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股票

王骥跃:再融资新政背后的监管逻辑 告别"父爱主义"

新浪财经综合

关注

原标题:再融资新政背后的监管逻辑变化,告别“父爱主义”,市场当自立

来源:刺客财经观察

作者 | 王骥跃

11月8日晚,证监会公告了包括创业板和科创板在内的各板块再融资新政征求意见稿,市场普遍反应是证监会对再融资政策大松绑,解除了之前大量不合理的约束,甚至比上轮再融资政策调整前更为宽松。

再融资新政的主要要点简介

1、各板块整体趋同;

2、限售期缩短且结束后不适用减持新规;

3、定价机制扩大博弈空间,发行底价从市价九折扩大到八折;

4、放松确定投资者的定增(即原三年期定增)定价基准日可选董事会公告日;

5、非公人数统一到35人;

6、创业板前募使用效果从发行条件改为信披事项;

7、创业板公开发行条件取消45%资产负债率和非公连续两年盈利;

8、科创板明确注册制,推出小额快速

为什么要对再融资松绑?

1、现有再融资政策限制了上市公司融资,上市公司出现融资难,为完成非公开发行大股东被迫兜底,进而导致很多公司大股东出现资金困难;

2、再融资制度是证券市场重要的基础制度,需要按照市场化的方向予以完善,既有政策对市场博弈空间的约束过强;

3、松绑再融资是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重要举措,之前本公众号有过4条建议,放开融资是第一条松绑的第一项,具体可以看本公众号文章《四招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点击查阅)

不仅仅是松绑,更重要的是监管逻辑发生重大变化

1、监管逻辑从应对指数波动转向完善市场基础制度。

中央自2018年底就一直强调要完善资本市场基础制度,年初易主席提出“四个敬畏、一个合力”的监管理念,2019年成为了名符其实的资本市场改革年。

科创板、重组新规、再融资新规、新三板改革、未来的创业板改革和减持新规,都是基于完善市场基础制度,拨乱反正,减少对市场的约束,推动市场机制发挥作用。

今年各项政策,都不是为了刺激市场的短期措施,都并不关心市场短期涨跌,更不像一些媒体鼓吹的“重大利好”,甚至于短期内对股市都未必构成利好。

监管的逻辑,已经从应对指数波动,转向完善市场基础制度。肖主席前段时间公开提出“监管部门把股市上涨看成政绩是不应有的情结”,未必只是离职以后的感慨,也可能是对中央政策的理解。

2、监管对再融资的态度,从监管权力转向上市公司权利

多年以来,再融资一直是监管对表现好的上市公司奖赏的权力行为,是否允许上市公司再融资、何时给批文、允许融多少资,都是监管给予的奖赏。所以上市公司会去迎合监管,看监管脸色,满足监管要求。

而本质上,再融资是上市公司的正当权利,监管应当保障上市公司的正当权利,并监管上市公司再融资行为及相关信息披露是否存在违法违规行为。

本次再融资新政,加大市场博弈空间,让市场去约束融资行为,而减少监管对市场的干涉。非公开发行几乎没有什么条件,大多数公司都能满足;各板块之间也基本通用了规则;科创板有更大优惠,尤其是小额快速方面;政策的调整充分尊重了上市公司的融资权利。

但是,大量公司的融资期望依然会难以满足,对于前景不佳的、名声不好的,甚至于与投资者沟通不够的,以后想要钱并不容易,即便证监会给了批文,可能也会作废。

监管后撤,重在监管,让市场充分博弈、优胜劣汰。这个,才是这次改革的深远意义。

3、市场化改革,意味着告别监管的“父爱主义”,市场当自立

这次再融资新政的深远意义,在于满足优质公司的融资发展需求,让市场去淘汰劣质公司,淘汰不愿意或不会和投资者沟通的公司,让公司更重视投资者而不是监管。

然而,市场真的就能起到约束作用吗?当市场已经习惯的监管包办、监管把关、监管控制节奏的“父爱主义”不再了或者撤退了半步,市场能自立吗?

