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股票

创业板“壳资源”值钱了?帮你锁定潜力股

上海证券报

关注

创业板“壳资源”值钱了?帮你锁定潜力股

原创: 乔翔 

日前,创业板公司吉药控股发布重大资产重组停牌公告,宣布拟通过发行股份等方式购买修正药业100%股权。

此单收购被市场理解为在重组新规(就修订《重组办法》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背景下,修正药业筹谋重组上市(即“借壳”),吉药控股或成为创业板借壳第一案。

吉药控股与修正药业的重组能否修成正果尚不得而知,但在“支持符合国家战略的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资产在创业板重组上市”的政策背景下,寻找创业板潜力壳资源成为市场共识。

对于重组能否成功,吉药控股提前打了“预防针”。

有市场人士认为,就资金角度而言,肯定要从小市值公司入手,除了财务、业务、合规等基础指标外,那些曾有过转让控股权的行为且有资产注入预期的公司更值得留意。

顺此逻辑,其中的“国资壳”群体,特别是那些盘小、绩差、包袱重的创业板国资上市平台,在新的政策环境下,尝试通过资本运作摆脱经营困境,令市场对之有了更大的期待。

技巧一:关注卖壳“未遂”的

有一些公司曾经有过转让控股权“未遂”经历,如今仍在寻找买家,这些公司尤其值得注意。

吉药控股就是如此。在上周披露与修正药业重组的同时,吉药控股还一并披露了终止与吉林省吉盛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就15.18%股权转让的事宜。

今年5月中旬,吉药控股披露,公司控股股东卢忠奎和黄克凤夫妇、持股5%以上股东孙军和股东梅河口金河德正创业投资中心(有限合伙)合计向吉林省吉盛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转让15.18%股权。转让完成后,公司实控人变更为吉林省国资委。

但是,没过多久,以“鉴于双方对于本次股份转让的主要条款未达成一致,经审慎研究后决定终止本次股份转让事项”为由,公司与吉林省国资委未能最终“牵手”。

再如荣科科技,公司在2018年经历了一次失败的控股权转让。

去年5月,荣科科技筹划控股权转让。同年11月底,公司宣布解除与上海南湾的股权转让协议,终止原因是“上海南湾未能按照《股份转让协议》约定的进度支付相应股份转让价款”。

技巧二:关注资产注入有预期的

小市值公司一直是市场上主要的“重组预期股”,在价格普遍呈现“折上折”的背景下,恰是一些公司大股东筹划注入相关资产的良机。

在这些公司中,有不少是由于主营业务不振而亟需转型的公司,如华星创业

去年10月,华星创业控股权发生变更,公司原实控人程小彦及三名高管与繁银科技签署股份转让协议,向其合计转让14.75%股权。交易完成后,繁银科技大股东朱定楷成为上市公司新任实控人。

控股权转让背后的原因,与华星创业近来年未达预期的业绩息息相关。

2016年,华星创业披露以近4亿元现金收购互联港湾51%的股份,但由于标的公司承诺业绩未达标,华星创业在2017年出现逾亿元的亏损,当年净利润同比降幅达到278%。在此背景下,原实控人程小彦选择将上市公司控制权转手。

财务数据显示,2018年华星创业净利润实现扭亏为盈,为1093万元。不过,今年上半年,公司对其净利润能否同比扭亏并没有十足把握:

在互动易平台上,关于“新实控人未来是否会注入资产”的提问不在少数:

据华星创业披露,朱定楷生于1965年,从商多年,曾从事矿产品、有色金属、二手车贸易、股权投资等业务。

“卖壳式”混改是否可行?

在国企混改以及创业板借壳政策松绑的大环境下,并购重组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那么,创业板国资壳公司是否会迎来新的机会?

有资深投行人士告诉记者,“国资壳”显然会有特别的吸引力,特别是近几年经营业绩不突出,希望借大体量并购或控制权变更实现国有资产盘活、积极响应混改的国资公司。

事实上,近期国资壳公司“卖壳”已有新案例。

比如丹化科技,公司此前在重组说明会上表示,本次重组本质就是一起混改方案,公司计划通过引入斯尔邦进行混改,并借此完成产业链上的业务整合和协调。交易完成后,上市公司实控人将由丹阳市人民政府变更为缪汉根、朱红梅夫妇。

虽然丹化科技并非创业板公司,但“积极响应混改,参与国资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的逻辑值得借鉴。

虽然积极因素不少,但重组市场瞬息万变。有市场人士认为,对于面临转型的壳公司,甚至一些国资上市平台来说,如何通过资本运作走向新生,尚是一道待解的难题。重组政策的适度松绑并不意味着对“炒壳”监管的放松,如果那些不符合条件的伪劣资产想要包装上市,毫无疑问会被拒之门外。

加载中...