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三级”势头火热:1个月内近30家县医院成功晋级(附名单)

市场资讯
转自:新康界
近日,四川省卫健委发布了《四川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对2023年度评审结果合格医院的公示》。名单显示,16家医疗机构新晋为三级甲等、三级乙等医院。

本次晋级的名单中大部分都是县级医院。其中有8家县级医院新晋“三甲”,2家县级医院新晋“三乙”。
分别为:荣县人民医院、泸县人民医院、古蔺县人民医院、绵竹市人民医院、江油市第二人民医院、资中县人民医院、仪陇县人民医院、南江县人民医院,蓬溪县人民医院、盐源县人民医院。
并且,古蔺县人民医院、蓬溪县人民医院的前身仅仅是一家卫生所,盐源县人民医院前身为一家卫生院。
多家医院纷纷完成从卫生所到三甲的华丽蜕变,这一现象背后实际反映的是:全国县级医院正迎来升级热潮!
01
一月内,近30家县医院成功晋级
不仅仅是四川省,2024开年一个月内,各地卫健委密集发布晋级通知,已有近30家县医院成功升级。
1月8日,浙江省第四周期第四批中医医院等级评审结论发布。其中显示:

宁波市奉化区中医医院、绍兴市上虞区中医医院作为县级医院,成功创建三级甲等中医医院;
桐庐县中医院、瑞安市中医院、永嘉县中医医院、苍南县中医院成功晋升三级乙等中医医院。
紧接着1月15日,经浙江省卫健委确认,义乌市中心医院以一所县级医院的身份成功晋级三级甲等综合医院。
1月16日,贵州省卫健委下发《关于对遵义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等4家三级医院等级评(复)审结果的批复》,同意德江县人民医院、思南县人民医院评审为三级甲等综合医院。
1月16日,重庆市卫健委经初次评审,确定云阳县人民医院、奉节县人民医院、荣昌区人民医院、铜梁区人民医院、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大学城医院为三级甲等综合医院。
此外更为关键的是,县医院的冲级热潮并不是“昙花一现”的繁荣,而是持续高涨,利好医械行业!
02
卫健委下令:未来两年,大批医院升级
此前,国家卫健委印发《“千县工程”县医院综合能力提升工作方案(2021-2025年)》,就提出明确目标:到2025年全国至少有1000家县级医疗机构达到三级医疗机构服务水平。
地方层面,各省“创三级”的势头也不遑多让,纷纷打出“十四五”建成上百家三级医院的目标:

除了给政策,国家和地方政府也投入了大量的真金白银大力推进县级医院的发展。明确对县级医院提标扩能单个项目,中央预算内投资补助额度最高为5000万元。
去年5月,国家财政部下达2023年医疗卫生机构能力建设62.737亿补助资金,明确重点用于支持5大类1977个医疗机构能力提升建设。其中就包括了937个县域医疗卫生机构,是数量占比最高的。
显然,在我国未来医疗产业的发展规划中,县域乃至基层医院的升级也将成为重点之一,县域医疗的市场地位将会越来越重要。而械企的目光也应从大三甲医院扩展到县级医院,放的更加长远。
03
每家补贴5000万!重点配置这些设备
截至2022年底,我国共有17555家县级医院、县级妇幼保健机构1866所。
如今距离“十四五”收官已是倒数第二年,今年和明年内必将有大批县级医院对三级乃至三甲发起冲刺!
而县医院冲级的关键一步,就是要补齐差距。按照此前官方发布的相关文件了解,县综合医院想要转三级,须达到以下条件:
县域医疗中心建设单位;
县(市)域内有2个以上二级医院,或有通过培育可以达到二级综合医院标准的乡镇卫生院;
已经通过“二级甲等”评审,且评审结果在有效期内的医疗机构;
达到国家三级综合医院医疗服务能力;
设有重症医学科,包含ICU(重症监护室)、CCU(冠心病监护病房)、RICU(呼吸重症监护病房)、EICU(急诊重症监护室)、PICU(儿科重症监护病房)、NICU(新生儿重症监护中心);
设有符合国家标准的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创伤救治中心、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及危重儿童和新生儿救治中心等也可以转三级。
在冲级热潮下,全国1.94万家县级医院对医疗设备和耗材的需求与日俱增,成为厂家和经销商不容错过的配置“盛宴”。
附:县级医院升三级设备配置标准

举报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