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股票

李迅雷最新对话:中国未来也可能到零利率,金融或将走向“混业经营,分业监管”

市场资讯

关注

来源:六里投资报

8月18日,中泰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在中欧基金中期策略会上,与中欧基金首席策略分析贾锋展开对话,就人口老龄化趋势下,资本市场及产业未来的发展,分享了自己的观点。

李迅雷提出,以1-7月房地产投资数据来看,房地产已经成为了拖累经济的一项重要因素。

房地产在经济中的重要拉动作用缩减后,资本市场的融资功能可以得到更大发挥。投资者理财中,金融产品的配置比例也会得到显著提升。

他认为,商业银行的盈利模式也将从赚存贷差转向金融创新,中国金融监管政策未来或将进一步放松,“混业经营,分业监管”或会是未来商业银行走向的新局面。

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趋势中,中国有着庞大的人口基数和内需市场,中国车企也将随之成长,未来的全球领军车企未必就是特斯拉

先来看投资报整理提炼的交流要点:

1.从七月份数据来看,1-7月房地产投资是-6%以上的负增长,已经是成为拖累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了。

首先我觉得,我们国家从政策层面要坚持房住不炒。同时的话,也要稳房价,稳地价,稳预期。

所以我觉得我们更可能的一种态势,就是房地产慢慢地在经济当中的体量占比下降。

房价的话,可能会出现滞涨。

同时,这对于我们金融的影响也是非常巨大。

2.日本已经是负利率,欧洲欧盟也是负利率。

那就有个问题来了,为什么人家是负利率,银行一样还是能够挣钱?

那么显然,他们银行不是挣存贷差的钱。

那么他们在挣什么钱?

那还是增值服务,还是各种理财产品,直接融资所带来的各种金融创新。

我觉得这是以后商业银行经营的模式,而不是传统的来获取一个存贷差的这样的模式。

3.我相信我们国家今后金融的监管政策也会进一步宽松,我们可能就会走到一个“混业经营,分业监管”的模式。

所以对于金融机构来讲,还是有它的发展机会,尤其对商业银行来讲,转型就显得非常有必要。

比如说像房地产,虽然银行贷款这块可能要弱了,它可以发REITS。

REITS在美国的话,它的体量非常大,我觉得这在中国也是可以借鉴的。

4. 如果能够这样的话,那我们的利率是不是还有进一步下行的空间?

我们会不会在将来也实现零利率?

完全有可能,因为金融机构在转型了。

整个社会经济下行的话,需要有更宽松的货币政策来支持实体经济。

5.记得我在2001年的时候,曾经组织我们的行业研究员出过一本书,叫《未来蓝筹》。

我们选择了其中的30个企业,进行跟踪。

跟踪的结果,发现其中有40%还是被我们选对了,他们确实成为未来的行业龙头了。

这个组合,它具有很高的超额收益。

即便你没有选对,但是它是属于头部,属于次龙头,同样可以获得一个很高的超额收益。

所以我觉得,在这方面的话,我们首先要选行业,成长性行业,即便你选不中它的龙头,它只要发展,那超额收益也很高。

对于夕阳行业,对于传统行业来讲,你即便选中了龙头,你的投资回报率可能还是要跑输整个市场。

房地产体量占比会慢慢下降,

融资结构会发生改变

问:从人口的角度,我们怎么去看待人口老龄化趋势下房地产的投资机会?对于家电、家装、钢铁、建材等相关产业,它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李迅雷:房地产对中国经济的影响非常大,

房地产对GDP的贡献直接跟间接的大概要占到25%-30%。

居民家庭的资产配置当中,房地产要占到60%以上。

银行的贷款结构里面,房地产大概要占到30%左右。

对政府的土地财政,房地产的贡献也是巨大,所以房地产至关重要。

从七月份数据来看,1-7月房地产投资是-6%以上的负增长,已经是成为拖累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了。

首先,我觉得,我们国家从政策层面要坚持房住不炒,同时的话,也要稳房价,稳地价,稳预期。

所以我觉得我们更可能的一种态势,就是房地产慢慢地在经济当中的体量占比下降。

房价的话,可能会出现滞涨。

同时来讲的话,这对于我们金融的影响也是非常巨大。

日本在1991年房地产泡沫破灭之前,日本的金融当中,

它的融资结构里面,间接融资占比是75%,直接融资占比是25%。

现在,日本房地产泡沫破灭之后,直接融资跟间接融资各占50%。

说明什么?说明日本的融资体系发生了变化。

1990年的时候,全球市值最大的十个公司。日本的银行占了六家。

现在全球市值最大的公司里面没有一家银行,更没有一家日本银行,说明整个结构发生了变化。

那么,这对于我们资本市场来讲是不是好事?

