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虚标制作信息、品质安全难保 奈雪的茶新老问题难解

消费日报官方微博

关注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但近年来,发展迅猛的茶饮市场却屡有知名品牌接连触碰 食品 安全“雷区”。从奶茶中的异物到面包过期发霉,这些问题不仅有损 消费者 的权益,也严重损害了企业的形象与信誉。

消费者:喝到苍蝇仅赔5张饮品券

4月23日,消费者李女士(化名)向本报反映,自己在 奈雪的茶 浙江台州青悦城PRO店购买一杯奶茶。饮用时发现,奶茶里有两只苍蝇。据李女士介绍,该店店长看到自己在社交平台发布的相关帖子后,主动联系请求删除帖子,并以赠送五张饮品券作为补偿。李女士拒绝并提出赔偿要求,但至今未得到答复。同时,更令李女士气愤的是,双方在约定见面沟通但未果后,店长更在离开时拿走了李女士购买的问题奶茶,还表示“今天的任务结束了”。

对此,北京雷石律师事务所孔芳芳律师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根据《食品安全法》第一百四十八条规定,消费者因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受到损害的,可以向经营者要求赔偿损失,也可以向生产者要求赔偿损失。“值得注意的是,生产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或者经营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消费者除要求赔偿损失外,还可以向生产者或者经营者要求支付价款十倍或者损失三倍的赔偿金;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一千元的,为一千元。”该律师表示。

投诉平台:食品安全问题频出代金券未使用却拒绝退款

近年来,奈雪的茶屡陷食品安全风波,并多次被相关部门处罚。记者注意到,黑猫投诉平台上,关于奈雪的茶相关投诉信息达1400余条,其中主要涉及吃出异物、产品或配料变质等质量问题,以及现金券过期不退款等服务问题。根据投诉内容记者看到,消费者曾在奈雪的茶饮品、甜品中发现苍蝇、蟑螂、指甲、头发、虫卵等异物。同时,更有多位消费者投诉称相关产品在保质期内却出现变酸、风干、发霉、腐烂等问题。

除此之外,代金券未使用却不给退款也引发消费者的热议。大量消费者表示其通过不同渠道购买的奈雪的茶代金券等产品,因过期导致无法使用,且企业并不予补发或退款。

一位在黑猫投诉平台进行投诉的消费者表示,自己于线上购买了奈雪20元代金券,如今面临过期无法使用的困境。“现在所有的 餐饮 预付费和团购套餐都是过期自动退,可奈雪却不予退款。”该消费者坦言,愿意购买代金券的都是品牌的“老朋友”,但品牌如此冷漠的处理方式,让自己十分失望。

记者了解到,相关法律规定,商户不能设定过期未消费预付款不退。例如国家工商总局发布的相关规定中明确要求,“团购网站经营者以预收款方式销售团购商品或服务,不得设定过期未消费预付款不退或者限定款项只能退回网站账户等限制。”也就是说,商家拒绝给消费者未消费的过期团购商品退款,或违反相关法律。

据悉,奈雪的茶在成立以来一直以“高端”为定位,而如今面临着诸多问题,或已与其创立初衷背道而驰。针对以上问题,记者多次联系奈雪的茶相关负责人,就门店在饮品制作过程中的操作规范、监管标准及店内卫生等方面进行采访。但截至发稿前,对方未予以回复。

门店店长:“确实钻了法律空子”

记者从奈雪的茶官方客服了解到,目前该品牌门店分为常规店和PRO店两种模式,其区别在于PRO店相较于常规店门店面积更小、产品种类也较少。据相关客服介绍,一般情况下,门店售卖的面包都是当天现制。然而,记者在走访中看到,部分门店的产品标签信息与实际制作情况存在出入。

4月23日,记者对北京市丰台区银座和谐广场奈雪的茶PRO店走访时发现,在面包甜点柜台中,陈列的产品标牌上,均明确标注了“制作单位:本店”。但该店工作人员现场表示,产品并非本店制作。他告诉记者,店内所售的面包均为“加工”,即门店进货半成品食材后,再在本店加工后售卖。

随后,记者致电12315消费者投诉举报专线电话,并就奈雪的茶门店销售张贴虚假信息产品的问题进行反馈。4月26日,该店店长电话联系记者,并回复称,“面包等产品的制作信息,确实存在漏洞,会向公司反馈。”他向记者坦言,“因为我们是在店内加工或复热后出售,所以不能说成‘制作’,这一表述确实是钻了法律的空子。”

资本市场 :市值大幅缩水子品牌先后关停

除了产品和门店管理等问题外,记者注意到,奈雪的茶在资本市场也面临较大压力。新消费日报有关报道显示,奈雪的茶2021年6月30日上市发行价为19.8港元/股,随后股价开始一路下滑,截至4月24日午间收盘报收2.31港元/股。业内人士指出,奈雪的茶上市不到三年,市值从最高峰293亿港元已下滑至39.62亿港元,缩水超250亿港元。3月27日,奈雪的茶发布2023年财报,公司实现营收51.64亿元,同比增长20.3%,归母净利润为0.13亿元,调整后净利润为0.21亿元,扭亏为盈。尽管如此,但投资者并不买账,股价也应声下跌。

与此同时,奈雪的茶直营门店订单量与订单均价连续三年下跌也暗藏隐忧。新浪财经相关报道指出,2021-2023年,奈雪的茶直营门店每间茶饮店平均每日订单量分别为416.7单、348.2单、344.3单,其中2023年同比下降1.12%;每笔订单平均销售价格分别为41.6元、34.3元、29.6元,其中2023年同比下降13.7%。

此外,记者注意到,今年年初,奈雪的茶关闭旗下子品牌“台盖”,加之此前关停旗下“山梨”门店,目前仅剩“奈雪”品牌。虽然部分门店已经关闭,但奈雪的茶又于2月底公布了2024年加盟新政策——单店投资58万元起,相较于此前98万元的加盟门槛几乎减半。

作为“新茶饮第一股”,身披“高端”外衣的奈雪如何保障产品质量安全?其品牌又如何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保持良性发展?对于奈雪的茶存在的食品安全、门店管理及品牌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和危机,记者发去相关问题,但截至目前尚未得到回复。我们将对此持续关注。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