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股票

海通姜超:海外债务危局 国内货币政策保留宽松空间

新浪财经

关注

全球股灾,A股何去何从?新浪理财大学,听《每周A股投资内参》,一线投资大咖带你分析趋势把握机会

原标题:海外债务危局,中国这边独好 ——兼论金融危机有多远?(海通宏观 姜超)

来源:姜超宏观债券研究

海外债务危局,中国这边独好

——兼论金融危机有多远?

海通宏观 姜超

1、海外疫情扩散、股市大跌

全球股市再度大跌。

在过去的一周,全球股市再度遭遇惨烈的抛售。尤其是在上周四,美国、加拿大、巴西、韩国等多国股市触及了日内熔断,美股已经是年内第二次触发熔断。在同一天,欧洲Stoxx600指数单日跌幅高达11%,超过金融危机时期的08年,创下近30年的最大单日跌幅。

在上周五,美股出现大幅反弹,标普500指数单日上涨9.3%,但上周的累计跌幅依然接近9%。相比之下,上周五的欧洲Stoxx600指数一度上涨7%,但最终收盘时仅上涨0.9%,一周累计跌幅高达18%。日经指数在上周五继续下跌,一周跌幅达到16%。

海外疫情扩散加速。

两大原因引发了上周全球股市的集体下跌。一是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的进一步蔓延,在3月11日,世卫组织宣布新冠肺炎疫情为“大流行”,而上一次出现全球大流行的疫情还是2009年的甲型H1N1流感。

截止欧洲中部时间3月14日早上10点,中国以外地区的新冠肺炎感染者人数已经突破6万人,感染的国家数量超过了120个。

其中感染最多的意大利超过2万人,伊朗超过1万人,而韩国超过8000人,西班牙超6000人,德国和法国超过3000人,美国超过2000人。

在最近一周,海外感染者数量的倍增时间约为4天,和前一周相比变化不大,说明海外疫情扩散的速度并未明显减弱。如果这一速度保持不变,下周的海外感染者数量很快就会超过10万人,超过中国的累计约8万人。

根据我们的测算,目前,伊朗的感染者倍增时间已经升至6天,而意大利的感染者倍增约在4天左右,德国、法国和美国约在3天,而西班牙约在2天,这意味着如果传播速度不变,下周意大利的感染者人数可能会超过5万人,伊朗和西班牙可能会超过2万人,而德国、法国和美国都会接近或者超过1万人。

国际油价大幅跳水。

引发全球股市下跌的另一重要原因是国际油价的大幅跳水。

在3月6日OPEC+会议上,由于减产谈判破裂,随后沙特和俄罗斯分别表示将进一步扩大产量抢夺市场份额,导致原油供需失衡的预期加剧,3月9日国际油价出现暴跌,单日跌幅超过20%。

目前,美国、俄罗斯和沙特是全球排名前三的产油国,油价下跌也使得美国能源相关的股票,以及俄罗斯和中东的股市大跌。

2、全球流动性紧张

在上一周,我们发现除了股市大幅下跌以外,还出现了很多新的变化,而且全部都指向了全球流动性紧张。

信用利差飙升。

流动性的紧张最早体现在美国的企业债券市场。美国高收益企业债利率在2月21日达到了5.02%的最低点,此后就开始了持续上升,到2月末上升至6%,而到3月12日已经升至8.15%。

而由于同期美国国债利率整体明显下降,使得美国高收益企业债的信用利差从2月20日的3.62%升至3月12日的7.42%,快速回升到近4年的最高水平。

外汇市场美元短缺。

随后,流动性紧张开始体现在外汇市场。衡量外汇市场流动性的一个重要指标是交叉货币互换基差。由于美元是全球最核心的货币,因而把其他货币在一定时间内交叉互换成美元使用,除了支付两种货币的利息差之外,通常还需要支付一定的溢价,这个溢价就是交叉货币互换的基差。

在进入3月份以后,无论是日元、欧元还是英镑,其与美元的交叉货币互换基差均出现了大幅的上升,意味着外汇市场上的美元出现了明显的短缺。回顾历史,无论是在08年金融危机期间,还是11年欧债危机期间,这些货币的交叉互换基差也曾经出现过非常明显的上升。

