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检发现“颈动脉斑块”该怎么办?

市场资讯
转自:老百姓大药房集团
颈动脉,主要负责为大脑输送血液和营养,更是监测全身血管的“窗口”——一旦出现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就说明全身血管都在逐渐变硬了,心梗、脑梗的风险也会随之增加。
当体检报告上出现“颈动脉斑块”的诊断时,一想到可能导致中风,难免有点坐立不安~那么什么是颈动脉斑块?该如何判断斑块的风险性?如何进行治疗呢?
01
什么是颈动脉斑块?
颈动脉斑块是动脉粥样硬化在颈动脉的表现。动脉粥样硬化是指动脉壁内脂肪逐渐聚集,同时合并有钙类物质的沉积,导致动脉血管局部增厚、变硬。
斑块就像水管中的油脂和食物残渣,导致水管狭窄和水流缓慢,严重时可能堵塞水管。

图片来源:摄图网ID600121157
02
如何知晓斑块的风险性?
颈动脉是给大脑供血的主要血管,供应约80%-90%的脑血流量。
如果颈动脉斑块较小,颈动脉狭窄<50%,患者可能不会出现明显临床症状。但如果颈动脉狭窄超过50%,患者可能出现脑供血不足的相关症状。
除此之外,当斑块不稳定、破裂时,会形成血栓堵塞血管或血栓脱落。若斑块随着血流堵塞脑部,容易引起脑卒中,即中风。

图片来源:摄图网ID505661460
以血管壁回声作为参照,颈动脉斑块可分为“低回声”、“等回声”、“强回声”及“混合回声”斑块。
“强回声”或“等回声”是稳定斑块(硬斑块),这种斑块一般通过不断长大的方式造成血管狭窄、堵塞,影响大脑供血。若检查出斑块还小,需要定期观察并控制其它基础病就可以了。
“混合回声”是混合性斑块,处于稳定斑块和不稳定斑块之间,需要用药物控制,若偏大则需手术治疗。
“低回声”是不稳定斑块(软斑块),它很容易破裂继发血栓,一旦血栓堵塞颈动脉,或脱落后随血流进入颅内动脉,就会影响大脑供血,诱发脑卒中,所以查出后需积极遵医嘱治疗。
03
颈动脉斑块如何治疗?
颈动脉斑块的治疗包括改善生活方式、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三个方面,需要根据斑块严重程度、斑块形成的危险因素、全身情况等综合考虑选择治疗方案。
1、改善生活方式
颈动脉斑块的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吸烟、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因此健康的生活方式主要包括合理膳食,适当运动、控制体重,戒烟和限制饮酒等,减少高血压、高脂血症等心血管危险因素。

图片来源:摄图网ID501103341
2、药物治疗
抗血小板治疗、降压治疗和他汀类药物治疗为三大基石。
1)抗血小板治疗
颈动脉中度及以上狭窄者,均推荐抗血小板治疗,常用药物为阿司匹林,阿司匹林不耐受者,可选用氯吡格雷、吲哚布芬等。
2)降压治疗
高血压是脑卒中最主要的危险因素,降压治疗能有效降低卒中风险。
普通患者血压控制目标为 < 140/90 mmHg,合并糖尿病者应将血压进一步降低至 < 130/80 mmHg;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者可适量补充叶酸。
各类降压药物都可使用,CCB(地平类)对预防卒中有一定优势。
3)他汀类药物治疗
对于颈动脉不稳定斑块或斑块伴狭窄 50% 以上者,无论是否有缺血性脑卒中及血脂异常,均建议使用他汀类药物治疗,控制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 1.8 mmol/L;
当他汀类药物单药治疗不能达标时,可联用依折麦布等其他降脂药物。当患者为高甘油三脂血症时,可考虑给予烟酸类或者贝特类降脂药。
3、手术治疗
对于颈动脉狭窄程度较重、有脑缺血发作症状的人群,可能需要开展手术治疗,包括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颈动脉支架置入术(CAS)等,用以改善大脑的血供状况。
本文经由老百姓大药房
执业药师,主管药师 赵娟审核
老百姓慢病与健康管理中心
老百姓大药房慢病与健康管理中心,以会员为中心,针对会员健康进行全面管理,提供“一对一”、“精准化”的健康管理服务。现已遍及22个省,30+个子公司,共有5000+多名慢病专家。
为了更好的服务慢病会员,每周设有5个慢病关爱日,开展7项健康自测项目,会员在关爱日当天可享受:血压、血脂、血糖、尿酸、幽门螺旋杆菌、便隐血、肺功能的自测服务,更有慢病专家提供1对1的专业用药指导以及定制化的运动及饮食调理方案。




举报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