我个人认为并不需要太大担心,曾经中国平安巨额融资被市场叫停,前两年大量定增拿到批文发不出去已经显示了市场力量,近期新股开始破发也是市场机制在起作用,要相信市场机制的力量!

发行人和中介机构要敬畏市场,市场将取代监管成为更大的约束力,9折发不出去,8折就一定能发出去吗?不一定!

对A股市场产生哪些影响

1、会不会大规模圈钱?

规则征求意见稿周末出,周一市场就大跌,很多人认为是受融资规模大扩容预期影响,其实市场大跌是多种因素,再融资新政对大跌有多大影响不好说。

但应该承认,新政对市场肯定有影响,至少是心理上有影响。市场运行有其惯性,市场参与主体对政策的理解、认识以及反应是需要时间的,市场机制发挥作用也是需要时间的,市场对大规模圈钱的担心与反应是可以理解的。

有部分市场人士认为,证监会这次再融资政策每一个都是对的,但这些重大利好放在一起出台,还是会积聚风险。说对于一个长期饿着的人,你让他放开了吃,肯定会被撑死。。。。之前9折锁定期一年的时候融资都上万亿,这次8折锁定期半年,融资肯定会暴增,上市公司肯定会疯狂圈钱。

对此,刺客的意见是:我们一直呼吁市场去选择、去淘汰上市公司,就不能叶公好龙,监管干预时嫌监管干预市场太多,监管放开了又跳出来说要监管应当呵护市场,“父爱主义”式监管结束是必然趋势。监管的责任,在于完善资本市场基础制度,让市场有更充分的博弈空间,而不是去管市场涨跌。

上市公司当然有动力疯狂圈钱,但市场应当自立,应当对上市公司说不!

资金就那么多,不是想圈钱就能圈到的。如果上市公司伸手要钱市场就给了,那也怨不得监管啊?逼着市场自己去负责,加速形成市场约束。

所以,这次并不是证监会放水,而是逼市场去挑公司,从博弈政策改为博弈市场。

这就意味着,前期可能有些公司先行先试得到融资,但最终圈钱规模取决于市场上有多少资金,而不是取决于上市公司们想要多少钱,也不取决于证监会批了多少钱。在市场资金有限的情况下,实际融资规模并不会出现特别大的井喷。

2、A股市场会进一步分化

有良好发展前景、投资者看好的公司,得到资金更便利了,有利于进一步做大做强,提高竞争力;

大量不重视市场、不重视投资者、没有发展前景的公司,将进一步被市场所淘汰。

市场机制发挥作用,一定是分化而不是齐涨齐跌,投资者尤其是普通个人投资者,一定要认真选股了。

3、高估值将得到遏制

融资便利了,估值太高就意味着公司融资冲动更大,更高市盈率下的融资,融资成本更低,对既有股东是负责人的表现。而市场也会逐渐适应,对高估值公司会予以谨慎对待。

4、战略投资者锁价认购重出江湖,有利于引进长期资金,也有利于大股东及董监高增持股票

几点关于科创板再融资的补充

一是科创板再融资制度的最大亮点之一,是小额快速融资便利机制。对于12个月内、不超过3亿且不超过最近一年末净资产20%的非公开发行,交易所在受理5个交易日内就作出审核决定,融资效率大幅提升。

二是非公开没有设置股本20%上限。

三是可转债另行规定。与其他板块不同,可转债这个品种并未在科创板再融资文件中予以规定。可能是注册制的授权只是给了股票发行,转债也是个债,是否适用注册制还得研究。虽然文件提到了可转债制度另行确定,但短期内转债与科创板无缘是确定的事了。

当监管理念和监管逻辑出现重大变化,“父爱主义”逐渐远离,给市场提供更大博弈空间之后,A股市场当自立自强,投资者们要抛弃博弈监管的固有思维,进入到更惨烈的市场博弈中去;而上市公司以及各中介机构们,思路上也要从面向监管转向面向市场,要更加重视与投资者的沟通,更重视投资者利益,否则必将被市场所抛弃!

(本文根据刺客在腾讯《奇点学堂》分享内容整理并体系化,感谢《奇点学堂》提供分享平台。)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