外汇市场上美元短缺的另一个体现是新兴市场货币从3月份开始出现了普遍的贬值,例如美元对印度卢比、俄罗斯卢布汇率都创出了新高。

国债利率上升。

而从上周二开始,流动性的紧张蔓延到了国债市场。

我们都知道,美联储在3月3日紧急降息50bp,在美联储大幅降息之后,理论上市场流动性应该极其充裕,而到3月9日美国10年期国债利率一度大幅下降到0.54%的历史最低点。但在随后的4天,美国10年期国债利率又大幅回升至了0.98%,意味着债券市场流动性重新开始紧张。

不仅是美债利率上升,在上周最后四个交易日全球国债利率均有上升,例如日本10年期国债利率从-0.2%升至0%,德国10年期政府公债利率从-0.85%升至-0.55%,这意味着全球债券市场流动性同时出现了收紧。

黄金价格下跌。

流动性收紧的另一个重要体现是黄金价格的大幅下跌,3月9日黄金价格创出1703美元/盎司的新高,而之后4天的跌幅高达9%。

理论上,在全球股市暴跌的时候,黄金是重要的避险资产。而黄金也惨遭市场抛售,上一次出现类似的现象还是在08年金融危机时期,原因应是因为流动性收紧,部分投资者只好抛售黄金来换取美元。

3、警惕欧美债务危局

如果只是单纯的股市下跌,未必会产生金融危机。最典型的是1987年的全球股市暴跌,在10月19日一天,美国标普500指数跌幅超过20%,而欧洲Stoxx600指数在10月19、20两日的累计跌幅也达到17%。但是事后来看,这一次股市暴跌对当时美国和欧洲主要国家的经济都没有影响,美国当季的GDP环比增速甚至还有所上升。

但是如果出现了债市的下跌,就要对金融危机高度警惕。比如我们印象深刻的08年全球金融危机,其实就是美国居民举借房贷过度所引发的债务危机。再比如11年的欧债危机,是因为欧元区部分国家政府举债过度。98年的亚洲金融危机,也是因为当时部分亚洲国家举债过度。

而一旦出现流动性紧张,就意味着某些利率出现了上升,对应的就是部分债券市场出现了下跌,这时就要警惕出现债务危机的风险。

为何在全球低利率的情况下会出现流动性紧张?

原因在于过去举债过度,导致存量的债务太多,因而不断有债务到期需要偿还,而一旦由于外部因素冲击导致短期偿债困难,就可能会引发流动性紧张。

国际清算银行的数据显示,在08年金融危机结束以后,全球并未改变靠举债发展的模式,全球整体的债务率进一步上升。从08年3季度到19年3季度,全球债务占GDP的比重从197%升至239%。

其中只有居民部门债务率整体保持稳定,而企业和政府部门债务率都有明显上升,而这也是可能会产生债务风险的两个部门。

首先看欧元区,企业和政府部门债务高企。

在过去10年,欧元区的债务率在高位进一步上升,从08年3季度的223%升至19年3季度267%。其中只有居民部门债务率出现了小幅下降,从60.1%降至57.8%。而政府和企业部门债务率均有上升,分别从67.9%和95.3%升至100.6%和108.7%。

因此,欧元区居民部门的债务问题并不大,但其政府与企业部门的债务存在着巨大的隐患,可能会出现债务风险。

从政府债务来看,虽然欧元也是国际储备货币,但是欧元区并不是一个国家,各成员国没有独立的货币政策,只有独立的财政政策。然而在欧元区成立之初,就对各国财政制定了严格的约束,不允许随意增加财政赤字,这意味着欧元区的政府债务其实存在违约风险,2011年的欧债危机就是源于欧元区部分国家的政府债务问题。

由于疫情的冲击,使得部分国家的政府债务问题再度加剧。

目前欧洲疫情最严重的国家是意大利,已经在全国实施了“封城”政策,著名的意甲已经停赛,繁荣的旅游业也遭遇重创,这意味着其经济陷入了大规模的停顿。而为了维持经济的正常运行,意大利政府势必需要大幅增加举债。

但意大利政府早已债台高筑。截止19年3季度,其政府债务占GDP的比重高达154.3%,远高于08年3季度的105%,以及60%的政府债务率警戒线。

过去靠着欧元区的负利率,意大利的国债利率也一度降至1%左右,靠着低利率意大利政府可以不停的靠举债续命。但近期意大利10年期国债利率从2月20日的1.05%跳升至3月13日的1.76%,意味着其偿债风险大幅上升。

欧元区的另一个债务隐患是其企业部门的高债务。

由于持续的负利率大幅降低了企业的融资成本,刺激欧元区的企业大幅举债。例如法国的企业部门债务率在08年3季度已经升至115.7%,到19年3季度进一步升至155%,当前西班牙的企业部门债务率也高达95%。但受到疫情的影响,在过去1个月欧元区企业债利率也大幅上升,信用最好的德国企业债利率从2月中旬的1.75%升至3月12日的2.96%,企业债利率的大幅上升也增加了欧元区企业的偿债风险。

