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股票

评论:既包容又严管 科创板成功不可少

新浪财经综合

关注

《红周刊》特约作者 张俊鸣

科创板首批公司下周一就要上市,A股在即将“三十而立”之时翻开新的一页。科创板不仅是增加一个板,让更多公司上市融资那么简单,更承担中国资本市场改革和服务国家科技创新战略的双重重大历史使命。首批公司的顺利发行上市,为科创板的成功开了个好头,而未来在包容和严管中精准拿捏,将是科创板进一步突破A股原有格局、推陈出新,成为引领A股新一轮发展的试验田的关键。

平稳着陆,科创板提前实现“开门红”

尽管科创板下周一才有首批公司上市,但在笔者看来,不管这些公司上市首日表现如何,科创板已经实现了“开门红”。对投资者来说,“开门红”是上市后股价相对发行价上涨甚至大涨,但从市场整体而言,在经过市场各方充分博弈后形成均衡价格顺利发行,就已经是“开门红”。此次科创板突破了过去五年新股发行的23倍市盈率红线,将定价权更多地交给市场。虽然有“三高”超募的争议在,但超低的中签率之下“一股难求”,足以证明投资者对科创板的热情。

这样的“开门红”不仅仅是“炒新”习惯所致,更包含着市场各方对科创板的巨大憧憬。以往对新股上市的盈利要求,不能完全防堵业绩变脸甚至造假的风险,同时也让A股和国内许多新经济公司失之交臂,出现“墙里开花墙外香”的现象。科创板更具包容性的上市标准,让A股孕育新科技龙头成为了可能。通过保荐机构跟投等方式,将投资者和保荐机构形成“利益共同体”,从源头上防堵业绩风险。放宽涨跌停限制,让价格更快体现市场对公司的定价。正是这样的制度创新,让科创板提出之后,A股不仅没有因为可能的扩容因素而大幅下跌,反而出现一波上涨,实现了平稳着陆,说明市场预期科创板的“鲶鱼效应”超过了资金分流的疑虑,对此前低迷的A股来说,科创板能平稳着陆来之不易,也是“开门红”的另一种体现。

三方面“包容”做大科创板

从吸引新经济公司、培育有前景的高科技企业的角度来说,科创板必然比主板和中小创拥有更多的包容性。从目前的制度来说,科创板在盈利标准、股份表决权差异方面都有了更多的包容性,盈利水平不再是公司上市的唯一标准,同股不同权的公司也有望出现在科创板。

除了对公司上市的包容之外,对发行定价、二级市场交易和媒体质疑的包容性也是必不可少的。在发行定价方面,首批上市公司的平均发行市盈率超过49倍,但只要是市场各方充分博弈形成的发行价,这样的均衡价格即使是“圈钱”,也是你情我愿的。况且科创板公司的高科技特性,本身就不能完全以传统市盈率来定价,对于高价发行需要用平常心给予更多包容。

除了对科创板公司的包容外,对市场参与方和第三方,也需要给予更多的包容。科创板在涨跌停制度、单笔申报数量、有效申报价格范围都做了详细的规定,未来如果出现大涨或大跌,也不必急于贴上“恶炒”或“恶意做空”的标签,尽量减少仅仅是因为价格涨跌而停牌的情况,让市场对科创板公司市场化定价。而第三方则是媒体的质疑,虽然对公司上市或股价表现会有很大的影响,但上市公司必须要包容这样的质疑,并及时解疑答惑。尤其是在上市之前,这样的质疑有利于防堵造假上市,即使有一定程度的过度解读,但经过澄清之后反而有助于企业练就“金刚不坏之身”,对市场准确定价大有裨益。

包容之外还需“严管”

科创板的包容不是无限度的。对上市公司来说,可以包容盈利水平低一些甚至亏损,但不能包容业绩造假;对二级市场交易来说,可以包容价格的涨跌,但不能包容释放虚假信息拉高股价“割韭菜”的行为;对媒体质疑来说,可以包容从真实信息提炼出来的疑点,而不能包容脱离现实、天马行空的臆想。有所包容有所不包,让上市公司在信息充分披露、真实可信的情况下及时获得市场的均衡定价,科创板包容性之外的“严监管”不可少。

过去A股的监管不可谓不严厉,在大数据应用的情况下,监管层已经处理了不少内幕交易案件,许多上市公司的造假也被揪出。但笔者希望科创板的“严监管”有升级版,除了管理层的努力之外还需要发动群众。比如,科创板公司所处行业具有高度细分性、专业性,“隔行如隔山”之下,一些深层次的问题未必能被轻易识破,这时候就需要有行业人士的参与。此外,如果能够有严刑峻法的保驾护航,特别是集体诉讼制度的建立,将会提高上市公司的造假难度和造假成本。包容和严管有机统一,科创板才能提升整个市场,成为A股又一次凤凰涅槃的起点。■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