我觉得可能是好事情,因为这样的话,资本市场的融资功能可以得到更大的发挥。

投资者的理财当中,金融产品的配置比例,会得到一个显著地提升。

整个金融行业里面,资产管理行业在这个过程当中会得到更大的关注,可以把规模做得更大。

举个例子来讲,像前两年有数据体现出来,公募基金的规模扩张已经超过了IPO的规模,更何况还有私募基金,

所以说,中国资本市场在将来,会发现资金的流入量非常大。

最近已经出现了资产荒,资产荒为什么会发生?

就是因为,过去我们的银行理财产品里面有一大块是跟房地产相关的产品,现在这个产品没法发了。所以说,出现了资产荒。

其实,我们讲到人口老龄化,讲到房地产,现在看到的只是现状。

我们再如果往下推演20年,20年以后,可能这个迹象会更加明显。

所以我觉得,现在大部分的投资者,大部分老百姓,对这样一种变化根本还没有做好充分准备。

我们应该看到,这样一个以房地产来拉动经济增长的模式正在发生改变,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

我们要着重研究、着重分析的,就是可以借鉴过去日本房地产泡沫破灭,它的结果是怎么样;

或者美国次贷危机之后,它整个房地产走势是怎么样的,整个金融体系的变化是怎么样的。

我觉得这是非常有意义的一个话题。

商业银行在负利率下会存在新的盈利模式

中国未来也可能出现零利率

问:你提到,地产板块对商业银行过去的利润贡献了30%。接下来,商业银行它的整体利率是比较低的,它要怎么样更好地去支持实体经济?

李迅雷:整个全球经济它是低增长高震荡,中国经济可能也还会继续面临下行的压力。

日本已经是负利率,欧洲欧盟也是负利率,当然最近可能做了一个调整,往上调了调。

那就有个问题来了,为什么人家是负利率,银行一样还是能够挣钱?

那么显然他们银行不是挣利差的钱,不是挣存贷差的钱。

那么他们在挣什么钱?

那还是增值服务,还是各种理财产品,直接融资所带来的各种金融创新。

我觉得这是以后商业银行经营的模式,而不是传统的来获取一个存贷差的这样的模式。

所以我觉得对于商业银行来讲,依然还是有机会。

比如说美国次贷危机之后,那为什么美国的一些高杠杆的投资银行就破产,就经营不下去了?

然后,他们被商业银行给并了。

但商业银行这样并了之后,它进一步成为全能型的金融机构了。

所以我觉得未来的商业银行的模式,

一方面来讲的话,它要把一些分业的业务打通。

我相信,我们国家今后金融的监管政策也会进一步宽松,我们可能就会走到一个“混业经营,分业监管”的模式。

所以对于金融机构来讲的话,还是有它的发展机会,尤其对商业银行来讲,转型就显得非常有必要。

比如说像房地产,虽然银行贷款这块可能要弱了,它可以发REITS。

REITS在美国的话,它的体量非常大,我觉得这在中国也是可以借鉴的。

那么,如果能够这样的话,那我们的利率是不是还有进一步下行的空间?

我们会不会在将来也实现零利率?

完全有可能,因为金融机构在转型了。

整个社会经济下行的话,需要有更宽松的货币政策来支持实体经济。

在这方面,我觉得大家思路还可以更加打开。

总而言之,天无绝人之路,当以房地产为主导的经济增长模式玩不下去的时候,那么它必然会产生新的模式,会倒逼经济转型。

那是不是对我们整个金融行业的发展又带来了新的机遇了呢?

人口老龄化趋势

生物医药行业推动作用巨大

问:从医药板块未来5-10年的维度,人口老龄化对这一板块的影响怎么看? 