再来看美国,目前最脆弱的是企业部门债务。

在过去10年,美国整体的债务率也有上升,但升幅小于欧元区。从08年3季度到19年3季度,美国整体债务率从234%升至254%。其中居民部门债务率出现明显下降,从97.8%降至75.2%;企业部门债务率略有上升,从72.2%升至75.3%;政府部门债务率则是大幅上升,从64.5%升至103%。

虽然美国政府债务率创新高,但其违约风险极低,只要美元的全球储备货币地位不变,美国政府就可以继续印钞来还债。而美国居民部门债务率已经比08年时期大幅下降,再次爆发08年金融危机的概率也不大。但美国企业部门债务率已经创出历史新高,这也是当前美国金融体系的脆弱性所在。

由于金融危机之后,美国实施了长时间的量化宽松和低利率政策,期间企业部门利用低利率环境大量举借债务。

比如说,美国股市在09年以后持续上涨,有一个重要的动力在于上市公司持续股票回购。2018年标普500指数成分股企业用于股票回购的金额超过8000亿美元,而企业发债就是其股票回购的一个重要资金来源。

再比如说,美国已经超过俄罗斯和沙特成为全球第一大产油国,靠的是页岩油。而美国页岩油企业发展的一个重要依托就是举借低息债务,根据穆迪的统计,北美油气企业未来4年到期的总债务超过2000亿美元。

目前美国企业债市场的总规模接近10万亿美元,每年的企业债发行规模超过1万亿美元。由于企业大量发债回购股票,油气企业大量举债,就使得股市和油价下跌影响到了企业债券市场,进而导致了美国高收益企业债的大幅下跌。

总结来说,过去10年的全球低利率环境,极大地刺激了欧美的政府和企业部门举债。而近期由于新冠疫情的扩散,以及股市和油价的大跌,都可能会使得部分国家的政府和企业出现偿债困难,进而导致了流动性收紧和出现债务危机的风险。

4、中国债务风险可控

相比于欧美而言,我们认为当前中国的债务风险完全可控。

债务率总体稳定。

首先,从总债务率来看,过去10年中国的债务率快速上升,从08年3季度的143%升至19年3季度的257%,债务率上升过快曾经是巨大的隐患。

但从2017年开始,得益于去杠杆,我国债务率停止了大幅上升,连续3年稳定在了250%左右,债务激增的风险已经明显释放。

政府债务仍低,可以转移杠杆。

其次,虽然中国目前的总债务率水平与美国和欧元区大致相当,但是债务结构存在明显的差异,我国政府的债务率较低,可以帮助企业转移债务压力。

截止19年3季度,中国居民部门债务率为54.4%,低于美国和欧元区;而政府部门债务率为52.5%,也远低于欧美的超过100%,这两个部门的债务风险都不大。但是中国企业部门债务率高达150.4%,远高于美欧,是主要的债务风险所在。

但是观察欧美在08年金融危机以后的债务结构变化,其政府债务率都出现了大幅上升,也就是靠政府举债加杠杆,来帮助私人部门转移杠杆。

在最近几年中国政府持续的大规模减税降费,其实就是帮助企业部门改善现金流,缓解债务压力,中国企业部门的债务率已经从16年初162%的高点大幅下降。而中国的政府债务率仅为欧美的一半左右,未来政府仍可以继续举债,来帮助企业部门减负。

我国以内债为主。

影响债务违约的另一重要因素是持有人结构,内债的违约风险远低于外债。例如日本政府的债务率高达218%,但日本从未爆发过政府债务危机,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其国债的90%左右都由本国投资者持有。

为何美国企业债和意大利国债的利率存在巨大波动,部分原因在于其拥有很大比例的境外投资者。美联储的数据显示,美国企业债市场的24%都由境外机构所持有。而欧盟统计局的数据显示,意大利国债的30%由外国投资者持有。这其实也增加了其债务违约风险。

相比之下,虽然我国的企业债务规模比较大,但是主要以内债为主。根据BIS的数据,截止19年3季度我国的企业债务总额为20.5万亿美元。而根据外管局的数据,我国企业部门同期的外债总额大约为8168亿美元,这意味着企业部门的外债占比仅为4%。

