险的购买人群,从而直接获取购买新能源车险的车主信息。

尽管车企投身新能源车险业务优势明显,但仍面临很大挑战。中国人保副总裁于泽曾公开表示,车险对承保和理赔服务网点要求很高,庞大的网点服务体系对进入到车险行业的车企而言挑战很大。

新能源汽车高保费局面短期难以改变

虽然新能源车险市场是一片蓝海,但目前该市场上一直存在着“车主喊贵,险企喊亏”的发展困境。一方面是新能源车主投保难、投保贵;一方面是新能源汽车出险频率高、赔付成本高。

中国银保信发布的《新能源汽车保险市场分析报告》显示,新能源汽车的平均保费实际上比燃油车高出大约21%,保费上涨也比较快。申万宏源研报则显示,新能源车险的赔付率平均接近85%。以车损险为例,新能源车中占比最高的家用车出险率高达30%,显著高于燃油车的19%。

对于此种局面,宁威对记者分析,目前新能源车保费高,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车企掌握着新能源汽车的关键性技术,但并不向保险企业共享驾驶行为等重要信息,导致保险公司只能通过损失率、赔付率来进行定价。在无法区分致损原因的情况下,无法判断从车还是从人因素,保险公司只能提高保费来维持利润。

对于车企下场后,新能源车险保费能否下降,宁威表示:“综合新能源技术突破可能性与车企的保险利润企图,我判断即使车企下场,短时期内保险价格不会下跌。”

宁威称,车企亲自下场参与新能源车险最大的意义在于车险市场上多了最懂技术,车险产业链上交易成本最低的企业。但交易成本的降低能否直接转换成保险消费者的购买成本降低,目前还无法判断。

杨泽云亦表示,新能源车险三高问题可能并不会因为车企参与而立即改变。但长期,车企可以结合出险情况,通过保费激励、调整生产工艺,甚至通过提高智能驾驶降低事故率等方式降低三高。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