李迅雷:医药板块,首先它属于大消费板块。随着人口老龄化,投资的需求在下降,消费的需求在上升。

当社会城市化率水平比较低的时候,人口老龄化率水平比较低的时候,那肯定是投资主导。

那么发展到后来,现在像西方发达国家,基本上都是属于超级老龄化社会了,那他们肯定是消费主导。

所以说大消费可以继续看好。

同时来讲,我们细分到医药板块,人口老龄化之后,最容易得的两种病,

一个是心血管病,一种是癌症。

这两种疾病的药物治疗需求肯定是大幅上升的,我觉得肯定也是看好的。

另外,随着我们人类的寿命不断延长,如何一个健康,养生保健,体育运动,这类的需求也是在明显提升。

还有一点,因为中国的人口基数非常大,14亿人口。

这里面的话,如果说高端人群占比是20%的话,那20%所对应的就是2.8亿,美国也不过是3.3亿人口。

我们的高端人群一旦对于医疗的需求上升的话,那么其实从量来讲是很大的。

高端人群它的比例虽然比较低,但是我们国家的人口基数太大,逻辑上来讲,应该会产生一些医疗行业的巨头。

而且人口老龄化,它还伴随着预期寿命的不断上升,对这方面是存在着巨大需求。

这种需求对生物医药行业的推动,我想应该还是巨大的。

当然我们需要有更多的研发投入,原创药的比重才是真正的核心竞争力。

未来智能汽车领域,

全球巨头未必是特斯拉

问:现在,信息化革命已经深深影响到了我们的投资和生活。在产业革命变迁的维度上,你有哪些看法?

李迅雷:产业它是需要不断地升级。不断升级的过程当中,就产生新的需求。

比如说现在人口老龄化了,对机器人的需求就大幅上升。

机器人它又会细分,拖地的机器人,厨房烹调方面的机器人,有很多需求是随着技术实现能力的提升,他会应运而生。

我们中国也经历了这个时期,比如说在90年代的时候,家电的需求大幅上升。

那么当初日本是全球家电的巨头,中国的消费大幅上升之后,那么中国的家电企业就成为全球的巨头了。

汽车一直是日本、美国,这两国家巨头,当然是日本更领先了。

但是,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出现,尤其新能源汽车实际上就是种智能汽车,

就像我们现在从功能机到智能手机,大家现在用的都是智能手机。

那么智能汽车,我觉得在这个领域里面,中国可能就领先了。

中国有这么巨大的人口基数,那未来,智能汽车领域肯定是中国的企业是全球的巨头。

未必是特斯拉。

这方面我觉得在不断创新,在技术升级,在这个过程当中,我觉得我们应该要看到行业的带来的机会。

从目前来讲,比如说在光伏领域里面,中国已经是领先了,在全球已经成为巨头了。

那么新能源汽车,我觉得中国的优势也非常明显。

我认为,中国肯定在全球产量和销量都是最大的,这没有任何悬念。

未来还有什么?

是不是在大飞机领域里面,中国有一个很大的提升空间。

因为现在飞机无非就是空客和波音,那为什么中国作为一个全球飞机最大的消费市场,中国这么大的人口,我们能不能产生这种巨头?

这对相关产业、相关行业的带动是非常大的。

从新材料,到航空发动机,从轮胎,到一些细节产品都会有一个巨大的牵引作用。

所以我觉得,我们应该围绕着人工智能大数据时代,一些相关的产业应运而生,但是我们的技术在不断地演进。

在这个过程当中,只要你有需求,那么理论上来讲的话,就有应该有一个相应产品的供给。

传统的产业,它之所以走弱了,是因为有新的产品起来,传统的需求已经不能够满足我们现在居民的消费需求了。

像日本它的人口老龄化,就带领了日本机器人的普及率,它的使用率是在全世界最高的。

那么我们也会面临这样一种情况。

人工成本的上升,也会推升这方面的需求。

所以我觉得,产业的发展,它的涉及面是非常广的。

从新能源,节能储能,到那些新的消费的场景,再到与此相关的材料,到互联网的应用。

大数据时代,我觉得,我们需要不断学习。

没有一个产业,它能够确保一成不变的盈利模式,都会有从盛转衰的可能。

与此同时,新的行业它又会起来。

我想这个过程也给我们的资本市场,带来了很多投资机会。

从高成长行业中

选出头部公司的组合

问:一家伟大的公司,它应该具备什么样的潜质?