我国以间接融资和国企融资为主,公开违约占比极低。

我国企业债务的另一重要特征在于,主要都是银行贷款等间接融资,而直接融资的企业债券的占比很低。截止2020年1月,我国企业总债务为147.6万亿人民币,其中企业债余额23.9万亿,占比仅为16%。

而在所有的企业债务中,又是以国有企业债务为主。根据证券时报报道,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介绍,2018年时我国民营企业贷款占比仅为25%。而截止2019年末,在我国企业债市场中,民企债的占比不到10%。

虽然在过去两年,受到去杠杆的影响,中国企业债的违约率大幅上升,连续两年的违约金额都超过1000亿,但是违约主要集中在民营企业,14年以来的所有违约中2/3都是民营企业。

这就反映出中国金融体系的一个特殊性,主要以国企融资为主,而国企的融资有政府信用的隐性背书,即便是发生违约,往往银行也会续贷,最终体现为银行的坏账。而在公开的债券市场上,哪怕每年违约1000多亿,相比于企业部门100多万亿的总债务而言,影响依然非常有限。

这就可以解释中国的银行股票在股市上的低估值,因为中国企业部门的债务风险主要靠银行体系来承担,因而只要中国的银行业流动性保持充裕,爆发企业债务危机的概率就很低。

5、中国货币宽松无虞

海外重启量化宽松。

总结来说,目前海外市场已经不单单是疫情引发的股市下跌,而是开始出现流动性紧张。这又与过去10年极度宽松的货币环境有关,欧美的政府和企业利用低利率环境大幅举债,而现在由于疫情和油价下跌导致偿债困难,未来不排除会出现债务危机。

在这种情况下,单纯的降息已经不足以解决问题,上周五纽约联储宣布进行5000亿美元的回购操作,而欧央行决定增加1200亿欧元的临时净资产购买额度,均意味着海外货币政策在从利率政策向数量政策转变。

而美联储作为全球的央行,其“放水续命”的能力毋庸置疑,08年的金融危机最终也是靠美联储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来解决。因而只要美国重启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例如美联储出面购买美国的企业债券,应该就可以大幅降低美国企业债务的违约风险。因而现在爆发全球性金融危机的概率应该不大。

只不过海外债务危机问题的根源在于长期宽松货币导致的举债过度,如果还是靠央行放水来解决问题,只会使得债务规模越来越大,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但是对于欧元区而言,由于其并非统一的国家,各国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都受到严重约束,加上欧洲目前疫情扩散的最为严重,因而不排除会爆发区域性的债务危机。

中国货币宽松无虞。

相比之下,国内的流动性一直保持在适度宽松的状态,近期并没有出现明显收紧。

从货币市场来看,代表流动性的最核心指标是7天回购利率R007与存款类金融机构7天回购利率DR007,截止到最新一周,其均值分别为2.21%与2.16%,均位于2015年6月以来的最低值,意味着流动性极其充裕。

从国债市场来看,上周末中国10年期国债利率收于2.68%,虽然也比3月9日的最低点上升了16bp,但依然远低于去年末的3.14%,也是16年8月以来的最低值。

从企业债市场来看,上周末中国5年期AA级企业债利率收于3.89%,虽比3月9日的最低点上升8bp,但依然远低于去年末的4.43%,也是16年11月以来的最低值。而5年期AA级企业债与同期限国债的信用利差为1.35%,同样位于16年11月以来最低位。

因此,从货币市场、国债市场到企业债市场,从利率水平到信用利差,目前都位于近几年的低位水平,证明流动性足够宽松。

国内流动性宽松的短期原因在于:一方面,央行保持灵活适度的货币政策取向,年初以来通过定向降准、全面降准释放1.35万亿长期资金,虽然同期公开市场净回笼资金9000亿,但银行体系的资金供给总体仍有增加。另一方面,虽然国内也遭遇了疫情的袭击,但国内抗疫政策收到明显成效,复工进度加快,企业的收入有望得到修复。与此同时,通过央行提供专项贷款,财政大规模减税降费,也帮助企业改善了现金流,市场就不会担心企业部门整体的信用风险。

国内流动性宽松更为长期的原因在于,过去几年我们坚持去杠杆,基准利率基本保持稳定,在过去的1年美国降息了125bp,而中国的7天回购招标利率仅下调15bp,这也使得中国的货币政策保留了宽松的空间。

因此,相比海外过去长期靠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导致举债过度和当前的债务危局,中国过去几年坚持去杠杆,保持正常的货币政策,给当前的流动性预留了宽松的空间,因而中国整体的债务风险也极其有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