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中药饮片联采新进展!涉上百药企(附名单)

市场资讯
转自:赛柏蓝
01
130家药企入围
平均入围率约29%
3月28日晚,三明采购联盟省际中药(材)采购联盟办公室发布《中药饮片联合采购拟入围竞价报价环节企业名单公示》(以下简称《名单》,完整名单见文末附1),21个大品种共有130家企业拟入围(已去重)。

去年3月,联盟官方首次发布中药饮片报量通知;10月,发布中药饮片联盟采购文件(征求意见稿);11月发布正式文件,企业开始申报参加;距离首次通知发布一年后,拟入围企业名单公布。
按照此前要求,本次联采的中药饮片共21个品种,按照统货、选货分为42个品规,每个品规最多50家企业中选。
《名单》显示,此次21个品种42个品规的有效申报企业共6728家次(累计统计,未去重,下同),平均每个品规有160家有效申报企业。最终拟入围的企业共1958家次,整体平均入围率为29.23%,每个品规约有47家企业入围。
分品种品规来看,21个品种的入围率主要在25%至30%区间内浮动,其中天麻的入围率最高,为30.4%,黄芪的入围率最低,为25.14%。
从入围企业数量来看,此次入围圈“满员”的品规共22个,涉及11个品种,包括黄芪、党参片、金银花、红花、天麻、麦冬、太子参、甘草片、丹参、黄芩片的所有品规,以及白芍统货、川芎选货;其余20个品规入围企业数量在35家到49家不等。
结合文件披露的信息,如后续进展顺利,本次入围的130家药企将承接5233.38吨的中药饮片采购总量,需求量居于前8位的品种占据了总需求量的47.02%,分别为黄芪、当归、党参片、丹参、白芍、麸炒白术、川芎和甘草片。
02
不以降价为主要目的
从拟入围企业的评审得分情况来看,价格并非此次联采的主要目标。以黄芪选货为例,该品规下总分最高企业的价格得分占其总分的6.7%;百分制下,50家拟入围企业的价格得分最高值与最低值之间差距仅6分。

据联采办相关人士介绍,本次中药饮片联采的价格由市场形成,以市场为主导的价格形成机制下,最多50家企业中选,双向供货选择,质保仓服务,信用评价约束。
本次中药饮片联采以评估企业真实的“质量保障和成本控制能力”为重点,在执行标准、性状描述、品规编号、规格等级等方面,对供应企业的质量控制,溯源体系、种植基地、道地产区、供应能力等提出了明确要求。
《联采文件》对采购评分的主要设置如下:申报品种供应能力20分,种植(养殖)基地15分,追溯体系10分,联盟采购需求5分,联盟机构覆盖10分,价格因素15分,生产管理能力、质量能力分别占10分、15分。供应保障承诺、道地药材、GAP基地、中药材(产地仓)则是加分项。
15%的价格权重在各类招标采购中都是非常低的占比。这一方面代表此次中药联采主要由评审专家把握,另一方面也反映出中药集采的实际操作难度。
此外,从规则上看,企业在议价轮的自主报价还存在安全阈值——降幅超过最高有效申报价20%的企业自动入围;降幅达不到20%,但低于同评审组最低申报价1.2倍的,同样入围。
03
中药饮片集采仍存困境
中研网数据显示,2017年-2020年我国中药饮片市场规模由1843.4亿元增至2646.7亿元,预计2022年将达3441.5亿元。但在庞大的市场下,中药饮片带量采购全面铺开仍面临难题。
首先,中药饮片的生产企业存在“小、散、多、低”等特点,虽然近年来对饮片质量把控趋严,但相对于其他药品,中药材与中药饮片不合格率仍较高,主要问题包括中药饮片掺伪、染色、增重、含量测定不合格、有害物质残留等。
此前,有专家向赛柏蓝表示,长期以来,业内都认为中药饮片开展集采的难度很大,也有人认为中药饮片不适合集采。
由于品规多、批产量小、种植户难控,中药饮片很难做到全部按照GMP要求组织生产和检验,同时,各地对中药饮片传统炮制技术要求不同,标准该如何认定还需进一步确认。
此次中药饮片联采按照选货与统货进行区分,会促使中药饮片生产企业和医疗机构进行产品选择,或可倒逼中药饮片质量等级提升。
但业内也有声音表示,不同区域、不同医疗机构对饮片品质需求千差万别,这种笼统的质量标准,难以实现“优质优价”的初衷
另一方面,中药饮片行业集中度也相对较低。国家药监局最新发布的《药品监督管理统计年度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底,全国共有中药饮片生产企业2140家,较2020年底的2197家有所减少,但行业龙头企业市场份额也仅在3%左右。
今年3月初,鹭燕医药就其中药业务对调研机构表示,“中药饮片市场规模约两三千亿元,目前没有龙头企业”。
同时,有业内人士透露,目前专业化种植基地绝大多数是供给自家企业中成药或精品饮片所使用,生产量并不足以对外供应,“我国中药材专业化种植基地比例不足20%,主要原因是以成本为导向进行自建难实现目的。”
再从企业盈利水平来看,中药饮片赛道的整体情况也不如中成药与化药。
此前,工信部和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从2015年到2019年,中药饮片五年利润率平均值为7.59%,低于中成药和医药工业的12.16%和11.83%。
到2022年,其利润率进一步下降。3月20日,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发布《2022年医药工业经济运行情况》,数据显示,2022年中成药生产、中药饮片加工2个子行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分别为5.6%、5.5%,但利润却分别同比下降1.1%、31.9%。
总体来看,对中药饮片展开联采的主要目的之一是发挥采购联盟地区市场优势,并探索中药饮片生产经营全过程追溯体系建设,但其具体成果仍要看后续中选产品落地情况。
附1:中药饮片联合采购拟入围竞价报价环节企业名单公示










































举报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