李迅雷:我觉得,一个伟大公司它在各个方面,做得都是比较好的。

我基本上是从三个维度去看。

一个是从公司治理,

就是他的股权结构,董监高的分工协作,股权激励,期权等等,这是公司治理层面。

第二个,是它的核心竞争力。

它的行业的竞争力怎么样?这里面有专利,有研发投入等等。我们从ROE,从ROIC等指标上面去看。

第三个,主要看它的社会价值。

它对社会的贡献,社会的责任。

就这三个维度去看一个企业,具体要涉及到某个行业,它是不能够成为龙头的时候,就可能它在某一方面会更加突出。

所以我觉得要评估一个企业它是否会成为一个未来的龙头,确实是个非常专业的东西,也存在很多不确定性。

但是,总体来讲,我觉得从三个维度去进行行业比较,可能筛选出一个组合。

比如说在行业里面属于前10%的这类企业,里面可能在未来有一个或者有两个能够成为未来的龙头企业。

记得我在2001年的时候,曾经组织我们的行业研究员出过一本书,叫《未来蓝筹》。

我们选择了其中的30个企业,进行跟踪。

跟踪的结果,发现其中有40%还是被我们选对了,他们确实成为未来的行业龙头了。

那么这个组合,它具有很高的超额收益。

即便你没有选对,但是它是属于头部,属于次龙头,同样可以获得一个很高的超额收益。

所以我觉得,在这方面的话,我们首先要选行业,成长性行业,

即便你选不中它的龙头,它只要发展,那超额收益也很高。

对于夕阳行业,对于传统行业来讲,你即便选中了龙头,你的投资回报率可能还是要跑输整个市场。

所以这就是,我们对这种高成长行业一定要侧重。

你选不中龙头,你可以选个组合,组合跑赢整个资本市场的概率还是非常大的。

机构交易的占比还会进一步上升

这是一个大的趋势

问:现在市场中机构投资占比越来越高,你认为最终A股市场的机构化会通过什么方式来实现?

李迅雷:这两年来,其实公募基金管理的市值越来越大了,私募基金发展的速度也很快。

那么这说明什么?

说明我们理财的需求是在不断增强的。

第一个,我们现在的M2,今年以来都是围着12%左右的增速,这么高的增速。

今年上半年,中国居民的存款增加了十万亿,这个体量是非常大。

那钱不可能一直趴在存款的账户上面,它肯定会有一部分要配置一些理财的产品。

这方面,现在股票数量越来越多是,A股是现在5000多家上市公司,所以个人要研究这么多公司是不现实的。

这表明了中国机构化的进程在加速,因为注册制之下,以后上市公司数量还会继续增加,直接融资比重还会进一步提高。

目前来讲的话,A股市场机构化程度还不算高。

你看一下香港,它的散户数量很少了,美国的散户的交易量占到整个市场交易量的份额大概是20%。

我们A股市场在2015年的时候,大概交易量占到80%,现在已经降到了70%。

那么意味着,我们要到美国这个地步的话,个人投资者交易量可能还会进一步下降。

但是由于房地产作为一个主要配置资产,今后它的比重会下降,那就意味着居民部门应该有更多的资产要投入到金融领域,要配置权益类的资产,一些理财产品等等。

这就意味着将来机构交易的占比还会进一步的上升,这是一个大的趋势。

这个趋势在美国,大概经历了70年左右的时间,那么A股市场趋势会比较快。

我们毕竟现在进入到一个数字化时代,交易越来越便利,信息传输也会比较宽裕,我觉得这应该是一个大的趋势。

再加上三大支柱,养老金,长期资金的进入。

长期资金进入之后,对于资本市场又会带来深刻的变化。

你看看现在港股跟A股之间的价差还是那么大,这个价差不可能会长期持续下去的。

这个价差会缩小,而缩小的过程,就是靠这种理性的长期资金进入。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